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挺过逆境才能看到雨后的彩虹。
逆境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射每一个人的灵魂,可以鉴证每一个人的进退;逆境又是一个大熔炉,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煤球总会发热,是烂泥巴总会变成炉灰;逆境还是人生一道坎,是鲤鱼能从跳过龙门,是雄鹰回一飞冲天,而如果是一个癞蛤蟆,只会在过门槛时蹾腚栽脸。
当古人身处逆境的时候,是顺天应时、安于现状,还是扼住命运的喉咙?
1、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简析】疫情不断,事业艰难,物价飞涨,你会不会感到焦虑?
1600年前的陶渊明给我们做出了一个示范,活在当下活在今天,以静制动顺其自然。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简析】李白在41岁时曾经奉诏入京,担任玄宗的翰林供奉。但是由于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仅仅2年就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前“诗仙”昂天长叹,但是失望之余还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
3、终南别业【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简析】王维20岁就中了进士,后来还得到玉真公主的垂青。但是,王维的官场还是屡遭挫折,先是无缘无故被贬,后来又受官位和名声所累被叛军强行从长安掳到洛阳当了伪官。
结果就是这一次无奈之举,差点让他掉了脑袋,所以王维45岁以后半官半隐,信奉佛教。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简析】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在扬州和苏州回洛阳的白居易初逢,两位天才刺史在宴席一唱一和,留下了千古佳句答。尤其是老刘22年被贬,豪气不减当年。
白居易的赠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如下: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5、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北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简析】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3月,苏轼好友张怀民贬官黄州。
而苏轼已被贬黄州3年,老友相见分外高兴,十月十二日苏轼到承天寺夜访好友,十一月又一同观览长江胜景。苏轼为好友所建的亭起名“快哉亭”,并赠好友这一首《水调歌头》。
6、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北宋】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简析】叶梦得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50多岁时跟随宋高宗南渡,后曾任江东安抚大使、建康知府。岳飞、张宪被冤杀后,作为主战派的叶梦得调福建安抚使,遂上疏告老,隐退山野。
这首词就是告老还乡、隐居湖州卞山时所作,既有安享晚年的自得也有对家国的忧虑。
7、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南宋】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
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简析】山东好汉辛弃疾,青年时抗金曾在万马军中取叛徒张安国首级,然后率领20万起义军回归南宋。但是,南宋朝廷满足于半壁江山并没有收复失地的意愿,辛弃疾以酒买醉、自我麻醉。
8、小桃红·寄鉴湖诸友【元】张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简析】张可久9岁时南宋就灭亡了,但是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经漫游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一带,晚年隐居在杭州一带。这首小令,就写于一个秋凉时节,登高南望,遥寄思念之情。
9、十月赏菊体斋席上限韵【明】李东阳
寻芳何意到君家,雨过高城少暮沙。
此夜幽欢还月下,去年孤馆各天涯。
狂思晚节曾吹帽,寿拟春期及进瓜。
不是老来诗骨健,谁能白发对黄花。
【简析】李东阳是明代有名的“神童”,但是初入仕途升迁不顺,九年任满才有升迁,做了很长时间侍讲学士,好在李东阳年淡然视之。秉政内阁大学士以后处处忍让,被世人讥为“伴食宰相”。
但是,李东阳是明代第一个谥号“文正”的首辅,足见其官场隐忍之功。
10、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简析】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在宁夏青石嘴击败敌骑兵,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
此时长征出发时的8.6万红军只剩下7000多人,但是已经逐渐走出最难的困境,正向刘志丹等人的陕北根据地进发,可以说希望就在眼前,所以主席诗情万丈、尽显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