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2021年10月12日19:53:03 情感 1070

都说人老了难,难就难在儿女不孝顺,晚年生活犯了难。人老了,身体机能下降了,导致疾病缠身。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子女们忙于工作,而不能经常来看望老人。此时,老人除了身体上的病痛之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他们往往无法排解的是痛彻心扉的寂寞,渴望儿女能陪伴在身边,可现实往往差强人意。

以下这位老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处于这个时期的老人应该怎么做?

我叫邓太平,今年86岁,孤身一人。一套小居室被大儿子霸占了,我租住在小旅馆里。

大儿子邓先住在家里不想走,我只好投靠小儿子。

小儿子邓飞本来是有妻子的,因为他喜欢赌博,不求上进,妻子一气之下,有一天突然消失不见了。

他到处去寻找也没找到,从那以后,他神经受到了刺激 ,整天疯疯癫癫的。

他没有工作,靠吃低保生活,我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工资,除了房租以外,剩余的都贴补给小儿子了。

那么,大儿子为什么霸占老父的房子不愿意走呢?他说出了理由让人吃惊!

他说,老父亲一辈子结了五次婚,妈妈是老父亲的第二个老婆。老父亲婚后三年就被她生病了。

母亲去世后,老父就把他送给乡下的姑姑抚养,姑姑家条件很差,连饭都吃不饱。

母亲走后三年,他就娶了新老婆,就是邓飞的妈妈,后来,邓飞的妈妈也生病去世了。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他接着又找了几个老婆,这些老婆大多是他请的保姆,最后,大多数都成了他的老婆了。

邓先说,老父别的本事没有,就有讨女人喜欢的本事。

老父后来还有了一个女儿。长大后嫁到了外地。她似乎对老父有一肚子的意见,从来没回过娘家。

老邓年轻时很风光,考上了中南大学。毕业后一直任教,可谓桃李满天下。然而,他的几个子女却没有一个成才的。

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儿女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老夫身上,儿女们能学到什么呢?最后导致亲人之间毫无亲情可言!

对目前的局面,邻居说出真相:老邓不学好,对家庭对子女不负责任,最后就造成这样的后果!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老郑自己也承认,在邻居心目中他名声不太好,他对自己的所得所为心里也有数,可他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

最后,他在纸上写下“子不教父之过”几个大字,表明自己的悔恨之心。

老父的两条腿走起路来特别疼痛,来回都是靠小儿子背着的。邓飞背着老父亲去找邓先。

邓先说,他想好好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可父亲不愿意跟着他生活。

他说,父亲有些偏心,跟小儿子一起生活,就是想把退休金都贴补给他。

而邓飞则说邓飞想和老父在一起,也是想要他的退休金。两个儿子为了争养老父亲吵了起来,各自说出对方的种种不是。

邓飞气得背起老父亲就走,邓先死死抓住他,不让他走,可他一把把邓先推倒在地。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这就是两兄弟的做法,都40多岁的年龄了,干什么不能挣钱养活自己?非得要争父亲的那点退休金呢?可悲啊!

回到家,老父亲的腿疼得受不了,准备到医院治疗。他就拿了存折到银行去取钱,结果让人对他吃惊!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存折里的12万元不翼而飞了。工作人员仔细查验后发现钱都被邓先取走了。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老父亲随即找到郑先,质问他为何私自取走存款?邓先不承认是他取的,说是保姆取了给他的,保姆还说,老父做的事她都说不出口。

不管怎么说,儿子不经过父亲的同意,私自取走他的存款是不对的,为此,小儿子准备和老父一起把邓先告上法庭,让他把钱退回来。

对于这个大儿子,老父亲彻底失望了,他一气之下要把房子卖掉,小儿子也同意这么做。

邓飞说,卖掉房子给老父6万元,剩下的钱加上邓先花的那12万,两兄弟平分。

最后,为了息事宁人邓先承认自己的错误,愿意从家里搬走,先让老父亲住着。

邓先跪在老父面前请求他的原谅,恳求他今后分配财产时,要考虑到自己唯一的孙子,能够多分一些。

邓飞说他还年轻,还要娶媳妇成家,不能都分给邓先。

老父亲默然地看着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

从老人与两个儿子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个儿子都和老人在一起,就是想要老人的退休金。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两个儿子都绞尽了脑汁 ,大儿子干脆就赖在家里不走,还偷偷把老人的存款取走。

邓飞为了得到老人的退休金,不惜和老大闹翻,父子、兄弟之间已经没有了亲情。

老父亲为了自己,一生讨了五个老婆,而对子女缺乏应有的教育,让他们人到中年仍想靠老父的退休金去讨生活。

作父母的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一言一行都感染着自己的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一定要有个标准。

所以,作父母的不光要抚养孩子长大,还要培养他们成才,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儿女事业有成,老人才能安享晚年啊!

作父母的要提前规划,否则,儿女不孝,晚年凄凉,到时候又找谁说理去?

你们说,老人晚景不好到底是谁的责任呢?家里有不自尊的老人,儿女们应该怎么办呢?

大家好,我是一亩情感园,关注我,让我们了解男人,解读女人,每日有更新。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吴律这两天特别勤快,刷碗搞卫生抢着干,我看他是无事献殷勤 - 天天要闻

吴律这两天特别勤快,刷碗搞卫生抢着干,我看他是无事献殷勤

周五我去律所,撞见新来的实习生给他送咖啡,女人的第六感让我有种莫名的醋意。吃饭的时候,没忍住敲打了几句。饭后回律所,美女实习生来他办公室送资料,看她的穿衣打扮,实在是别扭,又没忍住说了几句:“小祺是吧!咱们律所有规章制度,明天起穿正装来上班
心痛!张雅婷不幸离世,年仅22岁 - 天天要闻

心痛!张雅婷不幸离世,年仅22岁

5月13日17时,22岁的湖南怀化姑娘张雅婷遭遇车祸,生命垂危。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生命之花就此凋零。妈妈田女士思考再三,决定捐献孩子的角膜,为他人留下光明。近日,两名患者已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如果他们需要我愿意给他们光明”张雅婷出生于怀化一个普通家庭,妈妈经营着一家药店,她从小就受“治病救人”思想的熏...
别用“恶意滤镜”看世界!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你如何看别人 - 天天要闻

别用“恶意滤镜”看世界!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你如何看别人

在生活的茫茫人海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扰乱心绪。他人一句稍显严厉的话语,一个看似冷漠的举动,都可能让我们心生不满,甚至怒火中烧。但其实,让自己平静下来有个重要方法,就是在充满挑战的情境里,守住一个关键区分:把某人的行为本身,和他
希尔德·多敏:爱那些,即使爱也无法挽救的事物 - 天天要闻

希尔德·多敏:爱那些,即使爱也无法挽救的事物

希尔德加德·吕文施泰因出生于科隆的犹太人家庭,属于大市民阶级。1931年,她与同为犹太人的埃尔文·瓦尔特·帕尔姆(E rw in W a lte r Pa lm,又译欧文·瓦尔特·帕姆)相识于海德堡。彼时的她是个心系天下的女大学生,先后师从卡尔·曼海姆和雅斯贝尔斯,而他是个热衷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才子。惺惺相惜的两个年轻人爱得炽...
为什么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老周45岁那年,突然顿悟了一个道理:“人生下半场,比谁更拼更重要的是——谁更懂得‘不做什么’。” 他曾经是朋友圈里最忙的人: 下班后赶3个饭局(美其名曰“拓展人脉”) ....
儿媳生完两娃后离家出走,儿子再婚后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独自抚养 - 天天要闻

儿媳生完两娃后离家出走,儿子再婚后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独自抚养

清晨天还没亮透,小优就踮着脚摸黑爬起来。他怕吵醒熟睡的爷爷,轻手轻脚舀了瓢井水,把昨晚吃饭的碗碟洗得锃亮。小航也跟着醒了,自己摸索着套上歪歪扭扭的衣服,把掉在床边的被子叠成小山包。老刘从里屋出来,看见俩孩子已经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小优正踮着脚往墙上贴昨天新学的生字。“爷爷快坐,我给你捶腿!”小航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