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2021年05月02日06:48:17 娱乐 1675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说起王家卫和他的电影,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词语便是“文艺”,从分镜到脚本,再到台词和配乐,都是文艺青年们的最爱。他的电影虽然没有精彩的故事,却能把生活化的碎片刻画出极致的美,狠狠抓住观众的心,让人不由自主深陷其中。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除了电影,王家卫给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那副几乎长在脸上的墨镜。但鲜为人知的是,被大家调侃为“墨镜王”的他,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1958年,王家卫出生于上海,5岁时,随父母一起搬到香港。


而这次搬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王家卫的母亲是个十足的电影迷,每天有空几乎都会去看场电影。刚到香港,她不懂粤语,又没有什么朋友,丈夫还经常外出,只能带着小小的王家卫出入影院。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国内的、日本的、欧美的……除了恐怖题材,母子俩无一不涉猎。


由于语言不通,看得最多的还是美轮美奂的国产片。


那一年上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是年度最火爆的电影,更是很多香港导演的集体回忆。


时间久了,王家卫开始对电影产生兴趣。透过电影,他看到不同的世界,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情感。


王家卫直到13岁才学会说粤语,因此在漫长且孤独的童年里,电影成了王家卫最好的伙伴。


那时,王家卫的母亲虽然身在香港,却仍然保持着上海人的习惯。不管是去看电影,还是去买菜,都要打扮得端庄得体。即使生活环境并不富足,但一家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却都是精致认真的。


精致的生活、美妙的电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家卫。对他来说,童年的60年代成了最美好的时代。即使长大成人,精致、完美仍然是他孜孜不倦地追求,亦如电影《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就算出门吃个面,也会化上精致的妆容,穿上整洁的旗袍。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1982年,王家卫考入无线编导培训班,迈出了踏入影视圈的第一步。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1982年,王家卫开始编写剧本;


1987年,他与谭家明合作编写电影剧本《最后胜利》,并凭此获得第七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奖提名


也是因此,王家卫的才华得到邓光荣的欣赏。


于是,便有了1988年的《旺角卡门》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从此,王家卫的导演生涯正式开始。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不得不说,王家卫从做编剧开始就有一个特点——极度爱拖延。


一个剧本写了很久都没写完,等到他交稿时,电影都拍到续集了。


因为拖延症,王家卫经常被炒鱿鱼。


据王家卫所说,他的“慢”来源于要求太高,基本上每天都会推翻前一天的自己。


但在当时,香港电影为了赚快钱,可以两天完成一个剧本,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一部片子。


王家卫的“慢”,与当时电影制作的快节奏太不相符了!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7年,王家卫加入邓光荣的影之杰影视公司后,终于适应了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写出了很多快餐式的作品。


比如《猛鬼差馆》,就是他和搭档刘镇伟一夜之内想好的。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票房效果也不错,以至于后来还拍了续集——《猛鬼学堂》


可王家卫却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他想起以前看过的那些经典电影,想到自己喜欢的电影演员。


那时,演员的一颦一笑都是经过悉心雕琢的。可20年过去了,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王家卫,却与童年时梦想中的电影愈来愈远。


在写完黑帮片《江湖龙虎斗》后,眼看票房达到1500多万港币,邓光荣对此非常满意。


王家卫干脆趁热打铁,说服他给自己投资,翻出几年前被投资人不屑扔进垃圾桶的剧本,找到被TVB雪藏的刘德华、当时被称为“花瓶”的张曼玉等人,将《旺角卡门》搬上了大荧幕。


结果,又是赚得盆满钵满。


口碑与票房齐飞,拿下九项金像奖提名。


一瞬间,不仅邓光荣对他信心倍增,整个影视圈都在说“这个导演有前途”


89年,王家卫又给邓光荣讲了个精彩的黑帮故事,希望能拍成上下集。


邓光荣这回直接投资4000万港币,请来正当红的张国荣、梁朝伟、刘德华、张学友、刘嘉玲、张曼玉


这部电影就是众所周知的《阿飞正传》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尽管在今天看来,这是一部毋庸置疑的佳作,可在当年这片却票房惨淡,甚至间接导致公司破产,把邓光荣气得够呛。


其中原因,便是王家卫忍了很久的“拖延症”重出江湖。


实际上,开拍时王家卫根本没完全准备好,连剧本都是一边拍一边写。


原本是黑帮题材的商业电影,却因为王家卫太过精益求精,胶卷用量严重超标!


光是一个无脚鸟的故事就花光了所有资金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刘德华一句台词拍了20几次;


张学友一个低头的动作拍了10次;


梁朝伟仅有两分半的镜头,吃了27次梨,以至于他开始怀疑自己到底会不会演戏。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回家之后哭了很多天,抑郁了2周,才找回勇气重回片场……


等到上集拍完,恰好碰上王晶导演的《赌侠》,票房4000万港币,是《阿飞正传》的4倍多。


大环境趋势,《阿飞正传》这样的文艺片很难适应电影市场,加上拍摄期间外界对王家卫的各种传闻,让整个香港电影圈对王家卫的拖延式拍法都极为不屑。


从此,王家卫被冠上了“票房毒药”的称号。


也是从这时开始,人们发现王家卫的墨镜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难道是《阿飞正传》给了王家卫太多压力?


才让生性腼腆的他,迫不得已用墨镜掩饰内心,不愿意直面公众?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虽然《阿飞正传》以票房惨败收场,但王家卫却不相信这一套。


为了不给别人带来过多麻烦,也为了能够继续拍摄自己喜欢的片子,王家卫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


当然,他还要向世人证明:在票房至上的电影市场,王家卫的电影是有路可走的!


就在整个电影几乎“封杀”王家卫的时候,幸好有这么一个人坚定地站在了他身边。


他就是《赌圣》、《大话西游2》的导演,刘镇伟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1984年,两人初次相识,王家卫的知识面宽广便给刘镇伟留下深刻印象。


而三年后的一个契机,又让两人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合作。


1987年,刘镇伟加盟了邓光荣的公司,和王家卫成为搭档。


1990年,《阿飞正传》票房惨败后,邓光荣与王家卫终止合作,只剩下刘镇伟。


在他的的协助下,王家卫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


那时,香港电影圈里非常流行武侠片。于是,二人决定就着这股武侠风,先拍上两部。


第一笔投资,刘镇伟很快就搞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家卫的“拖延症”再次发作。


原本计划三个月就拍完的片子,刚拍了一个月,王家卫就要把剧本全部作废,重新再来。


投资方下了最后通牒,让他们不管用什么法子都要赶上贺岁档。


没办法,刘镇伟和王家卫连夜开紧急会议。


最终决定,刘镇伟带着原班人马现编一部新电影拍摄。


王家卫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接着琢磨原来的剧本。


最后,刘镇伟的《东成西就》拍完只用了一个月,票房大卖。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而改编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也是第一部由王家卫执导,刘镇伟监制的武侠片《东邪西毒》整整拍了两年才上映,票房惨不忍睹。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不过,这部电影却获得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影片,张国荣也凭此拿下最佳男主。


同年,王家卫的另一部小成本电影《重庆森林》也上映了。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小时候,王家卫一家住在尖沙咀,离重庆大厦很近,父母告诉他千万不要到那里去。


毕竟,那个年代的重庆大厦早已声名狼藉。位于香港的心脏地带,却是全香港最为鱼龙混杂的地方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家卫对这个神秘之地的好奇心越来越强。


于是,这个小时候没有机会一探究竟的地方,在他的电影里褪下灰暗、破败、危险的外衣,成了镜头里光怪陆离的浪漫。


说回王家卫的墨镜,故事要从他年少说起。


某天,失恋的王家卫和朋友去酒吧买醉,他说:从现在开始,第一个进来的女人,我就要追求她。


不久后,真的走进来一个女人,即使在深夜还戴着墨镜。


王家卫对朋友说:一个女人这么晚了还戴墨镜,只有三个理由。 第一个,说明她是个盲人;第二个,说明她在耍酷;第三个,因为她失恋,她不想让别人看出来她哭过。


朋友问他,你觉得她属于哪一种?


“肯定是失恋啊!其实失恋很正常,何必哭成这样。”


女人听到后,说到:我看,失恋的人应该是你吧。


这个戴墨镜的女人就是陈以靳,后来她成了王家卫的太太。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而似曾相识的一幕,多年后也出现在《重庆森林》里。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在理想的道路上,王家卫仍要忍耐非比寻常的压力。除了经济方面,还有来自各方的嘲讽,其中就包括他的老对手王晶。


1977年,王晶拍摄的《精装难兄难弟》一上映,很多观众都笑了。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因为这部片子的主角——导演王晶卫,显然有着王家卫的影子。


从1990年至今,在王家卫苦苦追寻艺术、忍受各界压力的同时,王晶却已经制作出《赌侠》、《整蛊专家》、《逃学威龙3》等近100部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满载而归。


在香港电影中,人们常常将两人进行对比。一个专门拍摄商业片,一个专门拍摄艺术片。


王晶和王家卫,代表着商业和艺术两个极端。


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应该是水火不容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王晶曾讲过这么一段往事:有一次,他和王家卫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一个年轻人看到两人如此和谐,十分诧异。当即问道,你们俩怎么坐着喝茶?不是应该打架吗?


没错,虽然王晶为了吐槽王家卫拍了部电影,但在这部片子里,他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王家卫的喜爱和敬佩。


穿着背带裤、格衬衫的小男孩,扮演的就是王晶本人。


他对戴着墨镜的王晶卫说:我看过你的三部电影,我觉得你的电影很有风格很有新意。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还说长大后也想做导演,希望王晶卫可以帮帮自己。


现实中的王晶,也曾说过:王家卫的勇气非常值得佩服,他坚持走自己的路,走那条很艰辛的路。如果让我走,我可能没那么大的勇气。


多年来,王家卫仍旧坚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延续着几年拍一部的速度,进行着创作,而他的作品至今也屈指可数。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2014年,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与此同时,《一代宗师》在北美的票房成为自2006年起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的电影。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如今,王家卫的电影不仅在得到影评人的好评,在票房上也得到认可,并收获一众忠实影迷,为国产电影增添了一抹亮丽而独特的色彩。


此时的王家卫,俨然是导师,是大师。外界的纷扰早已不再,取而代之是对周围大师的肃然起敬。


而人们也发现,王家卫的墨镜也从一开始的偶尔戴到经常戴,直到如今再也摘不下来了。


这到底是何原因?


2013年,王家卫找到鲍尔斯,希望他能给自己写一部自传。


为了了解王家卫,鲍尔斯经常找他聊天,谈及墨镜问题,王家卫是这么说的:墨镜能带给我思考的时间,带给我安全感,让我不用裸眼去看外面的世界。


至此,王家卫墨镜背后的秘密终于揭开了。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正如《重庆森林》中林青霞的这段台词: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一个很小心的人,每一次穿雨衣,我都会戴太阳镜。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


或许恰恰表明了王家卫对墨镜的执着。


对于王家卫来说,墨镜就如同面具一般,戴上它王家卫就成为了导演王家卫。


墨镜可以带给他安全感、勇气, 可以帮他抹去性格中的羞涩,可以让他任性拍摄梦想中的世界,让他毫不畏惧生活在这个可能有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王家卫就如同一个执着的大男孩,一心要把童年经历的精致生活讲述给大众。


有人曾让王家卫举例说说生命中最完美的时刻,王家卫的回答听起来很朴素,他说:看到一个孩子的脸,某天你早上醒来,你身边是一个你喜欢的人在睡觉,有一天你在路上走,闻见别人家中饭菜飘香的味道。


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家卫之所以能坚持多年,逆流而行,不仅仅是因为一副墨镜带给他的安全感,或许更确切的答案正是因为他对生活的热爱。


工作之余,王家卫会摘下墨镜,和太太一起逛街喝茶。那个时候,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丈夫,一个普通的父亲。


为什么说王家卫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墨镜”? - 天天要闻


王家卫说:写自传的目的,是想把它献给儿子,他希望儿子知道这30多年,自己的父亲在干些什么。


对于是否成为大师,或者影评人的评语,我认为不太重要。我拍电影就是想把我做孩子时的喜悦、伤心、失落带给观众。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周杰伦演唱会新增大屏“氛围票”,售价500元看不到舞台 - 天天要闻

周杰伦演唱会新增大屏“氛围票”,售价500元看不到舞台

7月7日,猫眼票务平台显示周杰伦演唱会厦门站门票即将第三次开售,有网友发现,此次开售票档新增了大屏观演区、两侧视线不良区,售价分别为500元和900元。购票须知中提到,大屏观演区因控台遮挡视野,仅支持观看大屏幕、感受现场气氛。同时,“三开”
《受到召唤·敦煌》“超高清第二现场”国际传播版在京首映 - 天天要闻

《受到召唤·敦煌》“超高清第二现场”国际传播版在京首映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超高清第二现场”国际传播版日前在北京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首映,来自法国、瑞士、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代表,及近900名海内外观众共同见证中国“超高清第二现场”迈出了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首映现场...
是“雨神”老萧提前来彩排了吗?怎么曲靖老在下雨啊 - 天天要闻

是“雨神”老萧提前来彩排了吗?怎么曲靖老在下雨啊

云南的宝子们,紧急集合!你们的“行走的降雨系统”、“摇滚圈龙王”——萧敬腾,这回真·带着“硬核装备”杀到曲靖了!知道你们在想啥:“老萧来曲靖?我们这今年雨水就没停过,他这是来‘验收KPI’还是来‘加强降水’的?” 老萧微微一笑:格局打开!曲靖夏天平均19.7℃的“天然空调房”确实爽,但老萧放话了:“清凉是你...
知名男演员患癌并放弃化疗! - 天天要闻

知名男演员患癌并放弃化疗!

7月6日,78岁的汪明荃接受采访时回应老公罗家英四度患癌并放弃化疗,“很平常的事!这个病情发展很慢,未来也会有很多新药,我尊重他的决定。”提及周骢、雪妮、唐佳相继离世,汪明荃表示都是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不想说太多,很难过,“永远怀念,真的很
陶红和曹骏一起出场,昔日女神脸也肿了,硅胶感明显,可惜了 - 天天要闻

陶红和曹骏一起出场,昔日女神脸也肿了,硅胶感明显,可惜了

7月6日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闭幕式现场,很多网友也注意到了一位很久未露面的陶红,这些年陶红经常传出“被去世”“被结婚”地新闻,很多网友也很关注陶红的近况,如今56岁的陶红不仅活得好好的,而且这几年还演了不少作品,今年年初新作品《三叉戟2》也已
电影“哪吒”的发行方光线传媒来了!落户广州这里 - 天天要闻

电影“哪吒”的发行方光线传媒来了!落户广州这里

7月7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增城区获悉,该区影视产业再迎喜讯:中国影视行业领军企业光线传媒子公司——光线影业(广州)有限公司在增城区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影视创作人才基地落户。此举标志着又一行业巨头抢滩增城,彰显了增城影视产业蓬勃活力与强大吸引力。“全区影视产业在政策红利加持下加速崛起。”增城区有关...
王安宇,年轻版邓超。 - 天天要闻

王安宇,年轻版邓超。

一句“蒋欣在哪里,掌声就在哪里”,让整个白玉兰颁奖典礼现场沸腾了。聚光灯下,27岁的王安宇手握话筒,黑色西装衬托出挺拔身姿。2025年6月27日,第30届白玉兰奖颁奖典礼的舞台。这位中传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演员正迎来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