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烈阳而落,夕阳西下。一个人躺在床上,盯着被一束黄晕的光打亮的玻璃窗,一股孤独袭来,我感受到痛苦和一些些绝望。
随手从书架里抽出本书:“一个人就一个人。”我走进了刘同的世界,他的文字,打开了我一直不敢面对的自己,让我感受到灵魂上的陪伴
01
一个人来到北京,看到了只在电视剧中出现过的“城市生活”,与朋友合租,一开始在地上睡“席梦思”再到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初入影视公司,梦到被领导开除到慢慢初露头角,从极度缺乏的归属感,再到用自己的能力换来安全感,一点点地在北京扎了根。
梦想是不需要分享的,在逐梦的路上喜与忧都是自己体会,我虽是一个人,可我还有自己,那是最忠诚的陪伴,她懂我,与我一同感受这世间的温暖与凉薄,我并不孤独。
分享你的喜悦,别人会觉得你在炫耀,凡尔赛。说那些悲伤,怕传递了负能量,也怕别人以为我在卖惨。
努力没有必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很现实的一句话“我希望你过得好,但我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
这样一想,一个人就一个人吧,一个人挺好的。
02
一碗鱼粉,唤醒了乡愁,也想起了高中时代常去的鱼粉店,想起了那个有着好手艺与诚善经营的鱼粉店老板娘—凤姐,主动与丈夫离婚,独自抗下“公公”欠的债,开鱼粉店还债,想给儿子更好的教育,遇遇人不淑,最后鱼粉店被砸,替打伤人的儿子坐牢,还完债之后,离开了人世。
女性在原始时代,就处于天秤较低的一端,现如今也是如此,无论是在身体上的伤害,还是精神上的歧视,我们都处于弱势。即使呼吁男女平等,也屈于现实,败给人性。
母爱是伟大的,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是她愿意用生命去保护的人。
03
路过音像店,怀念起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那个时候,用“CD”表达爱意,在一打电话就断网的QQ上与喜欢的人聊天,用BT向对方告白,和朋友一起唱卡拉OK,照片没有电子版,没有修图。
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现状,互联网的发展便利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走了我们那些美好的瞬间。
喜欢一个人,就打开通讯录发过去,简简单单,总少了些心动。对方发来的照片,美颜加滤镜,总有些不真实。
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屏幕上,忘了欣赏来来去去的风景。
04
发现自己好久没有跟朋友聊天了,主动去询问了两个朋友的近况,了解到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朋友接连遭遇几次失败,迎难而上,再次创业,开创网课,挣了五十多万,还有很多意外收获。看见朋友们不问结果的敢想敢做,被这种努力所感染。
“失败”很多时候被别人看成了一个贬义词,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如何看待它。
爱迪生被采访时,记者认为他失败了五千多次,劝他放弃,他却说,我成功了五千多次,我排除了五千多种错误。
和那些积极的人在一起久了,我们也会越来越热爱生活。
05
打开手机,发现了好多遗忘在记忆中的群,“项目小群”“中央戏精学院群”等。大家都在,只是再也没人说过话。
微信群的存在代表我们曾在某个时期,是一个集体,我们同属于一部分。
热热闹闹的群随着距离的拉远变得越来越冷清,直到消失在生活里。
偶尔点开手机群聊,看见那些群,想起那群人,那些一起经历过的事在脑海里重演了一遍。那不是怀念,是纪念。
06
因为疫情,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充裕了起来,爸爸问起我在北京的生活,我说起了二十六岁那年,被误会贪污上百万的经历,一度以为在北京站不住脚,最后因为踏实的工作态度和领导的信任,转危为安。听完,爸爸哭了,我也流眼泪了。
从我们离家求学再到工作,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就在倒计时。
父母对我们在外的生活一无所知,我们也慢慢的不了解他们的变化。那多出来的几根白发,那慢慢爬上眼角的皱纹。
把时间分一些给你爱的人吧,有一天,他们会比你先离开这个世界,那个时候再醒悟只剩下遗憾。
07
年前和老友相聚,聊起了这些年的变与不变。变了,那就是成长或妥协。没变,那就是坚持或硬撑。
看着一路走来的自己,一直在慢慢的长大,学会去理解生活,理解自己。
改变,朝着好的方向,不变,保留着开始的初衷。
好像我变了许多,不再任性,不再从外界寻找认同感,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自己身上。
好像我又什么都没变,还是很爱胡思乱想,还是对这个世界充满美好想象。
08
在咖啡厅听见两个女孩聊天,人与人之间哪种关系最难相处,大概是朋友吧,友情的结束很少因为大吵,大多因为“那就这样吧”
朋友,这个概念很模糊,我也说不上来哪些人是我的朋友,好像以前能玩在一起,好像现在没有了联系。
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的拉长,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就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你不找我,我也不知道发什么给你”慢慢的淡出了对方的生活。
“这样挺好的”就成了一段关系最沉默的告别。
09
回到老家,约了朋友小灰出来,他说太困了,拒绝了我,我一想到他那么不想见我,突然就不开心了,退出了那个老铁关系的四人群。并不是真的要绝交,只是为了表达愤怒。
小学,初中,高中……是我们友情的一个过渡阶段,那些没有跟我们走向同一个地方的人,关系淡的也就断了联系。
可有那么几个人,是我想去打扰的。不怕她们嫌弃我话唠,因为她们对我有一定的了解。不怕她们不回信息,因为有充分的信任感。不怕她们拒绝帮忙,知道能力不够而不是怕麻烦。
朋友大概就是如此吧,生活的繁忙里,我们不常常联系,但想起对方时,就能毫不犹豫的发一条消息过去“你在干嘛”。
10
请了四个月假,飞往洛杉矶学英语,认识了同为华人的小琴,了解到她与灵魂伴侣lucas的故事,很多话,小琴不用说,lucas就已经知道了,他们对彼此都充满了兴趣,以朋友的距离,爱人的方式在短暂的日子里认真的相处着。
我们把爱情界定成一段亲密关系,两个人相知相伴。确定恋爱关系就像给我们套上一层网,让我们联系在一起。
可也会出现这么一个人,你们不是情侣,却有着极度配合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知道对方的意思。
你们都不愿意往前迈出那一步,害怕爱情破裂之后就是陌生人。更愿意停留在朋友阶段一直陪着对方。
这种爱已经超越了爱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