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说过一句话:子女跟父母的缘分分两种,一种是来报恩的,一种是来讨债的。
面对报恩的子女,父母的晚年会活得更轻松一些。而面对讨债的子女,父母的晚年,就会变得很落魄,甚至还会沦落到老无所养的地步。
我们总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女做牛马。聪明的父母,会适当放手。而忧心的父母,却只会全部包揽,最后不但讨不到好,还被人抱怨偏心。
02
55岁的罗阿姨,如今就沦落到了,两边不讨好,还被儿媳妇抱怨偏心的地步。明明她出力帮大儿媳带孩子,出钱帮小儿媳带孩子,可到了最后,两个儿媳都埋怨她偏心,还叫嚣着以后别指望他们养老。
罗阿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比小儿子要大3岁。自从罗阿姨退休之后,她就在大儿子的召唤下,去了大儿子家帮忙带孩子。当时小儿子还没结婚成家,兄弟俩倒也没有因此产生龃龉。
直到小儿子也结婚成家,小儿子也怀孕生下孩子后,罗阿姨就有些左右为难了。小儿媳生了个孙女,罗阿姨想让老伴去照顾。可小儿媳嫌弃男女有别,不愿意让老伴去,非要指定罗阿姨去照顾。
可罗阿姨跟大儿媳商量,大儿媳又一口拒绝了,说孩子从出生到现在都是你来带的,你突然走了,换成爷爷,孩子还不习惯。你不能去,让弟媳找自己娘家妈带。
03
大儿媳不放人,罗阿姨也没办法,也不敢撕破脸皮跟大儿媳对着干,生怕大儿媳跟大儿子闹离婚。她只好小心翼翼地跟小儿子商量,要么让小儿媳娘及妈来带孩子,她每月补贴小儿媳2000块钱。
一开始小儿媳并不愿意,认为罗阿姨偏心和重男轻女,哥嫂的儿子罗阿姨就当成宝,自己的女儿就当成草,不愿意抽身来照顾。罗阿姨一听特别扎心,可她也没办法,分身乏术,只能再给小儿媳补贴1000块钱,每月补贴3000块钱。
罗阿姨承诺每月补贴3000块钱后,小儿媳这才消停了下来。可她这边消停了,大儿媳却又不知道从哪得知了罗阿姨补贴小儿媳的事情,在家里大吵大闹,责备罗阿姨偏心小儿媳。
罗阿姨耐心跟大儿媳解释,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出人给你带孩子,就没办法出力帮小儿媳带孩子。既然不能出力,就只能出钱了。
04
可大儿媳却不听劝,反而在家里变着法子跟大儿子吵架,闹离婚。被折腾了一个星期后,大儿子也扛不住了,哀求罗阿姨,要么就大家给钱,要么大家都不给钱,一视同仁。
罗阿姨一听,心里也很苦啊,在大儿子家住的这些年,家里开销她有时也得自己出钱,相当于是出钱出力给大儿媳带孩子。而对于小儿子,她没去照顾小儿媳月子,也没去照顾孩子,本身就亏欠小儿媳,补贴一些钱,也是理所当然的。
见罗阿姨不肯退让,大儿媳愤怒地说:你每月补贴小儿媳3000,每月也要给我3000,一视同仁。见大儿媳油盐不进,罗阿姨也赌气地说,既然你要一视同仁,那我给你带了几年孩子,现在也得去给小儿媳带几年孩子。我不是你一个人的婆婆,我也得公平公正。
见罗阿姨果真收拾行李,要搬到小儿媳家,大儿媳一下子就慌了,说罗阿姨走了,她儿子怎么办?她和大儿子可是天天要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
05
罗阿姨不为所动,大儿媳妇就恼羞成怒了,你就是偏心小儿子,仗着这个由头去补贴他们。你今天要是走了,以后也别指望我养老。
罗阿姨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走。而小儿媳那边听说嫂子也要3000,更是不肯罢休,说要么罗阿姨过去帮忙带孩子,她分文不要,要么罗阿姨再给她涨3000,总不能所有便宜都让嫂子一个人占全了。
两个儿媳妇的喊话和叫嚣,让罗阿姨左右为难。老伴劝她算了,谁的孩子也不带,钱也不给了,反正孩子是他们的,又不是为我们生,我们没有义务养了儿子,还得养孙子。
话虽如此,可罗阿姨还是担心自己这么一撂摊子,以后自己和老伴的养老,就真的没有人会搭理了。
今日话题:
你认为罗阿姨该如何做才公平,一视同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