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19—4224351
鲜花盛开之际
也是蜂类忙碌的时候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
马蜂的那些事儿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节节攀升,马蜂也变得活跃起来。在竹山县的大街小巷,屋檐下、窗台边、树梢上,一个个篮球大小的蜂巢悄然“安家”,这些悬挂在居民区的蜂窝成了威胁居民安全的“不定时炸弹”。
“这马蜂太凶了,前几天路过差点被蜇了。”马蜂的鸣声让不少居民提心吊胆。外出时,生怕不小心惊动马蜂遭其攻击;家中有孩童的,更是时刻紧绷神经,不敢让孩子靠近蜂巢所在区域。家住莲花社区的李阿姨满脸愁容地说道。
面对居民的困扰,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们主动扛起责任,化身“除蜂侠”。不管是老旧居民楼的高空屋檐,还是乡镇农户家的树梢,只要接到求助电话,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虽然穿着防蜂服又闷又热,但想到能帮居民解决心头大患,再辛苦也值得。”一名消防员说道。厚重的防蜂服在高温下如同移动的“蒸笼”,即便汗水很快浸透衣衫,他们也毫不退缩。
在除蜂现场,消防员们分工明确、操作娴熟。有的负责警戒,提醒周边居民注意安全;有的小心翼翼地靠近蜂巢,用专业工具快速将其摘除。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既高效又安全。摘除后,消防员还会仔细清理残留的蜂群和蜂巢碎片,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自入夏以来,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已成功处置数十起马蜂筑巢事件。他们用专业与担当,为居民筑起安全防线,成为炎炎夏日里默默奉献的守护者。如果你家附近也出现了马蜂巢穴,别擅自处理,及时拨打119,让“除蜂侠”来为你排忧解难!
大家外出游玩还要注意避免被马蜂蜇伤
因为马蜂毒素不容小觑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科普知识吧
马蜂毒素能要命 伤人事件屡发生
近年来,关于马蜂蜇人的事件并不少见。
2023年7月27日,浙江永康一男子在山上被马蜂蜇伤,其背部、腹部和臀部均被马蜂蜇伤,毒素蔓延后男子全身麻痹,所幸救援及时,身体无大碍。
2023年,河南洛阳一名46岁的男子到自家平房上干活,不料被一群马蜂攻击,短短几分钟,男子就出现了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等症状。遗憾的是,医生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了一周,未能挽回其生命。
2023年,四川泸州38岁的民间航拍摄影者宋某某在古蔺县白泥镇山区航拍时,因寻找无人机被野蜂蜇伤,经抢救无效身亡。
2024年底,四川南充一男子意外被马蜂蜇伤了后脑,在前往诊所求医时,男子出现了头晕、呕吐的症状,随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医院,然而,11月2日,男子病情恶化,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该图片由即梦ai生成。
被马蜂蜇了,这么要命吗?胡蜂,也名马蜂、黄蜂、草蜂等。世界上已知胡蜂种类有5000多种,我国记载的有200余种。
提起蜂蜇伤,我们常常会想到蜜蜂,蜜蜂总科包含多种蜂类,多有毒刺,一般蜜蜂只能蜇一次,而胡蜂科是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最能蜇刺人的昆虫之一,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胡蜂具有极强的攻击性,由于毒刺结构特别,刺入受害者皮肤释放毒素后可轻易拔出,可以蜇多次。
浙江医院急诊科戴海文主任医师表示,被胡蜂蜇后,局部伤口可出现疼痛、红肿、丘疹及红斑,或中心坏死性病灶,严重时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伴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全身多系统损害,严重中毒者可死亡。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章晓红介绍,马蜂蜇人危害人体健康,主要是其毒素剂量累积导致,比如头脸部、上颈部等靠近心脏部位,有超过10处被蜇,就是比较危险的情况。另外一种危险是人体对毒素中的一些物质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被蜇后6个小时之内出现蜇伤处水肿、皮疹、上呼吸道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路遇马蜂,如何应对?
蜂蜇伤后果很严重,切莫大意。若被蜂蜇伤,第一时间要认清“凶手”。
如何区分蜜蜂与马蜂?
马蜂腰明显,且头部及身体光滑,蜜蜂反之,即马蜂光溜溜,蜜蜂毛绒绒。
被蜜蜂蜇伤后,可以在伤口处看见一根毒针和一条黑线,而被马蜂蜇伤后很少在伤口处看到毒针。
蜜蜂。图源:视觉中国
被马蜂蜇伤时,通常出现蜇伤处疼痛,皮肤呈局部瘀斑,周围伴发荨麻疹样改变。被蜜蜂蜇伤或其他蚊虫叮咬后,通常会出现局部皮肤肿胀、充血,伴有疼痛或瘙痒等症状。
被马蜂蜇伤如何处理?
马蜂蜇伤早期救治是防止发展为重症的关键。如果判断被马蜂蜇伤,应立即前往医院,迅速评估病情。
马蜂蜇伤局部治疗:1.对蜇刺仍遗留在皮肤者,可拔除或胶布粘贴拔除以及拔罐取毒针,不能挤压;2.局部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或选择弱酸性液体如食醋等;3.蛇药片口服或碾碎调成糊状涂抹伤处;4.建议初步处理后尽快转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而蜜蜂蜇伤一般不会造成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以局部治疗为主。蜜蜂蜇伤后有毒刺,毒液成酸性,可用弱碱性液体冲洗,如肥皂水或2%-3%碳酸氢钠溶液等。过敏体质、特殊体质的人及时就医。
黄蜂(胡蜂)在筑巢。图源:视觉中国
外出时如何避免被蜂蜇?
1.蜜蜂通常不会随意攻击人类,遇见蜜蜂,不要用手挥舞驱赶,远离它即可。相反,如果极力抵抗,蜜蜂会误认为遭到攻击,甚至发出讯息招来群蜂进行集体攻击。
2.马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只有在受到惊扰时,或环境中有其他化学品气味刺激时,才会袭击人。
3.医生提醒,去野外尽量避免穿着色泽鲜艳或黑色的衣服,建议穿白色、绿色、卡其色服装。
4.如果发现马蜂,千万不要奔跑、鞭打或扑打,保持静止,最好等到马蜂飞走以后再离开。
5.另外,要避免使用含香味的防晒霜、香水等化妆品。保管好食物和饮料,避免含糖和甜味饮料外露。
6.若是不小心在山上、野外碰上了马蜂蜂巢,立即远离,以免惊动、侵扰整个蜂群。
你遇到过马蜂吗?
可以评论区说说
您都遇到过什么样的惊险时刻
责编/张丽君
一审/贺荣靖 二审/董谦 终审/陈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