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了,名为假期,实则暗中竞争残酷激烈,称之为冷战并不为过,天气寒冷,各自积极备战,家长和孩子丝毫不敢怠。
随着孩子在身边时间长了,各种嫌弃、厌烦、暴躁、无奈、心疼,各种问题频现。
为了大家有个祥和快乐的假期。三句话送给广大家长。
第一句:“记住,XXX爸爸或者妈妈,你是个大人,你不是小孩”
应用案例:当儿子玩手机不学习时。
“记住,张飞爸爸,你是个大人,你不是小孩”
每当生气时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必要的时候可以咬嘴唇、咬腮帮、指甲抠肉,强化提醒。
理论支撑:自我暗示
在心理学上,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
成功心理、积极心态的核心就是自信主动意识,或者称作积极的自我意识,而自信意识的来源和成果就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反之也一样,消极心态、自卑意识,就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
这样做的好处:
这样做不仅能够在孩子面前保持一个良好形象,喜怒不形于色,让孩子见识到你良好的教养,更能让自己减少负面情绪,少生气有利于你的身体健康,更能够让你产生更多的多巴胺,让你精神矍铄,思维活跃。
第二句:“孩子,你生气的时候你觉得你像什么?”
应用案例:
孩子生气、情绪低落,第二天有所缓解时,你要问一问孩子,“孩子,你生气的时候你觉得你像什么?”,孩子可能会给你一个具体的描述,也可能说不出来,但是当你郑重其事的和他说这个问题,会引导他去思考,隔两天,下一次再和他谈论,你可以把你的比喻说出来,让他按照你的标准建立一个具体形象,例如:爸爸生气的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头愤怒的公牛,随时会给别人带来生命危险。
理论支撑:负面情绪具象化
生活中,当你把负面情绪能够具体地表达出来或者形容出来,你就战胜了八分之八十的负面情绪,例如
拿出一张纸,把经常让你生气的问题写上,然后分析原因,分情况写明措施和结果。
比如,又和妈妈吵架了。
这时你就可以在纸上写,这件事是她的错,还是你的错。
如果是你的错,立刻去道歉。(措施1)
如果是她的错,等她来道歉。(措施2)
如果她不来道歉,主动去沟通,解决问题。(措施3)
如果她不来道歉,先等两天,把手里的急活做完。(措施4)
这就是负面情绪具象化的表达,一旦负面情绪出现,立即照做。
这样做的好处:
能够让孩子快速认识自己身上的负面情绪,减少身上的负能量输出,缓解身上的压力,轻松愉悦的享受学习生活。
第三句:请你把前两点坚持下去
应用案例:
当你生气的时候请把第一句话说给自己听,当你发现孩子经常出现负面情绪,请把第二句话说给他听。
理论支撑: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古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要学了东西不去运用,不要用了一段时间,就放下,功亏一篑最为不值,坚持就是胜利。
这样做的好处:
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和暗示自己,可以让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能包容,让家庭中产生更多的和谐因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亲子关系是双方的,好的亲子关系的出现,并不是靠严格的管理和具体的约束,更多的是父母大量的学习和实践,父母的努力可能孩子看不见,但是一定能反映到孩子的成长上,你越来越好,孩子不会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