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爸妈聊过死亡吗?心理师:知死,然后懂生

2021年09月22日22:25:08 情感 1291

儿子:“妈妈,哪天我死了……”

母亲:“傻孩子,聊这个干嘛,不吉利,快别说了”

你和自己的父母,聊过死亡吗?他们的,或者是你的。

以上对话,是我的真实经历,我只是用这句话开头而己,想说的,其实是别的,没想到,妈妈的反应这么大。

我是心理咨询师,见证过很多人性的深渊,我想对你说:

很多人过得不幸福,因为他活成了,好像永远不会死的样子!

这篇文章,我要和你聊一聊,死亡!

彩蛋在最后,读到那里,少部分的人会有顿悟之感。

你和爸妈聊过死亡吗?心理师:知死,然后懂生 - 天天要闻

来,做一个动作:

将你的左手,手心向上,放在眼前,仔细看看它,看看每个手指的纹路,看看掌心岁月留下的痕迹,用你的大拇指指腹,轻抚其它四个手指。就在这个当下,你的手是如此的灵活,它接受你的指令,做一切你想要的事情。

但是迟早,这只手,就会成为枯骨,失去所有生命的特征,不仅是这只手,你的身体,每一个部位,都会失去生机,然后,变成一捧灰,消失在这个世间。人活一世,不过就是在死亡候见室里短暂的停留,很长寿的,也只是百年而己。

你的身体,它其实并不是你的,你只是它的使用者。当你深度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你会做三件事:

  • 享受它
  • 用好它
  • 善待它

你会发现,那些活得幸福或取得成功的人,通常都对死亡有超越常人的认识。知死,而后懂生!

你和爸妈聊过死亡吗?心理师:知死,然后懂生 - 天天要闻

知死,然后会享受身体

这个部分的内容,有点玄,做好心理准备。从一个例子开始吧,洗澡这件事,你几乎每天都会做,它会让你有很强的宁静幸福感吗?对于多数人来说,洗澡只是一个必须要做的事情,没什么特别的,于是,洗澡就只是洗澡,经常重复的一件普通事而己。

知死的人,洗澡都是享受,他能感知到水流亲吻每一寸肌肤的感觉,安静、祥和,在这个过程中,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全然开放的,他的心灵全部都是安住在这个当下,身心一体,全然进入当下,与水流互动,去感知身体的感知。

他是癌症后期患者,他告诉我,自从知道自己只剩三个月的生命,洗澡这样的事,就成了享受,吃饭也是。他说,以前吃饭的时候,吃饭是个任务,一边吃饭一边刷手机是常有的事,现在呢,吃饭本身成了享受,每一口细嚼慢咽,都是幸福。

人们总是对习以为常的事情麻木,除非,你知道这所谓的常,只是无常。

你的身体,正在不断走向死亡,一天比一天衰老,几十年后,变成灰。现在,这个当下,它还属于你,用心感受它的存在吧,快乐哪有那么复杂?最高级的快乐,就是存在本身,因为我存在,所以我有足够的理由快乐。

抚摸一下自己的脸,对自己说:这个身体,迟早会死去,我要享受它的每一个体验,包括被蚊子叮咬了一口的疼痛,以及内急憋不住时的煎熬……

你和爸妈聊过死亡吗?心理师:知死,然后懂生 - 天天要闻

知死,然后会用好身体

不是我说,大多数人浪费了这个身体。如果你现在30岁以上了,你大概有所发现,现在的你,记忆力比不上学生时代那会,体力也差了不少,最典型的症状是熬夜能力变差了,一夜不睡觉,第二天精神会很差,不像以前,一宿没睡,隔天没事人一样。

你的身体,就像是一台手机,性能是在不断变差的,终有一天会彻底报废,死亡的发生在一瞬间,但通往死亡的过程,一直在发生!这个过程发生有点慢,慢到很多人根本感觉不到。知死的人,会有效利用自己生的时光,他们不允许自己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光阴。

一个哥们,30岁出头,就有了两个博士学位,年收入百万,但依然每天保持1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他说:

我是研究物理的,知道生命的有限,而认知的无限,所以,我想在死之前,尽可能的创造价值,至少,尽可能的做成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最想做的有哪些事?列一个梦想清单的话,肯定有很多,比如,周游全世界之类的。接下来就有人说了,列出梦想有什么用,要钱的,没有钱,一切都是枉然。钱从哪来?来自于你的价值,价值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你对时间的运用。这个哥们,出身非常普通,高中复读了三年,但他足够拼,充分利用了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问题来了,你的有生之年,你运用好了吗?你每一天的宝贵时间,都用来干嘛了呢?不要等,你想要过的生活,等不来的,你只能拼!记住,你会死,你的时间不多了,你得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每天睡前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我有效利用自己身体了吗?我是否珍惜了每寸光阴?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的睡眠会非常的踏实,反之,焦虑会如影随形……

你和爸妈聊过死亡吗?心理师:知死,然后懂生 - 天天要闻

知死,然后会善待身体

你看身边的人,有人刚到40岁,就有一种未老先衰的样子,为啥?不懂得善待身体呗。饮食不注意、作息不规律,还经常沉迷于某种欲望。

有一次,我在体育馆健身,看到一个50岁左右的大哥,模仿动物,四肢着地,快速地移动,我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这是一种特别的锻炼,对身体很好。随后,我听到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原来,他年轻的时候,啥都沾,烟酒熬夜啥的,从来不忌讳,父母让注意身体,他的答案是,反正迟早得死,享受当下最重要,他对自己说,活到50岁就行了,干嘛要那么长寿。后来,他真的50岁了,身体非常差,他开始慌了,各种想办法。

他就是典型,为什么纵容自己的欲望?为什么放纵自己的懒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活成了似乎不会死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会死,而且,如果不注意身体的话,这一天会更快到来。

为什么很多人到了不惑之年后开始养生?因为他明白了,死亡真的如此之近!

来,盘点一下自己,你健身吗?你的身材保持得怎么样?和同龄人比起来,你的健康状态如何?照你现在的情感来看,你活到80岁的可能性有多大?

你和爸妈聊过死亡吗?心理师:知死,然后懂生 - 天天要闻

深度思考

接下来的话,有点烧脑,但特别营养,不过,你既然已经看到了这里,我知道,你是走心和有耐心的。

有句话叫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让当事人有后福的,是大难不死这件事情吗?当然不是!而是这个濒临死亡的过程,让他重新认知了生命!当他重新认知生命的那一瞬间,他的内在信念系统全面升级,心变了,命就变了!

我一个徒弟,天生内向,非常自卑,读到大二,还没有什么朋友,很自闭。那年暑假,他被车撞了,昏迷了七天七夜,醒过来后,性格大变,开始在放学后摆地摊,吆喝着卖东西,整个就像换了一个似的,变得自信开朗了起来,大学毕业没几年,竟然成了所在单位 的核心骨干。

原来,所谓的昏迷,是他不能说话,躺那不能动,但医生和家人的对话,他听得一清二楚。医生对他父母说,这个孩子,醒不过来了,你们准备后事吧,另外,趁着年轻,再生一个。

父母那个撕心裂肺人哭啊,他全都听了进去,但就是醒不来,他的心中一直在放电影,想起过去的日子,他太胆小了,很多想干的事没干,如果就这么走了,太遗憾了。

如果老天再给一次机会,让我醒过来,我一定重新来过!

老天给了他机会,他真的醒了,那一刻,他的心境完全变了,命运也随之改变!

我知道,你的内心,和案主一样,一定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一定尝试过很多次的改变,但都没有成功。你不可能也去感受一下大难不死,这玩意,不能复制,一不小心,就真正地去了。你能做的,就是深度地认知到一件事:你会死!每一天,你都在离死更近一步。

知死,而后懂生!

所以,练习死亡,是活着就该做的事情,具体怎么做?随后的文章,我继续与你分享。

你和爸妈聊过死亡吗?心理师:知死,然后懂生 - 天天要闻

作者:习天

一个亦正亦邪的心理师,擅长:情感关系、心灵疗愈和自我成长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