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底气来自哪里?钱吗?爱吗?老公吗?都不是

2024年01月15日23:45:04 情感 1108

一个女人的底气来自哪里?钱吗?爱吗?老公吗?都不是 - 天天要闻

作者|李弯湾



此刻,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离开人世已经十多年了。

我好想他。

我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去爷爷家,因为我爸爸是上门女婿,爷爷家在另外一个村子。

我喜欢听爷爷讲故事。

有一次,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的内容大概就是:

他们村里,有个老光棍,一辈子无儿无女,无钱无米,很少跟人打交道,从不跟人有争执,一生都过得很洒脱。

有一次过年,老光棍就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幅对联:

“人家有年我无年,我的南瓜稀饭甜又甜”

(我爷爷没有文化,他大概不知道这不叫对联,且不说对仗是否工整,这连字数都对不上)

在此后的很多年月里,我经常都会想起这句话,但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有悟明白。

前段时间,我回老家,在河边钓鱼,一个人,很放松,突然想起苏轼的千古名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东坡先生的意思是,能让我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苏轼向来以豁达著称,这种想法,算是豁达吗?

一个女人的底气来自哪里?钱吗?爱吗?老公吗?都不是 - 天天要闻

算吧,算是世俗里的豁达了。

但他毕竟还是儒家传统下的士子,还有建功立业的执念,还有功名利禄之心,并没有完全超脱世俗的困扰。

他写的那些诗,并不是说自己很豁达,而是希望自己能豁达,就像很多人的朋友圈,看起来很积极——积极不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而是他渴望的生活状态。

我觉得,“此心安处是吾乡”改一个字,境界会更高,会更超脱。

改什么呢?

把“吾”改成“无”——此心安处是无乡

一个女人的底气来自哪里?钱吗?爱吗?老公吗?都不是 - 天天要闻

一个人的内心,连家、连家乡的概念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能困扰他的呢?

就像那幅“对联”——人家有年我无年,我的南瓜稀饭甜又甜。

如果那个老光棍,他还在跟别人比,觉得别人家阖家欢乐、有酒有肉,但他的南瓜稀饭依然是香甜的,这就不是豁达,这只能算是一种辛酸生活里的自嘲、自我安慰。

但是,如果他说的“人家有年我无年”中的“无年”,指的是“我都没有过年这个概念”,我都不过年,在我的世界里,每天都差不多,根本不存在哪天更值得过、哪天更重要,那就是真正的豁达了。

说到这里,似乎跟问题“什么能让一个女人有底气”没有关系。

不,可太有关系了。

一个人,甭管你是女人还是男人,要有底气,其实不在于你有没有钱,有没有人爱你,有没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啥的,你只需要不断去消除别人创造的概念就行了。

这不是形而上学,不是脱离生活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可以改变生活的办法。

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

比如,有些人很喜欢盘核桃,盘个核桃也讲究高低贵贱,自己盘的是便宜核桃,在那些身价高奢的核桃面前,就想赶紧把自己盘了三年的核桃敲碎来吃了。

然而,你作为一个不盘核桃的人,你在乎核桃贵贱吗?谁谁谁整天手里盘着一对几十万的核桃,你在乎吗?

比如,很多钓鱼佬,天天研究鱼竿,有人为了买一根心仪的鱼竿,可以把一年的工资都搭进去,看见谁谁谁的鱼竿比自己好,都会羡慕嫉妒恨;

再比如,我喜欢书法,要是我有钱,我就会买很多王铎、傅山、于右任的字,对于那些对书法毫无兴趣的人来讲,王铎是谁?傅山是谁,于右任又是谁?

一个女人的底气来自哪里?钱吗?爱吗?老公吗?都不是 - 天天要闻

核桃、鱼竿、书法,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概念,你不喜欢、你不在乎,就不会困扰你,爱情、婚姻、财富、房子、传宗接代——这些也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概念,你相信了这些概念,这些概念就会困扰你。

事实上,核桃、鱼竿、书法,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房子、钞票、爱情、婚姻这些也一样,也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只要你不在乎,就没什么能困扰你,没什么能困扰你,你就可以拥有好好过一生的底气。

要解决困扰,那就消除别人创造的概念。

要消除概念,都可以使用“人家有年我无年”的句式来改变生活。

比如:

人家有房我无房,桥洞底下也能藏——我连房子的概念都没有,哪儿困了就在哪儿躺下,这种人能有什么困扰他的?那些觉得人生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的人,跟那些觉得租房就能过一辈子的人,过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人家有表我无表,我有自由的手脚——有些人喜欢戴表,戴个便宜的,还不好意思,戴个贵的,沾沾自喜,以为别人会羡慕他、尊敬他。但我自己的感受就是,手上戴块表难受得不行,大夏天的还搞得满手是汗、黏黏糊糊。

空手空脚,不舒服吗?戴表真要那么舒服,咋不连睡觉也戴着呢?

人家有衣我无衣,三套衣服到归西——我已经很多年不买衣服了,也不买鞋子,一年四季就几件衣服换着穿、几双拖鞋换着穿,根本无所谓,这些衣服鞋子,要是穿不坏,我可以穿进小盒子。

但我回想起小时候,过年,别的小朋友有新衣服,而我没有,我就好难过;读初中、高中的时候,看着别的同学都穿名牌,而我连双鸿星尔克都买不起,我好自卑,好痛苦。尤其是读小学的时候,还穿补丁衣服,屁股上补上了一块新布,我就坐在板凳上一直不敢起来跟别的同学玩耍。

别人有肉我无肉,我比僵尸还要痩——我年轻时候,请人吃饭,请朋友啊、请女孩吃饭,都会挑我当时觉得比较贵的餐馆,没有钱,却要强装,一顿饭就吃掉一个星期的工资。

现在我完全无所谓了,我已经不主动跟谁见面了,谁要来找我,我就请他吃一碗兰州拉面,不放肉的那种,爱吃不吃,不吃拉倒,你要觉得我抠门,那我就抠你。

人家随礼我不随,反对没用的来回——我有很多年,不参加任何婚丧嫁娶了,也不会随礼了。我刚大学毕业那会儿,同学结婚,我也不想送,我觉得随礼是种陋习,要给它绝育。

我送给你、你还给我,毫无意义,但当时还是没想明白、还是顾及体面,本来身无分文,还要刷信用卡去随份子。现在我就完全无所谓了,谁家有事情,跟我说,我就口头祝福就行了,反正我以后要有啥事,我也不希望别人来,真要来,空着手脚来就行。

不跟别人比、不跟别人往来,我的生活里,几乎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痛苦和烦闷。

回到标题里的问题:一个女人的底气来自哪里?

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搞清楚,当一个人在渴望“底气”的时候,他到底在渴望啥?

说到底,就是渴望尊严,不想被人瞧不起。

但反过来讲,谁又会瞧得起你呢?瞧得起你又怎样呢?

别人瞧得起你或者瞧不起你,前提是别人在乎你。

但问题是,别人在乎你吗?

你觉得这个世界上谁会在乎你?

我读大学的时候,在宿舍把衣服反着穿,还戴着墨镜,我舍友觉得很滑稽,于是他跟我打赌20块钱,就让我反穿衣服戴墨镜去上课——我当时觉得,这就是当世善财童子啊、直接白给钱。

我照做了,他在我身后哈哈大笑,觉得别人都会看我出丑。

他确实是过虑了,根本没人在乎,即便在乎,走过路过,一笑而过。

“别人不在乎你”可不是瞎说,它是真理。

为啥是真理,你反过来想就明白了——你在乎别人吗?

别人穷还是富,别人美丑,别人高矮,别人胖瘦,你会天天惦记?转个身,不也还是回到自己的生活了吗?

一个女人的底气来自哪里?钱吗?爱吗?老公吗?都不是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说的这些没啥用,“我也不是要跟别人比,我想要有底气,也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啊,买房买车,生儿育女,养老送终,这是基本的生活刚需啊。”

有一批人,他们就是这么想的,于是在2108年、2019年、2020年房价高点买了房,结果烂尾了、房价暴跌了,你现在去采访采访他们,问问他们,买房还是不是刚需,如果重来,他还买不买。

说这么多,并不是说人就要躺平、直接连钱都不挣了、生活也不需要改善了。

非也。

我只是说,每当你从你的世界里划掉一个别人创造的概念,你身上的负担就会轻很多,你身上的负担越少,你的底气就越足。

而我们的生活,几乎都充斥着别人创造的概念。

别人既然创造了那么多概念来困扰我,我作为报复,又创造一点概念去困扰他们,不过分吧?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