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2022年07月02日17:15:21 娱乐 1785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十八岁那一年,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他是《少林寺》里的“秃鹰”,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是《新少林五祖》里的马宁儿,是《红高粱》中的土匪秃三炮,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是《方世玉》里的于振海,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是《连城诀》里的血刀老祖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他叫计春华,在演反派角色的路上,他风光无限,塑造出的“狠毒”的形象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人们只当他的面貌是角色设计的需要,没人知道,这张“凶恶”面相后藏着怎样的人生低谷。

正如他所说,他之所以成为演员纯属阴差阳错。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十八岁那一年,他就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全国武术大赛在即,教练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他以为,机会来了。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计春华从小立志要做一名武术运动员,八岁习武,练武十年,即使筋骨受伤,在训练上,他也不敢有一丝懈怠。

身材健硕、浓眉俊目的他,是教练眼中的练武奇才,一直以来都被当作参加国家赛的重点选手培养,教练要求别人七分,就会要求他十分。

可是这次,他怎么也没想到,向来看重他的教练,会因为他的形象劝退他。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一次生病,让他永远失去了眉毛、头发甚至睫毛,奇奇怪怪的长相不仅让他无缘成为武术运动员,还影响了他的日常出行。

能遮住大半个额头的帽子成了他的标配。

梦想落空,19岁的他无奈退队。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此前十余年,他的人生里只有武术,如今退队,他不仅不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于是,他开始闭门不出,开始颓废不堪,开始一整天一整天地发呆。

父母的担忧他不是没看到,他想,总得找点事做才好。

可他怪异得像颗卤蛋,没人敢要。

与日俱增的自卑让他觉得:他完了。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但好像又没完全完,他不想放弃自己,在武术教练劝他回去练习散打时,他又站了起来。

或许,跌到谷底的人只要动起来,往后的每一步都只会是上坡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演鑫炎为《少林寺》选角,因为自卑躲在角落的计春华,还是凭借出众的形体被一眼相中,后来看了他扎实的武术功底和“凶狠”的面相,张导更是满意,当场盘算着“秃鹰”的这一角色。

本非科班出身,入选的计春华,演戏全凭一股子愣劲儿,台词和动作全靠现学现卖,但他比谁都努力。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虽然武梦破碎了,但他意外地发现似乎在电影里也有拓展自己武术事业的机会。

此后,不断有名导找上门来,他也成了许多导演口中的御用反派。

那些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望等待,最终为他换来了属于自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生。

武术运动员不是唯一的武生路、高考也不是唯一的人生路

因为把成为武术运动员当作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计春华在梦想破灭的时候觉得自己一辈子就完了。

如今,许多学生将高考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高考失利了便常常一蹶不起,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高考失利了,内心世界崩塌,连带着外部世界也不想要了。

在大家十几年的人生中,好像除了学习,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父母常说:

“你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好,其他的什么都不要你操心。”

“你现在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要想”

“高考就是你现在唯一的目标”

从古到今,家庭对于读书人的砸锅卖铁式付出没有变、光宗耀祖式期望没有变。大摆酒席、宴请庆祝的传统没变。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有的孩子成了寄托父母理想的容具。

有的孩子成了父母之间攀比的工具。

好像大家都活得“有模有样”。

当孩子在父母这样满怀的期望和对成绩的执念中长大,你永远不知道压死孩子的是哪根稻草。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一次高考就走上极端的孩子,即使出了社会也没有什么出息。

或是,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也太差了吧。

哈,是的,你们一直在说,那么请问什么时候也能听孩子说说呢?

听他们说说他们对高考的态度,和他们聊聊高考之外的事,关心关心他们的爱好。

或者,告诉他们,高考不是唯一的道路,这条路断了人生也并不会崩塌。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锅底法则,只要尝试再走一步,就不是谷底

如果你觉得高考失利了,你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不见太阳。

那么,我反而要恭喜你了,你获得了一张人生的“锅底法则”体验卡。

此后你的人生,无论往哪里走都只会是上坡路。

已经在谷底了,跌无可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乾坤流转,万象更。一切都该是积极向上的时候了。

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 天天要闻


18岁的周杰伦在舞台上被批得一无是处;18岁的李子柒在酒吧为生计和奶奶的药钱发愁;18岁的岳云鹏不仅被顾客骂得狗血淋头还丢了工作......

18那一年,他们也绝望着,想象不出18岁后的摸样。

我不劝大家要有多坚强,但总之,先活着看看。

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必太在意短期成绩的不如意。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级职称”系谣言 - 天天要闻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级职称”系谣言

2025年7月2日辟 谣 “北京取消中级职称”系谣言详情:近期,2025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启动后,网上流传“北京取消中级职称”的说法。经核实,此言论不实,中级职称并未取消。据北京市人社局介绍,申报人可以对照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不同层级的要求,根据自身情况申请职称评审。不同系列的职称申报具体要求不同,以工程技术系列...
洪剑涛杭州龙井村喝茶被怼后续:双方已达成和解 - 天天要闻

洪剑涛杭州龙井村喝茶被怼后续:双方已达成和解

奔流新闻讯(记者徐静雯)近日,演员洪剑涛在杭州龙井村喝茶遭遇“怼客”的经历,引发热议。7月2日,洪剑涛在其社交账号发布视频,分享“喝茶被怼事件”的后续,涉事店家两度登门诚恳致歉,双方握手言和。视频截图视频中,洪剑涛再次来到龙井村,与店家老板面对面交流。店老板坦诚道出缘由:“那天在店里的是我姐夫,之前店...
突发!知名女演员演出时坠落 - 天天要闻

突发!知名女演员演出时坠落

7月2日,中国杂技演员牛蓉在WNBA中场比赛表演时受伤。视频显示,牛蓉在表演时不慎坠落,在被搀扶离场时,全场观众报以掌声鼓励。牛蓉出生于太原市桃园二巷的一个杂技世家。她从7岁开始练杂技,10岁进入艺校,14岁被上海杂技团招入,然后开始世界巡回演出。1990年,牛蓉接受了外方的邀请,得到了独自赴美的机会。牛蓉出生于...
红色基因共振,杂技剧《战上海》迎来第200场演出 - 天天要闻

红色基因共振,杂技剧《战上海》迎来第200场演出

7月3日,杂技剧《战上海》将第七度回归上海文化广场,并迎来第200场纪念演出。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演出结束后将设置特别活动,可歌可泣的红色赞歌将在舞台上再次奏响。此次回归,《战上海》将以创新重塑经典,带领观众重回解放前夕的大上海,见证革命先辈为理想和光明而不懈奋斗的壮丽青春。自2019年首演至今,《战上海》...
在“枪炮声”与“呐喊声”中穿梭,顾正红纪念馆沉浸式导览剧首演 - 天天要闻

在“枪炮声”与“呐喊声”中穿梭,顾正红纪念馆沉浸式导览剧首演

7月1日,《初心正红》沉浸式导览剧首演活动在顾正红纪念馆举办。该剧以“参观导览+剧目演绎”的融合形式,带领市民游客回溯红色历史,赓续精神血脉。作为“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主题活动之一,本次沉浸式导览剧由普陀区文旅发展管理中心联手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旨在深入推进馆校协同育人体系融入高校...
红色经典历久弥新,杂技剧《战上海》7月3日在文化广场迎来第200场演出 - 天天要闻

红色经典历久弥新,杂技剧《战上海》7月3日在文化广场迎来第200场演出

7月3日,杂技剧《战上海》将在文化广场迎来第200场演出。从2019年首演至今,这台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排的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以创新重塑经典,带领观众重回76年前解放前夕的大上海,感受革命先辈为理想和光明的不懈奋斗,赢得了观众与业界的广泛赞誉。第200场演出结束后,剧组还将设置特别活动,让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