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无论和谁交往,只能吸引,不能追逐

2023年09月24日21:19:05 情感 1217

林徽因:无论和谁交往,只能吸引,不能追逐 - 天天要闻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

作者:每晚CC

有人曾这样评价林徽因

她不仅有着出众的才、倾城的貌,人生际遇也比当时其他才女要幸运得多。


究其原因就在于,她比谁都活得清醒睿智。

尤其在人际关系中,林徽因从不会去攀附逢迎,却有很多人愿意和她真心相交。

沈从文胡适卞之琳,都是她的知交好友。

林徽因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多的朋友,就在于她很明白:

好的关系,一定是被吸引来的,而不是追逐来的。

盲目追逐,打动不了任何人,还会让自己也跟着筋疲力尽。

当你有了吸引人的东西,才会有欣赏你的人,翻山越岭地奔赴你。

1

在才华上吸引

易经》有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相互吸引的两个人,一定都有相似之处。

如果两人没法同频共鸣,这段关系就注定不会长久。

战国时期,门客毛平一心想追随雅量高致的信陵君

可他本人却没什么才华,甚至说起话来都粗鄙不堪。

所以他越是刻意接近信陵君,信陵君就越是对他感到语塞。

可即便如此,毛平却不思内修自己,还愈发粗鲁傲慢。

一次,他竟然因为口舌之争,将信陵君的另一个门客痛打了一顿。

信陵君知道此事后,对毛平深感失望,直接将他逐出了门外。

很多时候,才华,才是一段关系的敲门砖。

少了能力的加持,你再如何费劲追逐,别人也会对你不屑一顾;

而你若有本事有才华,即便初次相识,他人也会对你青眼相加。

梅兰芳和林徽因就属于后者。

他们两人相识于泰戈尔的接待会上,初次见面,梅兰芳就对才华横溢的林徽因欣赏不已。

后来,随着两人认识的加深,梅兰芳发现林徽因在戏剧上的造诣也颇高,因此对她更加敬重。

甚至只要有林徽因在的场合,梅兰芳都会恭敬地站在一旁,绝不会落座。

很多人不解,问是何缘故。

梅兰芳说,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对林徽因的尊重。

而林徽因,也同样将梅兰芳引为知己,两人在往后的多年里,一直保持着往来。

有人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

而才华对人的吸引力,又远胜于颜值千万。

所以,你若想结交一个比你优秀的人,就先提升自己的层次;

你若想融入更高雅的圈子,就先充实自己的内涵。

正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当你足够优秀时,自会有无数优秀的人靠近你。

林徽因:无论和谁交往,只能吸引,不能追逐 - 天天要闻

2

在性情上相投

林徽因在美国时,曾与冰心有过一段时间的交集。

那个时候,冰心早已名气在外,是文坛上一颗比较耀眼的星星。

林徽因虽有才气,却几乎没有特别有名的作品。

所以当时的林徽因,对冰心是比较崇拜的。

她经常会去找冰心谈心,约着她一块去郊外野餐,把她当成自己的好朋友。

冰心虽没有拒绝,言行间却总是透露着些疏离。

回国后,林徽因经常会在家里举办文化沙龙,与文化界的人士针砭时弊、谈古论今。

她好几次盛情邀请冰心参加到她的聚会中来。

可冰心却嫉妒林徽因,觉得她能受到众人的追捧是因为她在哗众取宠,便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来讽刺她。

面对这样的攻讦,林徽因才终于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强求不得,追逐不来。

于是她给寄给冰心一壶山西老陈醋后,就与她断绝了来往。

人与人的关系,离不开志趣相投,性情相合。

在性情不合的人眼里,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受到别人的攻击。

你享受生活,他们会觉得你故意显摆;

你耐心跟他解释,他会觉得你巧言善辩。

可在志趣相投的人看来,你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发自内心地认可。

林徽因在北平时,交到过一个一生的挚友,费慰梅

她俩初识时,林徽因便觉得费慰梅是一个豪爽聪慧的美国大妞,非常好相处。

而费慰梅也直言,对林徽因是“一见钟情”。

她经常参加林徽因的文化沙龙,但她的感受,却完全不同于冰心的批判。

她说:“林的谈话同她的著作一样充满了创造性。话题从诙谐的轶事到敏锐的分析,从明智的忠告到突发的愤怒,几乎无所不包。”

后来战火纷飞,费慰梅不得已回国,可她却始终忧心着林徽因。

得知林徽因旧疾复发时,她会想尽办法地为林徽因送来钱财和物资;

知道林徽因被生活所困,她也会常常写信宽慰。

后来,林徽因身患重病去世,费慰梅更是花费十年时间,将林徽因的经历编成了一本书,以此来纪念她。

老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性情相投的人,才能产生共鸣;三观相合的关系,才能舒服长久。

如果明知三观不合还要勉强凑到一起,最终你们也只会活成彼此厌恶的样子。

每个人的圈子里,都只容得下相似的人和事。

注定难以同频的人,不要强求,不要将就。

尽管挥手告别,此后各走一方,也是一段感情最好的结局。

林徽因:无论和谁交往,只能吸引,不能追逐 - 天天要闻

3

在灵魂上相吸

听过一句话:

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有共鸣看人世间的潮起潮落;


只有灵魂相近的人,才能看到彼此内心深藏的美丽。

灵魂上互相吸引的两个人,根本不需刻意追逐。

只要遇见,便会不自觉地想与对方携手一生。

梁思成初遇林徽因时,便被林徽因的才气样貌深深吸引。

而林徽因初识梁思成,也对他印象极佳,觉得这个人很有性格。

更巧合的是,他们都对建筑很痴迷。

处处都能合到一起的两人,很快就向彼此确定了心意。

他们约着一起出国留学,一起追逐心中的建筑梦。

经过几年的努力,两人都成了更好的自己。

战乱发生后,他们又一起相扶相持,共度人生风雨。

逃难至昆明时,林徽因肺病缠身,整个人变得喜怒无常。

梁思成非但没有责骂她,还自始至终都包容着她的坏脾气。

在梁思成被病变的脊椎折磨得难以忍受时,林徽因也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两人将爱情经营成了最好的模样。

廖一梅曾说:“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若两个人相处,只有单方面的追逐,而缺少了相互间的了解与吸引。

那么,无论追逐的那个人如何费劲,最终也只会落得凄惨的下场。

同样身为民国才女的张爱玲,曾为了和胡兰成在一起,承受了所有非议和谩骂。

她甚至对胡兰成说:“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可即便张爱玲爱得这样卑微,还是留不住情场浪子胡兰成的心。

很快,胡兰成就移情别恋了。

张爱玲知道此事后,忍痛结束了这段感情,此后整个人也变得越来越孤僻。

亦舒曾说:“真正的感情叫人欢愉,如果你觉得痛苦,一定是出了错。须及时结束,从头再来。”

追逐一个错误的人,只会让彼此都深陷痛苦困扰。

那些能携手走到最后的感情,靠的不是追逐,而是相吸;不是纠缠,而是顺其自然。

如果你与某个人在一起,有不言而喻的默契,也有言无不尽的自在。

这个人,便是那个注定会被你吸引,能与你携手一生的人。

看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开花时,就会有一匹骏马任你挑选。

寥寥数语,便道尽了与人交往的本质。

毕竟,刻意讨好,换不来同频的朋友;志同道合,才能吸引相似的灵魂。

你若想遇见更优秀的人,不妨先努力让自己发光发亮。

待到你光芒万丈之时,自然会有万千蝴蝶,为你而来。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