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单身生活——端午假期

端午三天假已经过去,爸爸妈妈兴致勃勃说好的来,结果端午当天也没来。

大家都在哀痛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些情感空缺,却忽略了“无效沟通”带来的情绪失衡。

01 端午第一天

端午这天,我没有接到爸妈的电话,他们没有让我发位置,我就知道他们答应过的不会来了。

虽然,他们即便不来也没有明确告诉我,按照惯例,这就是他们的作风和习惯。

对于我而言,我习惯了。

有一点失落、失望,但更多的是思考,思考我的处事方式,思考他们教会我的。

给崽崽妈打去了节日问候电话,之后便是我一个人的自由时间。

自由地躺或站或趴,两个手机换着报复式地刷新闻、刷短视频,虚假的情爱以及得不到的关爱,让我觉得等待馈赠毫无意义,什么都不如自由带给我快乐。

外卖自由的快乐是任何男人都比不上的。

刷了很多个周边游的介绍,增添了对每周徒步的兴趣,只是苦于小白没有经验又是路痴,尚且没有找到合适的圈子,只好在心里默默存下一颗种子。

接着刷了很多出国游,看了攻略,最吸引的永远是别人的在路上,看着也为他人激动,也羡慕他人在这个年龄已经领略了世界上美不胜收的风景。

这辈子我最厌恶的就是墨守成规还一味固执,“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谁都知道,可生活中就是永远有这样的人会在你想要去探索远方的风景,想经历未尝试过的生活时,他告诉你外面都一样。

都一样?

哈?

什么叫都一样?

如果你告诉我所有的地方都是要回归生活,都是逃脱不了生活,那这是都一样。

但是你告诉我,凡是你没见过的以外,他也没见过的以外地方,却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及自以为是的经验告诉你“都一样!”

真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句多!”

我希望我后半生生活的人永远不是这样的!

02 端午第2天

自由自在放空式的第一天结束了,我喜欢这样的时间,没有意义的本身已经让我觉得满足,这就够了。

在这没有意义的空白中,我一点点的探索内心的世界和对外界的渴望以及了解,准备时机到来,振动翅膀去看一看天外。

晚上约了朋友吃饭。

明明定的是晚上,从上午的时间就已经开始消耗。

转眼间到了洗漱、打扮的时间。

化妆不是取悦他人,而是让自己开心。

填饱肚子之后的每一次都让我觉得口腹之欲不过如此,而我在口腹之欲上投入的又实在是太多了。

这让我想到了《千与千寻》里大快朵颐变成猪的一幕。

晚上看了一部很喜欢的电影——《恋爱假期》,题目有一半的应景。

故事发生在圣诞节,两位女主人公,一位是在美国住豪宅事业有成,惨遭另一半劈腿;一位生活在英国静谧英式乡村,亲眼看着暗恋已久的男人订婚她人,失去做多年备胎的资格,不得不说妥妥的恋爱脑了。

两个女主在情感的打击下,渴望到新的空间过渡,彼此在社交网站一拍即合互换居所,不得不赞叹他们的信任。

就这样两个人到了全新的地方,以全新的体验开始生活,从而打破内心的原有羁绊,重获新生,收获幸福。

故事发生在圣诞节,一个心碎的开始,伴随着节日的浪漫气氛以及假期里的闲适自在,让观影的人也不由自主地代入进去,迷醉之间跟着主人公同泣同喜,精湛的表演虚化了甜蜜的不真实。

下雨天,窝在床上,正逢假期,第二天不用早起的日子,简直幸福到冒泡。

03 端午节第三天

醒来已是早晨七点多,这个常让人抓狂的时间,好在是假期,又可以继续睡去,接上未做完的梦。

十点多,简单的弄了早午餐,煮了紫薯、做了紫薯奶昔、空气炸锅回热了鸡蛋和培根,饱饱下肚,趁懒惰还没占据,赶紧清洗残渣。

自足如此,要什么男人。

男人在此时显得多余。

男人只会令人徒增烦恼和心碎。

特别是甩手式的推脱以及无尽的找补,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有一点发作就让人讨厌的紧,软绵绵的拖沓就这么下去,不声不响、潜移默化,让你一拳好比打在棉花上的劲,还全然没有暴风雨式的生气发火的女生来的痛快,或我自以为的让人喜欢。

当然,细如牛毛的缺点中也是有那么一两三处的优点,不提也罢,此处还不值得占用我宝贵的笔墨说道,且看表现吧。

就这样,三天的端午假眨眼而过,我还有一大堆喜欢做想做而没做的事,未规划的手帐,《我与地坛》看得让我爱不释手,选个床品又是一肚子的闷气,翻了无数的白眼以及一千次摇头,一万次叹气,无需争辩,毋庸置疑,这全是男人的过错!

退休的生活何时到来?我希望趁年轻早点来。晚了,我也不稀得。希望某人争气点,这是我对其寄予的厚望,倒不是靠我自己不行,我已经在规划了,只是在我还未发力时,希望他知道一些自身的价值,而并非毫无用处。

女人真是这世上最美好而可爱的生物!

呵!想到说一百遍不喝、不爱喝却次次不落的男人!真是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