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2020年12月23日20:20:10 情感 1952

本期情感调解的主题是村里拆违引发的兄弟矛盾

老父亲还在世时,两老一起住在小儿子的大房子里,老父亲过世后,老母亲就自己搭了间小房子住,平时吃饭自己烧,这段时间,村里拆违,老母亲搭的小房子也被拆了。

恰好小儿子家刚装修,搞了油漆,暂时不能住人,所以小儿子就去跟大哥商量,暂时让老母亲住去大哥家里,可大哥大嫂却借机提出要重新分地分房,索要父亲留下来的一块地,这让小儿子心里很不舒服。

老小对大哥说:“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大哥说:“重新分地分房”,为了当初分家时分给小儿子的一块茶山以及一块自留地,兄弟俩起了矛盾。

“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闻

情感调解

老小对调解员说:“我弟弟说要让母亲住到我这里,我也是同意的,我可以提供房间,但是要两兄弟轮流照顾,我弟弟就不同意了,他的意思就是父母以前是跟他住一起的,在他家待了很长时间,现在应该由我照顾母亲。”

老小媳妇补充说:“还有一点就是茶山的问题,我是本村人,我和我老公结婚几个月后分了茶山,结果一年后两兄弟分家了,公公把我们的茶山分给了小叔子,现在既然已经闹成这样了,我想把茶山要回来。”

调解员问:“你们主要是解决老母亲的养老问题,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问题?”

“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闻

老大说:“一个是养老问题,另一个是父母财产的问题,我父亲在的时候养种猪,造了许多房子,现在都要拆违了,名字是我弟弟的名字,将来如果能赔钱,我一分钱都拿不到,我的想法就是该我拿的我要拿,母亲也要照顾。”

在和老大夫妻俩沟通了一会儿,了解大致情况后,调解员跟着老大夫妻俩来到了弟弟的手机店里,弟弟告诉调解员:“我没有不赡养母亲,是我大哥总是找我要父亲留下来的那块地。”

在调解员的建议下,一行人来到了村委调解,坐下来后,弟弟告诉调解员:“村里拆违,母亲没地儿住了,我的房子刚刚装修,住不了人,我就去跟大哥说让母亲暂时在他那里住段时间,大哥同意了,但是有个前提是重新分地分房。”

“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闻

两兄弟口中的一块自留地,据大哥说是他的自留地,却被父亲拿去造房子了,现在这块地的名字时弟弟的名字。

调解员表示:“茶山也好,自留地也好,如果你们两兄弟闹到不可开交,要打官司的地步,到了法院就要谁主张谁举证,比如弟弟说茶山是他的,那么弟弟要拿出当年那张分家协议书,至于自留地,那就要查权证了。”

弟弟说:“地是清楚地,我父亲当年为了养猪,造了大概三间房子,这是父母的财产,假如拆迁赔钱,赔的钱都给我母亲。”

大哥问:“多少个平方你知不知道?”

“大哥,我家里刚装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时间”“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闻

弟弟:“多少个平方可以量的!”

大哥:“在你名下,你肯定知道多少个平方。”

弟弟敲桌子说:“大哥,我要是良心坏一点,我一分钱都不给你!”

村主任告诉调解员,现在村里在搞美丽乡村建设,可能他们老爸老妈造的附房要被拆掉,拆掉之后可能会有一笔补偿,我个人认为这笔钱应该给老母亲。

最后,在村主任和调解员的劝解下,两兄弟同意以下方案:“第一,茶地归大哥,自留地归小弟。第二,房子拆掉后如果有补偿,补偿的钱给老母亲。”

调解结束的时候,老母亲来到了调解现场,再被问及想跟哪个儿子住时,老母亲说自己已经跟小儿子住习惯了,接下来还是愿意跟着小儿子住。

情感点评

老母亲77岁,生活尚且还能自理,在调解快结束的时候,老母亲还说如果儿子打电话过来让她帮着摘茶叶,她也会去的,其实从侧面来看,老母亲只是想力所能及地为孩子做点事,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

老母亲说想跟着小儿子住,小儿子也是同意的,可是等再过几年,老母亲的年纪大了,逐渐力不从心了,大儿子也不能推卸赡养义务,如果人不能敢去照顾,那么费用上也要承担。

大哥心中的心结就是茶地和自留地,说白了,父亲留下的家产也不多,弟弟也不是特别坏,真像弟弟说得那样,名字是他的,如果他不给哥哥,哥哥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重视父母留下来的财产时,也希望每个子女能重视下父母的赡养问题,人都有变老的那天,怎么对待父母,儿孙也会看在眼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完

——关注我,温暖相伴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