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半辈子,才知道什么叫沟通(醍醐灌顶)

2022年10月05日21:51:02 情感 1971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以为沟通已经发生。”

有时候沟通是通过双方或一方的妥协退让,达成了和平解决的目的。

但这种方式,可能会让双方或单方内心有些不畅快。甚至,当下解决了,过后还可能会出现反悔的情况。

如何能让沟通达到双方满意的程度,《非暴力沟通》中提到“非暴力沟通的意图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满足自己,而是帮助双方建立坦诚和有同理心的关系,最终每个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减少无效沟通,摆脱刻意的妥协,会给我们省去很多麻烦。

01

偏见,是沟通的毒药

有一部分人在生活中,经常会先入为主,想当然地给别人贴标签、给事情下定义,却从未真正了解这个人、真正弄清这些事。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见,因此我们看不清事实真相,无法倾听他人的想法,将自己故步自封在方寸之间,失去了和别人沟通的真诚。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人丢了斧子,想到前几天邻居来借时,自己没有出借,就觉得肯定是邻居心存不满所以偷走了。

于是他偷偷观察邻居的行为,发现邻居之后再未提过借斧子的事情,仿佛知道他的斧子丢了,越想越觉得是邻居偷走了斧子,这个想法在他心里扎根了。

因此每次遇到邻居跟他打招呼,他总是话里有话,邻居不明所以,刚开始还好好说话,但时间久了,也变得不耐烦起来,于是,二人每次聊天总是针锋相对,不欢而散。

后来,这个人在自家院子里找到了斧头。

这之后再见到邻居,他转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挑剔、讽刺,突然发现两人的沟通一下就顺畅了。

很多时候,我们与人沟通不畅,源于我们带着偏见来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

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的塑造,需要以客观的姿态来表述事情,若不分情况,全程带着个人喜好偏见进行交流,很快我们便会成为一个不受待见的人。

活了半辈子,才知道什么叫沟通(醍醐灌顶) - 天天要闻

02

说出感受,建立沟通桥梁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与孩子沟通时发生的事情:

作者花了三天时间解决了一个工作上的问题,当他开车回家时,已经筋疲力尽。

本想回家好好休息,可推开门却看见孩子们在吵架,孩子们看他进屋,都争先恐后地控诉对方的错误,他顿时觉得更加疲惫。

他跟孩子们说:我现在很累、很难受,没有精力管你们的事,我想安静一会。

话音刚落,孩子们停了下来,看着他说:你愿意和我们说说你的痛苦吗?

平时需要沟通很久都不一定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次却在作者表达出自己的疲惫后有了不一样的结果。

孩子们听到父亲需要休息,了解了父亲的辛苦后,觉得自己身上的委屈,对彼此的不满好像也不是大事,然后迅速沟通,达成共识,事情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总是会展现自己强大的一面以保护自己,而对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却认为这是在示弱。

在《非暴力沟通》中,作者认为提升表达感受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交流双方的亲密关系。

当两个人沟通时,勇敢说出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或者对于某件事、某种做法的感受,更能拉近双方心与心的距离,让对方理解自己,感受到沟通的诚意。

对于地位、年龄、职业差异大的两个人,表达自己感受的沟通更为重要。

就像父母与孩子、上司与下属,彼此说出自己的感受,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双方在感情上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

这时候,许多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的问题,都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活了半辈子,才知道什么叫沟通(醍醐灌顶) - 天天要闻

03

提出请求,比华丽的语言更有效

从前,有个秀才到街上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但是他听懂了“过来”,于是他走了过去。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懂了“价”这个词,于是告诉秀才多少钱。

秀才又说道:“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意思是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面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火焰少,请少些价钱吧!

但是卖柴的人听不懂这句话中任何一个词的意思,于是他担着柴便走了。

与人沟通需要建立在坦诚的基础上,用简单的话语明确提出请求。

模棱两可、话语高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无法持续沟通。

人与人沟通时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想法、请求,越具体越好,拐弯抹角往往会让沟通无法进行,甚至让别人误解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明确地提出请求?

就是把自己的要求详细到是什么、怎么做。

比如,妻子希望忙碌工作的丈夫能多花时间在家庭上,便对丈夫说“你不要老是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

第二天丈夫回来说:“我去办了个健身卡,以后下班后我就去健身。”

然而,实际上,妻子的请求是让他多陪自己,但是妻子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请求,所以丈夫的反馈也没有合妻子的意。

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妻子应该是这样说:“你可以不要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吗,我希望你每周多花点时间陪我,像每个周六下午能陪我出去逛逛街。”

只有我们明确提出请求,别人才能给予我们相应的回应和行动,这样子的沟通也才能达到省时有效的结果。

好的沟通,应该是能够让紧张的关系趋于和缓,最后达到双方愉悦的结果。

人是社会性动物,有社交,矛盾就会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沟通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学会正确地沟通,将会让我们少许多烦恼和遗憾。


作者简介:欢仔,道破所有的寂静,岁月依旧无痕。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