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文明华夏之邦,身为一个中国人,“孝”字深刻影响着我们。虽然“孝”使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但是每个人似乎又对其的理解大相径庭。
前些日子看过一个视频,大概内容便是父母有七个孩子,父母拆迁时将拆迁款多向老三跟老幺倾斜,原因是老三与老幺跟其他几个子女相比来说生活更加困难一些,当父母老去,七个子女竟无一人愿意承担老人的养老问题。老三跟老幺不承担的原因是认为自身家庭条件不好,其他几个子女更富裕,其他子女不承担的原因是因为认为父母偏心,没有一碗水端平。
图片为引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
看完这个视频我感触颇深,之后遍想说说自己的看法。老三跟老幺,本就承受父母更多的偏爱,父母老了,却不愿意承担自身的责任,反而说起来自身条件不好,让其他子女来承担的混账话。父母的“偏爱”,没有换来真心相待,反而因为自身的原因想将老了的“麻烦”推出去。这既不人道,也没有道理。
其他的五个子女,因为父母的“偏心”不管老去的父母,似乎很“有道理”,甚至视频下发的评论也评论者“其他五个子女不管就对了,谁让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要是我在这样的家里,我也不管,父母我都不认”。但细想,根本不是如此。先不提生育之恩,防止被有些人用“我也不想被生下来”洗脱自己的问题,那就说说养育吧,朋友给我算过一笔账,父母从对一个小娃养成成年人需要付出的成本,一天三顿饭,每顿算十元,那每天就是三十元,每年打个折一万元,十八年也需要十八万元啊,这还仅仅是吃饭,其他的加在一起就更多了。朋友说的虽然很物化,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他后来还补充了一句“真要有一天有人想不认自己的父母了,把钱都算一算还给父母了,不多,50万就够,我也算他有点志气”。
视频中的父母没问题吗?并不是。想想,七个子女居然连一个人都没有愿意去抚养的,这本身就是这对父母的问题。我这并不是受害者有错论,而是我确实这样认为。假如父母从小就能让子女学会感恩,相信子女就不会在父母老时不管不问,更不会因为一个给的多了,一个给的少了,就开始怨恨,毕竟陌生人给你一瓶水,敢不敢要另算,但你也要说谢谢,难道父母就欠子女的吗?
我们都大了,可能忘了父母怎么养育的我们,可能忘了小时候的我们,但我希望我们能时刻怀揣一份感恩之心,能够在我们父母渐渐老去的时候,陪着他们一起变老。最后祝天下父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