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法则:如果别人没有向你求助,千万不要主动相帮

2021年01月13日23:03:07 情感 173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独木不成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不可避免会需要其他人帮助合作,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但帮人是有技巧的,若不假思索地善行泛滥,必定会导致恶果,任何事情过了,就糟了。

《增广贤文》里说:“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善良的确是美德,但任何事情都需要边界,很多人搞不清楚人性,自以为只要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至少会有不错的结局,但最后往往会被压榨得连渣都不剩。

人际交往法则:如果别人没有向你求助,千万不要主动相帮 - 天天要闻

我们在帮人的时候必须明白,过度帮助只会导致对方产生依赖,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解决而是向外寻找依赖。

一旦你停止了帮助,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关系被打破,他们就会滋生怨恨,正所谓斗米恩升米仇。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搭了我大半年便车的同事把我拉黑了》:老张和同事老赵住得很近,老张买车以后每天上班都会顺道带上老赵,本来就顺路,老张也觉得举手之劳没什么。

刚开始,老赵还会言辞表示一下感谢,但日子久了,老赵则表现得极其自然,准时准点坐车,甚至将座椅调到最大,好让自己坐得舒服。

每次一上车就跟坐私家车一样放肆,玩手机吃零食打电话,完全不顾及正在开车的老张。

人际交往法则:如果别人没有向你求助,千万不要主动相帮 - 天天要闻

一日,老张有急事提前走了,没想到,前脚刚走后脚电话就来了,老张刚接通电话就听对方说:“你这人也太不地道了,怎么招呼都不打就提前走了。”老张说:“我有急事,没来及。”

但对方依旧不依不饶地说:“那你得提前通知我一声啊,我还着急回家吃饭呢?这个点公司的班车都走了。”

老张听了也生气,回道:“那你打个专车呗,我又不是你的专职司机。”对方一听就把电话挂了,老张着急办事也没跟他纠缠。

第二天下班时,老张给同事发消息准备出发,没想到提示自己已经不是对方好友了。此后,老赵到处散布老张的人品不行,小气抠门,做人不厚道等等。

这就是典型的恩将仇报、农夫与蛇的故事,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

人际交往法则:如果别人没有向你求助,千万不要主动相帮 - 天天要闻

你无原则地付出,会给对方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所拥有的是应得的,当有一天你不愿或者没有能力付出时,他会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自然而然就会记恨你。

帮人可以,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怎么帮更重要,它能将很多罪恶杀死在摇篮里。

帮人的第一大原则:对方有想要变好的意愿

一定要记住,烂泥是不可能扶上墙的,除非它发生质变,变成质地坚硬的好水泥,但这样的概率很低,所以不要冒险。

一个想变好的人,哪怕你只是多看他一眼,他也会觉得自己被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向上。

帮人的时候要评判一下对方是否和你有对等的价值,这并不是看人下菜,而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人际交往法则:如果别人没有向你求助,千万不要主动相帮 - 天天要闻

心理学家海灵格曾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因此在付出与接受中,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绝对正确的感觉,心理相比较接受者更没有负担、更舒服。相应地,接受的那一方则会频繁感受到沉重、压抑。

我曾亲眼见证过类似的事件:表姐的家庭条件非常好,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自己相貌好学业好,可谓是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

她在大学的时候,喜欢上一位小伙子,小伙子人精神有上进心,唯一的缺陷就是家境不好,但表姐死活就是看上了,家人也表示尊重,两人大学毕业就结婚了。

结婚时,表姐的父母出资为小两口买了房,婚后在生活上亦是隔三差五给予经济支持,男方也没有辜负众望,如愿在工作上稳步上升,眼看着一切越来越好,但男方却提出了离婚。

人际交往法则:如果别人没有向你求助,千万不要主动相帮 - 天天要闻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男方忘恩负义,但当我读到了海灵格我终于明白,其实男方承受的东西要远远大于女方。

因为以他的能力很难一时半会给予对方同等的回报,若是个有良知的人,内心势必会经受煎熬,若他是个无良知的人,很可能就会出现近些年经常发生的事情,女方被吃干抹净扫地出门。

所以帮人的时候,一定要掂量清楚,简单点说就是对方值不值得你帮。

帮人的第二个原则:选择帮助更年轻的群体

社会上有很多关爱老人的慈善活动,尊老爱幼的确没有错,每个人都会老,那些曾经奋斗过的生命的确值得我们敬畏。

人际交往法则:如果别人没有向你求助,千万不要主动相帮 - 天天要闻

但事实上,每个果都有它自己的因,大部分老人晚景凄凉都是因为在年轻时不愿意为生命负责,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在时光中将自己消耗殆尽。

与其帮助他们,不如帮助那些面对困境的孩子,站在人性的角度来讲,这也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或许有人会觉得矛盾,为什么社会一边要求我们积德行善,一边又要求我们权衡利弊。

因为世界本就是一个矛盾冲突体,只有学会在矛盾和冲突中寻找平衡,种下的因和得到的果才能形成能量闭环,否则就会中断,在其他地方发生意外,这不利于个体和整体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请求,如果满足了以上条件仍觉不妥,就一定不要帮。

人际交往法则:如果别人没有向你求助,千万不要主动相帮 - 天天要闻

席慕蓉曾说:“假如你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那么任凭周围的人如何纵容,如何引诱,你都要拒绝他们。”不知道怎么抉择的时候,follow you heart.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1958.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吴律这两天特别勤快,刷碗搞卫生抢着干,我看他是无事献殷勤 - 天天要闻

吴律这两天特别勤快,刷碗搞卫生抢着干,我看他是无事献殷勤

周五我去律所,撞见新来的实习生给他送咖啡,女人的第六感让我有种莫名的醋意。吃饭的时候,没忍住敲打了几句。饭后回律所,美女实习生来他办公室送资料,看她的穿衣打扮,实在是别扭,又没忍住说了几句:“小祺是吧!咱们律所有规章制度,明天起穿正装来上班
心痛!张雅婷不幸离世,年仅22岁 - 天天要闻

心痛!张雅婷不幸离世,年仅22岁

5月13日17时,22岁的湖南怀化姑娘张雅婷遭遇车祸,生命垂危。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生命之花就此凋零。妈妈田女士思考再三,决定捐献孩子的角膜,为他人留下光明。近日,两名患者已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如果他们需要我愿意给他们光明”张雅婷出生于怀化一个普通家庭,妈妈经营着一家药店,她从小就受“治病救人”思想的熏...
别用“恶意滤镜”看世界!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你如何看别人 - 天天要闻

别用“恶意滤镜”看世界!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你如何看别人

在生活的茫茫人海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扰乱心绪。他人一句稍显严厉的话语,一个看似冷漠的举动,都可能让我们心生不满,甚至怒火中烧。但其实,让自己平静下来有个重要方法,就是在充满挑战的情境里,守住一个关键区分:把某人的行为本身,和他
希尔德·多敏:爱那些,即使爱也无法挽救的事物 - 天天要闻

希尔德·多敏:爱那些,即使爱也无法挽救的事物

希尔德加德·吕文施泰因出生于科隆的犹太人家庭,属于大市民阶级。1931年,她与同为犹太人的埃尔文·瓦尔特·帕尔姆(E rw in W a lte r Pa lm,又译欧文·瓦尔特·帕姆)相识于海德堡。彼时的她是个心系天下的女大学生,先后师从卡尔·曼海姆和雅斯贝尔斯,而他是个热衷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才子。惺惺相惜的两个年轻人爱得炽...
为什么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老周45岁那年,突然顿悟了一个道理:“人生下半场,比谁更拼更重要的是——谁更懂得‘不做什么’。” 他曾经是朋友圈里最忙的人: 下班后赶3个饭局(美其名曰“拓展人脉”) ....
儿媳生完两娃后离家出走,儿子再婚后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独自抚养 - 天天要闻

儿媳生完两娃后离家出走,儿子再婚后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独自抚养

清晨天还没亮透,小优就踮着脚摸黑爬起来。他怕吵醒熟睡的爷爷,轻手轻脚舀了瓢井水,把昨晚吃饭的碗碟洗得锃亮。小航也跟着醒了,自己摸索着套上歪歪扭扭的衣服,把掉在床边的被子叠成小山包。老刘从里屋出来,看见俩孩子已经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小优正踮着脚往墙上贴昨天新学的生字。“爷爷快坐,我给你捶腿!”小航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