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来越顺的迹象:抠搜(写得很现实)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写道: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这样的经历,做成了一件事,又做成了一件事,逐渐对自己做的事有了把握。”

一个人活着,总需要为自己做点什么,甚至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只有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生活才会具备越来越多的意义。

那么,一个人又该怎么做,才能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节省自己的能量。

节省自己的能量,就要学会抠,懂得节省,甚至能够变得心狠。

就像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写道:

“获得真正的自由方法是要学会自我控制,一旦情绪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

失去自由,所以那些精神自由,保持独立思考的人也正是擅长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所以说,那些活得成熟,过得通透,也能够变得越来越好的人,往往是越来越懂得控制自己的。

然后,能够让自己保持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甚至能够真正走向精神自由。

所以,在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之前,一定要学会抠一点。

人际关系抠一点

其实我们要明白,我们在别人眼里,真的没那么重要,也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很重要。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需要负责好的东西。

如果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人际关系上,你会发现对于自己个人的成长,其实是不太好的。

只有在人际关系上抠一点,我们才能够活得更清醒,也才会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

而且,心理学家阿德勒也说过:

“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所以,聪明人一定是知道自己在人际关系当中,要小心谨慎,要懂得辨别,更要知道如何筛选。

如此,当自己能够变得越来越多力和强大的时候,就算自己在别人看起来是一种不好惹,不好靠近的角色。

但是,对方也会因为你的能耐,因为你的智慧而暗地里钦佩你,尊重你。

查理·芒格说:人们常常埋怨对方不肯变好,却很少反思自己挑人的眼光不行。

在人际关系上懂得抠一点,尊重自己,也是在尊重别人,甚至可以说对彼此都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是一种对彼此减少伤害最可靠的行为。

语言交流抠一点

大家都知道祸从口出这一个说法,但是,不是谁都能够做到在语言交流上,克制自己,管好自己。

董宇辉说过一个观点:一个人一辈子说的话是有限的,过度表达就会造成巨大的精神内耗。

深以为然,一个聪明的人,其实是知道一个人说的话越多,就越没有用。

因为当你说的话越多的时候,对方是越来越没有耐心听的,反而是让自己白白浪费能量。

而且一个人太过喜欢表达自己,过度了就会招人反感,甚至是厌恶。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自己说得开心,讲得爽,然后就不管对方有没有兴趣在听,甚至还要逮着对方说个不停。

中医里有一个观点:多言则气乏。

一个人说的话多了,精气神就会变得乏力,最终也会让自己感到更疲惫。

聪明的人,一定会让自己少一点说话,甚至在这说话方面,要吝啬一点,要抠搜一些。

因为话说的太多,其实对一些事,一些人是没有任何的作用的,反而可能是副作用。

所以,别想通过说话来改变别人,也别想通过所谓的解释,不断地解释来浪费大家的能量

就像苏格拉底曾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

努力让自己变得抠搜一点,在说话的时候,想要说话的时候,要告诉自己有没有必要说,有没有需要说。

如果真没必要的话,那就少说,甚至是不说。

金钱消费抠一点

三毛曾经说过:

“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太多的人,一辈子都活在了钱眼里。

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天不赚钱,浑身难受。

他们大部分人的借口就是,如果自己不去挣钱,如果挣的钱不够,那么日子就过不下去。

的确,金钱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经济的消费能力,如果没有钱,生活是万万不能的。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在现实生活当中,真正需要花钱的东西是在什么时候,是什么东西。

其实,大多数的人都会消费过一些根本不需要买,买了也是放在家里,从来不用的东西。

而且很多人,养成了一种购物,买这买那的习惯,导致自己一天不花钱,就觉得缺点什么。

可是,无论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等等,我们谁又能够保证,这些东西是缺一不可的呢?

所以,很多人都这样,为了一些没必要的东西,不得不让自己去挣钱,而且需要耗尽心力和时间,不断去做自己不想,也不喜欢的事。

在金钱消费上,一定要学会抠一点。

毕竟,你要明白不是什么东西,都值得自己去消费的,也不是非要不可的。

只有让自己清醒一点,懂得理性消费,合理消费,接下来你才能够真正让自己轻松前行,真正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