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钱给女儿的那一刻,我才彻底看透,养老,女儿跟儿子是不一样的

2023年09月25日13:01:07 情感 1204

还钱给女儿的那一刻,我才彻底看透,养老,女儿跟儿子是不一样的 - 天天要闻

“古人讲究养儿防老是有道理的,女儿和儿子终究还是不一样。”

再还钱给女儿后,王大爷感叹说。

做了一辈子靠手艺吃饭的木工,王大爷靠双手养活了一子一女,然后分别给他们成家立业。

但任务完成了,王大爷的身体也差了,加上也没什么积蓄,老了之后生活过的很一般。

三个月前,王大爷的老伴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女儿知道他手头不宽裕,家里还需要开支,所以第一时间给他拿了5000块钱。

王大爷接了钱,但也开口说,这钱算是借的。

女儿推让了几次,最终默认了。

同病房的人觉得王大爷有点倔,王大爷说,我既不靠儿子,也不靠女儿。

但养老谁也不靠,也不过是无奈之下的倔强。

还钱给女儿的那一刻,我才彻底看透,养老,女儿跟儿子是不一样的 - 天天要闻

父母住儿子家,就是住的儿子的家。

父母住女儿家,其实住的是女婿的家。

这是这么多年,王大爷一直埋在内心里的真实想法。

王大爷的儿子在镇上生活,结婚后就一直是小两口独自居住。媳妇有点小脾气,不是很好相处,又是独生女,要养老恐怕也是优先给她自己的父母养老。

所以,从小两口结婚的第一天开始,王大爷和老伴就自觉的和儿子媳妇保持距离。

但内心里,王大爷还是觉得儿子家就是自己家,因为儿子的房子,是王大爷出了大头买下来的。

所以有时他也会开玩笑说,以后老了,动不了了,就上儿子家养老去。

这里面,有着一种出资人的底气。

王大爷的女儿一家在市里生活,小两口都上班,但女儿的工资比女婿少很多,是典型的男强女弱的传统模式。

女儿结婚时的婚房是亲家买的,后来小两口生二胎换了大房,就像原来的小房子给了亲家住。

外人都说王大爷有福,女儿又贴心,家里经济条件也好,儿媳妇不好相处不要紧,老了可以跟着女儿住。

但王大爷只是笑了笑。

跟着女儿住,女婿会乐意吗?你又不能给他带来什么益处,女婿凭什么养你?

还钱给女儿的那一刻,我才彻底看透,养老,女儿跟儿子是不一样的 - 天天要闻

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女儿的态度。

女儿的能力,决定了父母的待遇,。

女儿自己有本事,父母晚年就有依靠。

王大爷是一个传统的人,虽然对儿子和女儿一直一视同仁,但内心里总觉得,儿子是可以用来给自己养老的,而女儿,则是别人家的儿媳妇,日常体贴照顾一下就算尽到孝心了,养老,是万万不能指望。

最关键的是,女儿家的经济支柱是女婿,女婿再怎么亲近,最多也只能是半个儿子,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给你养老?

别说养老,日常大额一点的贴补,你都不能要。

一旦要了,女儿就有短处了,小两口吵起架来,女儿就要多听一些闲话。

所以,王大爷坚决把女儿的5000块钱,及时还给了女儿。

还钱给女儿的那一刻,我才彻底看透,养老,女儿跟儿子是不一样的 - 天天要闻

都说生儿生女一个样,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给儿子的支持,通常都要比给女儿的大。

比如儿子结婚,父母会主动买房,因为出了钱,所以内心里会有大股东的感觉。

而女儿结婚,多半只是出一定陪嫁,女儿的家自己没有出过资金,所以即使住进去,也难免会底气不足。

最重要的是,在女性更多的照顾家庭的普遍情况下,女儿的收入大多不如女婿,靠女儿养老,就显得更没有底气了。

万物有果皆有因,可对于普通父母而言,很难做到儿子和女儿整整的一碗水端平。

所以,养老时,女儿跟儿子不一样的困局,无解,只能一声叹息。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 天天要闻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单亲妈妈,79年的羊,今年46岁了,独立抚养一个大一的娃。我在饭店工作,为了碎银几两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闲见缝插针的写小作文贴补家用。生活从来都是惧怕强者的,“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话也适合我们的生活。我从三十多岁就自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 天天要闻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原创作品,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与转发!我们3楼的高阿姨在社区里工作,人长得不漂亮,但能说会道,关键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干净。听对门葛大妈说,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结婚几十年,她老公从来不让她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就连两个孩子小时候也没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