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有一个就足够了,而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都说最温暖的是心灵的港湾,最温情的莫过于父母之爱。父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写满了真实与深情。悠悠父爱,恩重如山,父亲脸上的一道道皱纹,都是我成长的见证。
每当听到《酒干倘卖无》这首歌,总会让我泪湿眼眶:“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这些歌词,唱出了我和父亲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小时候,父亲总是早早起床,去井里挑水,然后为我们准备早餐。即使睡意朦胧,他也会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送我上学,风雨无阻。后来我外出打工,父亲怕我受委屈、不适应,总是拍着胸脯说:“有我呢!”等我赚钱了想给他钱,他却怎么也不肯要,让我自己留着用。
父亲一心一意为我付出,而我却常常因为忙碌忽略了他。在他生病最需要我照顾的时候,我还在忙着做生意、照顾孩子,只能两三天才回家一次。可他却宁可自己难受,还催我回家照顾孩子,心里装的全是我和我的孩子。
昨天中午,在路边饭店吃饭时,我看到一对父女。父亲不停地往女儿碗里夹肉,小女孩大概6岁左右,那温馨的画面,瞬间把我拉回了小时候。那时,物质匮乏,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素菜,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肉。有一次,6岁的我跑到在村委会开会的父亲那里,正好赶上他们吃饭。每人一碗饭、一碗菜,父亲看到我在门口,立刻喊我进去,把他的那份饭给了我。那顿饭有豆芽炒肉、青菜萝卜咸菜,我吃得特别香。回家后,我开心地对母亲说:“今晚在爸爸上班那里吃饭,有肉吃。”母亲笑着告诉我:“你抢吃了你爸的饭,你爸吃什么?”我这才知道,原来父亲饿着肚子,把饭让给了我。
父亲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我。在我心里,父亲就是我的天,只要他在,我就什么都不怕。以前,哪怕看到一只蟑螂、一只老鼠我都会害怕,可只要有父亲在身边,我就有了十足的安全感。
父亲的爱,都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一生省吃俭用,烟酒不沾,人品好、有文化,还买了许多文学书给我看,希望我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无比自豪!
然而,前年父亲因病重永远地离开了我。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爸爸可以喊了。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失去最疼爱自己的人。父亲走后,我哭了三天三夜,可再怎么哭,也换不回父亲的重生。我对父亲的亏欠实在太多太多……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做他的女儿,好好孝顺他。
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精彩美丽的世界,已是无比伟大。趁他们还健在,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顺他们。母亲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女人,而父亲,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有他,我此生足矣。
作者简介:我是仇莉梅,广西灵山人,爱好看书写作。七十年代人,在南宁摆摊卖土鸡鸭和蔬菜水果,我怀有一颗文学心,白天摆摊,晚上写作,相信自己,只要坚持写下去,总有一天会春暖花开。我是一个能力平平的作者,但我也很幸运的是,2017年4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出新华社记者朱丽莉的2500字长文《鸡鸭摊里的“读书女郎”》,报道了我自强不息、顽强追梦的事迹。学生时代,读小学五年级时,全校作文比赛我得一等奖,记得那时我写我的《好老师》,讲真读书时,我数学勉强及格的学生,原因我对数学没有兴趣。我少年时代在八桂都市报发表过《换假钱》和巜真心真意》也在家庭主妇报发表过《百善孝为先》还有在中国电力报》发表过怨我吃醋吗》还有在《贺州日报》发表过《女人要活出自我》还有在《当代生活报》发表过巜爱情也要感恩》还有在《三江都市报》发表过《吃饭赚帅哥》还有《吉林报》发表过《芝麻饼的味道》……等等。那么多年只发表过65篇文章。虽然我写作能力并不是很好的,目前来说写作并不回给我带来丰厚回报,但我还是坚持下去,有空就写写写,写到我手指动弹不得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