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毕业7年,从一文不名的小职员,到部门经理,再到被各大公司争抢挖人,如今带着团队自己创业,用一个人的热情点燃一群人的梦想。
有人结婚7年,从卿卿我我,如胶似漆,到小打小闹,间歇性地冷暴力,再到因为孩子而重新开始,如今互敬互爱,家庭越来越温暖,夫妻关系越来越和谐。
也有人养娃7年,从手忙脚乱,一家人鸡飞狗跳,都围着孩子团团转,到如今淡定从容,像指挥官一样,让每个家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营造团结友爱的家庭氛围。
他们的7年,从独来独往到学会合作,从自私自利,只知道关注自己,到学会换位思考,敞开自己,关注他人。
从单身到成家,从成年走向成熟,从租房到买房,从挤公车到开汽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离梦想越来越近,满怀憧憬与新的梦想,迎接下一个7年的到来。
而有的人呢?
毕业7年,在一个岗位上重复了7年的工作,稳定地忙碌着,像一个工作机器,没有任何的活力与激情。
一直恋爱,不停分手,分分合合,总是怪自己运气不好,期待白马王子、梦中情人,会突然出现,却无奈地发现,自己一直在一个又一个渣男、渣女中穿梭、徘徊。
好不容易遇到了心动的人,匆匆忙忙走进婚姻才发现,梦想与现实相差太远,很快就丧失了对彼此的好感觉,孩子的出生也无济于事,只能分道扬镳。继续寻找。
这类人的7年,看似每年也都在按部就班地变化着,而实际上,思维还停留在7年前的水平,甚至更早,属于典型的头脑成长的速度,赶不上身体发育的节奏,只涨年龄不涨经验。
毫无例外,这些人极少能够感受到幸福的滋味,可能都说不出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迷茫、焦虑,痛苦倒是会如影随形,除了抱怨,似乎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在工作中,大多数时候也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换来换去,也只是换了个公司和头衔而已,身份、职位和收入却还是一成不变,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上班。
看到同龄人比自己过得好,也只会说说风凉话,自嘲一下,承认自己生来平凡,偶尔也会愤愤不平,充当键盘侠,将所有的负面情绪,对准无辜的人狂扫一通,然后继续该干嘛干嘛,一切照旧。
从来不去想未来会怎样,过一天算一天,听到别人说趁年轻,我们应该规划未来,设置目标,绘制梦想,实现财务自由,总觉得像鸡汤一样不切实际,与自己太遥远,连想都不敢去想,或许是懒得想。
只能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原地打转,看似跟别人一样过了7年,实际上是把同样的事情,重复了7年而已。如此循环,再多的七年,对他们而言,也都不会有什么分别。
这大概就是李笑来老师定义《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意义所在吧。
同样是7年,有人不断地对自己的大脑,进行迭代升级,历经7年,就能完成一次全新的蜕变,实现一次重生。然后继续一个个7年的循环,不断从新生到重生,人生不断向上而生,越来越精彩,形成向上循环的惯性,就能活出别人几辈子的精彩。
7年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但又常常一闪而过,它对谁都是公平的,它的长度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有时候我们一天所能做的事情,抵得上祖辈一年或多年的劳动,用剽悍一支猫,猫叔的《一年顶十年》的成长速度来说,7年就是一辈子,一点都不夸张。
如何让自己在看得见的一个又一个7年里,不断重生,活出生命的极致与精彩,是每一个追求上进的年轻人,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因此李笑来老师在《七年就是一辈子》中,告诉我们,重生的手段很简单,那就是学习:
学习新技能,走入新领域,如此循环往复因为每次学习一样新事物,往往意味着要回到初级水平,就像一次新生,总会伴随着不确定带来的恐惧和不安,但也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冒险!
光有冒险精神还不够,笑来老师还提醒我们:
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一直都很清楚,生活没有随之改变,就是没学会,没学好。
所以,学习之后的改变才是硬道理。如此,在任何一样新事物上,愿意花上7年的时间一门精进,都会让人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这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但关键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坚持7年呢?
就连最简单的读书这件事,能从7天开始,到1个月,3个月,1年保持不间断的人都寥寥无几。
因此,如果用七年衡量一个人一辈子的成就的话,我绝对有理由相信:
在学习成长的路上,一定是剩者为王。你愿意成为读书学习路上的“剩者”吗?
我郑重承诺:我非常愿意。
也期待敢于对自己做出承诺的你,从现在开始,先用一个7年的时间,至少在一件事情上,比如在读书这件事上,主动“剩下”。
为自己的生命,换一次重生的机会,见证一次自我的蜕变历程,相信7年后,你一定会感谢今天自己所做出的这个决定!
而我,还有一个读书团队和平台,愿意陪你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