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影儿
图/来源于网络
“你不用同情大龄剩女,她们要远比你们想象的更加潇洒。”
最近经常在网上刷到类似的视频文案,其中心思想无非是安抚大龄剩女的情绪,并宣传单身的好处。
单身真的有好处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对应的优势。
可单身的好处只适合年轻人,因为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到了那个时候,大家所面临的将是各种猝不及防的劣势。
好话好听不好用,忠言逆耳却句句良言。
劝人不婚明明动机不纯,但却深受大龄单身人士的青睐;劝人结婚明明是善言善举,却深受人排斥。
这就是当代社会所存在的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可不管如何,年轻人都不能活在自欺欺人当中,掩耳盗铃解决不了问题,它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女人不结婚注定是弊大于利的,35岁以后各种危机都会扑面而来。
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年轻时短暂的潇洒时光都是用往后余生漫长的危机与痛苦换来的。
年轻时候的潇洒
年轻时候没有家庭意识,因为那个时候大家似乎并不需要家庭,与之相反,对年轻人而言,单身生活是潇洒而自由的。
一方面,没有婚姻的束缚,拥有彻底自由的感情世界。
在没有婚姻束缚的情况之下,大家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情感世界。
喜欢一个人就跟他在一起,如果不喜欢了,那就分开,反正彼此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也没有牵扯进两个家庭,一切都是自由的。
如果失恋太痛苦就找朋友哭诉,难受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开始新的恋情。
另一方面,没有为人之母,不用承担责任。
女人做了妈妈就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从而失去了最初的自由。
可如果没有跨入婚姻殿堂,没有为人之母,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她不用赚钱养孩子,也不用每天围着锅台转,她想去哪就去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考虑任何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就行。
从这两方面来讲,这个时候的她们还真是自由而潇洒呢。
35岁以后的“危机”
女人单身到35岁,各种危机都会找上门来,到了那一刻,大家会看透生活的艰难以及人生的不易。
一、生活上的危机:独居不安全
年轻时候单身,可以跟朋友一起合租,每天吃吃喝喝,一起逛街,一起追剧。
随着年纪的增长,朋友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独居的结局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有人说孤独是对独居之人的最大惩罚,下班回家没人等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视,就连墙壁都透露着冰冷的气息。
其实对独居女人而言,孤独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独居不安全。
至于如何不安全,无数社会案例已经给了大家最好的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独居的女人就像独自走在森林的白兔,没有同伴,也没有对付猛兽的能力,它面临的将是各种潜在的危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年老体衰的残躯代替了年轻健康的身体时,不安全指数会逐渐上升。
二、工作上的危机:35岁定律
有本事的女人不管多少岁都能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可是这种人毕竟只是极少数。
绝大部分女人都是普通人,普通的学历,普通的能力,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收入,而所有普通的前提就是随时可以被取代。
年轻时候女人随随便便就能找份工作,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也难逃中年危机。
从年龄角度来讲,公司更倾向于年轻员工,她们随时有被辞退的风险,而丢掉工作之后,想再找工作就很难。
从个人问题而言,一个女人过了35岁还未婚未育,难免会在职场中受到歧视。
用人单位理所当然的认为她会结婚,而一旦结婚必然会立马要孩子,因为年龄已经等不了了。
基于以上种种,很多公司都会绕开她们,把目标放在年轻人身上,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三、婚恋上的危机:结婚几率低
如果一个女人是坚持不婚不育的独身主义者,那么她是不用遭遇婚恋上的危机的,因为她根本就没想过跨入婚姻的殿堂。
可如果她对婚姻尚有期待,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变得特别困难。
女人一旦超过35岁,找到合适的另一半的几率就很低。如果超过40岁,纵使条件优越,在男人面前也不算优势。
到了那个时候再想跨入婚姻的殿堂,那就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女人不婚不育,是一场“先甜后苦”的体验
网络上很多人习惯性将人生的各种不幸归结于婚姻,他们以为只要不结婚就可以躲过人生当中的大部分劫难,从而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殊不知人生的劫难就像大家必须要走的路,不管你怎么饶,终究是要经历的。
你以为婚姻充满坎坷,其实不婚不育的坎坷远胜于婚姻,只是当下你还不太明白罢了。
很多人不明白人为什么要结婚,其实婚姻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为了满足群居动物的本能需求。
人与动物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为了减少危险和灾难的存在,大家就必须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
狼有狼群,狮有狮群,而人类就必须有自己的家庭。
一个人没有家庭,没有家人,孤零零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可怜的事情。
她不仅要独自一个人面临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而且还要独自一个人去承受所有的困难与风险。
最重要的是她还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
女人不结婚,可以潇洒10年,而剩下的漫长岁月都将在不安与危机中度过。
到了那个时候你或许会后悔曾经的选择,可是一切都晚了。
我是影儿,一个专注于情感领域的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