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用8个字教你,一分钟认清人际关系的本质

2024年04月07日21:05:17 情感 1444

书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美)

译者:阮胤华


我们通常所说的暴力多数是指武力,但是生活中更常见的是语言暴力和冷暴力。

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说出的话带着暴力因素。

这本《非暴力沟通》带领我们去认识语言暴力,学会用非暴力的方式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思想是满足双方的谈话需求,达到你好我好的状态。

作者用半本书的篇幅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分享给大家。

01 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通过观察去分析正在发生的事情,说出观察到的结果。

强调的是这个结果要和评论区别开。

带有主观性的评论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让谈话变得不可控。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但是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做出了评论。

比如作者举例,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这句话明显是带着评论的。

换成:“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这样就只是客观的描述了。

这种简单直白的表达方式能够在沟通中,更有效,更恰当的去达到目的,不会因为言过其实,而让别人产生逆反心理。

想要学习这种说话的状态,建议少用像“总是”“从不”“经常”“很少”这样带着主观性的词语。

在日常对话过程中,尽量多着眼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减少带有主观性的语言。

02 感受

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

大学毕业工作的第一年,在公司我会没有存在感的。

是因为大家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他们不在意我的感受,我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那个时候我和老何异地,很想老板提前告诉我们放假几天,可是每次都到前一天下班才说。

有一次上班,上了一半告诉我们放假半天。

作为领导者他们没有考虑员工放假需要提前通知,他们需要提前安排自己的假期计划。

作为员工我不敢说出这样的做法让我很难过。

在非暴力沟通中,关于感受这个部分作者强调区分感受和想法。

想法:我觉得我吉他弹的不好。

感受: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想法是带着主观判断的,但是感受是你内心对于这件事真实的情感流露。

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更为清楚,清晰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仅沟通会更加顺畅,双方的谈话也会因此更加愉快。

作者强调了自我感受的表达,个人觉得双方的感受在谈话中同等重要,一旦一方的情绪失衡,显然也会造成沟通不畅。

这本书用8个字教你,一分钟认清人际关系的本质 - 天天要闻


03 需要

沟通是带着需求的,但有时候这种表达不小心就变成了批评。

而“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

比如我有时候会抱怨我们家老何,地拖得不干净。

其实我是希望他能够把地拖干净一点。

可习惯性通过批评的语言提出自己的主张,而对方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者反击,又或者沉默。

如果能够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那么获得积极回应的几率会高很多。

像我们家老何,我说了上面一句,他领悟不到我希望他把地拖干净一点。

而是会觉得我在批评他干活不好,一般会直接说,下次不拖了。

不去指责别人,客观的表达很重要。

如果在谈话中,我们只是围绕着主题在打太极,那很有可能最后不欢而散,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生出厌恶情绪。

书里面提到亲密关系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一开始总会有很多人用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求。

刚开始谈恋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情绪上头,为了爱人可以豁出一切。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激情褪去,牺牲自己迎合他人带来的负面情绪会在得不到回报之后开始爆发。

从相看两不厌,变成了相互厌恶。

第三个阶段:“生活的主人。”

这个阶段不管是帮助别人,还是去爱一个人,都是出于爱本身。

不再是因为害怕、内疚或者惭愧,而是这样做会让自己觉得快乐和满足。

非暴力沟通想达到的就是帮助我们学会,在沟通过程中,既能够表达自己,又能够关心他人,做到融洽。

04 请求

谈话是带着目的性的,是娱乐,是沟通,是传达信息又或者是表达感情。

那在这个表达目的过程中,作者指出了三个重点。

这本书用8个字教你,一分钟认清人际关系的本质 - 天天要闻


第一点,说具体的语言

越战其间,作者被邀请去参加电视辩论。晚上看了自己的录像带,告诉自己下次辩论的时候绝不能这么被动。

结果上场的时候还是习惯性用之前的方式回应对方。

这种表达显然是不准确的,我们自己的大脑其实有时候也是我们对话的对象,要告诉他,我们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比如我们常常说不能熬夜,但是并没有说出什么时候睡觉,怎么才算熬夜。

如果换成,“我们必须晚上十一点之前上床睡觉”,那么大脑接收到了清晰的指令,会在十一点的时候提醒你该睡觉了。

把抽象的表达具体化,让人能够一目了然,避免带着面纱的沟通。

第二点,明确谈话的目的

我有时候会跟女儿说,妈妈口渴了。

虽然她很乖会第一时间去给我倒水,但是遇上老何这样的人物,我只能得到沉默或者,“你口渴了就自己去倒水喝。”

他完全GET不到,我需要他帮我倒水的需求。

所以为了沟通顺畅和高效,直接表达需求,“我口渴了,你能帮我倒杯水吗?”

效果会更好。

第三,注意区分请求和命令

请求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命令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

如果我说,娃,你去倒水给我喝。

对于这样的话她会表示抗拒,产生不愉快。请求说到底也是一种愿望,一种期待,期望别人去做什么事情。

当然说话场合也很重要,像我们在厂里和工人沟通,都是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

但是到了生活中,尤其是熟人,说话反而多了很多拐弯抹角。

直截了当,认真坦诚,礼貌谦逊,也是我创业这几年总结出最有效的沟通方法。

这本书用8个字教你,一分钟认清人际关系的本质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非暴力沟通这四个因素说到底就是好好说话,而这也是人际关系的本质。

良好的沟通能提供更高的情绪价值,让人际关系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非暴力沟通教我们在沟通中,认真聆听对方的话语和自己内心的声音,对人对事客观公正,对自己的感受诉诸言语,明确提出自己的需要,也尽可能去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

听起来很复杂,做起来也不轻松,但很实用。

尤其是对孩子,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同样的要求,不同的表达,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有句话说:“有效的沟通是解决一切困惑的唯一途径。”

那就从好好说话做起吧。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年轻人悄然流行“租三金”结婚,背后会有法律风险吗? - 天天要闻

年轻人悄然流行“租三金”结婚,背后会有法律风险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金价又涨了,原有结婚买三金的预算大打折扣了。”准备年底结婚的小张,翻着手机里的金价走势图直摇头……近段时间,随着金价居高不下,国内各大品牌金饰品单价普遍超1000元/克。一套50克的“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购置成本也飙升到了5万元,这对准备结婚的“准新人”来说,想要凑齐心仪...
“高需求,高焦虑人群”挽回前任,只需要“一招五步” - 天天要闻

“高需求,高焦虑人群”挽回前任,只需要“一招五步”

宝子们,今天必须来聊聊高需求、高焦虑人群怎么进行感情修复了。你们是不是一分手就慌得不行,满脑子都是“不能失去他”,然后疯狂给前任发消息、打电话,一门心思地想要抓住对方?结果,不但没成功,反而把对方越推越远,把关系搞得一团糟。
一个聪明女人的故事 - 天天要闻

一个聪明女人的故事

讲个故事,不好评价女主人公。不好定义这究竟算是个女性成长的故事,还是充满心机算计的故事。小洁来北京时19岁,在一家国企工厂打工。她长得很漂亮,追求者很多。在这些追求者中,她最终选择了技术员小罗。小罗长得不好看,沉默寡言,个头又矮,比她大七岁
爱你,恋你,你是我一生的爱人知己 - 天天要闻

爱你,恋你,你是我一生的爱人知己

我是树,你是藤,你是树,我是藤我是与你一样的绿,一样的苍翠晶莹,今生相逢,情定前生,前世有约,今生相逢,当春天,青藤又发芽了,依然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在枝头上筑巢。
吴律这两天特别勤快,刷碗搞卫生抢着干,我看他是无事献殷勤 - 天天要闻

吴律这两天特别勤快,刷碗搞卫生抢着干,我看他是无事献殷勤

周五我去律所,撞见新来的实习生给他送咖啡,女人的第六感让我有种莫名的醋意。吃饭的时候,没忍住敲打了几句。饭后回律所,美女实习生来他办公室送资料,看她的穿衣打扮,实在是别扭,又没忍住说了几句:“小祺是吧!咱们律所有规章制度,明天起穿正装来上班
心痛!张雅婷不幸离世,年仅22岁 - 天天要闻

心痛!张雅婷不幸离世,年仅22岁

5月13日17时,22岁的湖南怀化姑娘张雅婷遭遇车祸,生命垂危。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生命之花就此凋零。妈妈田女士思考再三,决定捐献孩子的角膜,为他人留下光明。近日,两名患者已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如果他们需要我愿意给他们光明”张雅婷出生于怀化一个普通家庭,妈妈经营着一家药店,她从小就受“治病救人”思想的熏...
别用“恶意滤镜”看世界!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你如何看别人 - 天天要闻

别用“恶意滤镜”看世界!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你如何看别人

在生活的茫茫人海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扰乱心绪。他人一句稍显严厉的话语,一个看似冷漠的举动,都可能让我们心生不满,甚至怒火中烧。但其实,让自己平静下来有个重要方法,就是在充满挑战的情境里,守住一个关键区分:把某人的行为本身,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