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过节,年轻人不爱走亲戚,真不懂亲情吗

2021年09月22日21:32:17 情感 1087

传统中秋佳节到来,万家灯火,家家喜气洋洋,赏花咏月,载歌载舞,欢度佳节……

不知你是否感受到了这种隆重的中秋节日氛围,又走了几家亲戚?

除了小长假让人稍微开心一下之外,在这个节日里,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

有位朋友说:节日年年过,热闹的氛围却渐渐淡薄,哪有什么热闹与精彩?所谓隆重的节日氛围,它终将只存在于文本中,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你赞同这句话吗?

我们为什么要过节,年轻人不爱走亲戚,真不懂亲情吗 - 天天要闻

前些日子,我偶然看到这样一种说法:年轻人不爱过传统节日,因为他们已经不传统了。在当今年月,有几个年轻人还愿意过节走亲戚?又有几个年轻人还懂得传统意义上的亲情?

这番话意味深长,在很多年轻人心里,传统大节日最大的意义大概只剩下了可以放个小长假,可以有时间轻松一下,而不是可以见一见亲戚、亲人。

看过一篇报道,在不少年轻人的社交圈子里,已经没有了亲戚这个词,所以他们不爱走亲戚。

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我曾看过一项数据,千禧年之后的一代人,亲情的范围在不断缩窄,渐渐变得仅限于身边的亲人。

当节日的味道变了,节日的氛围自然也就变了。

不用说00后,就是很多90后,亲戚关系也在渐渐变得模糊。

中秋节前,我爸让我弟弟去看望我舅老爷,买了很多礼物。我爸那忙不开,要去看我姑奶奶。

无奈的是,我弟弟根本就不认识舅老爷,不知道他家在哪里。由于摸不到门,弟弟白走了一趟,没找到就回来了。

因为这件事儿,我爸慌慌张张亲自跑了一趟。我弟弟被爸爸批评了一顿,说他没用,连亲戚都不认识了,就不知道打个电话,问个门!

其实这不怪我弟弟,就算我在老家,爸爸让我去走亲戚,我也不一定能找到舅老爷的家门。

或者说,舅老爷的家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我这个亲戚。就算找到了,也就那么回事儿,寒暄几句,代爸妈问候,放下东西转身就走。

第二天,舅老爷的后辈们再来我家一趟,相当于礼尚往来,还记得彼此的亲戚关系。

这种亲戚有亲情吗?

严格来说是没有的。

舅老爷、舅奶奶只认识我爸爸、妈妈,他们的后辈说不准都不知道怎么称呼我爸,更别说认识我弟弟。

从这个意义上讲,既然如此,何必去生脸碰生脸,自讨没趣?

从爷爷奶奶的角度讲,这是铁打的亲情,谁也改变不了。但是如今呢,爷爷奶奶早就不在了,所谓的亲戚就慢慢变了。

我们为什么要过节,年轻人不爱走亲戚,真不懂亲情吗 - 天天要闻

对于很多人而言,过节走亲戚送礼是传统,但最多也只是维持一个形式而已。

只有要一方停止了送节礼,另一方就自然而然断了。几代人之后,当长辈们不能做主,所谓的亲戚关系,谁还记得谁呢?

这并不是说人心现实,而是社会本就现实。最怕的就是,你把别人当亲戚,别人不把你当亲戚。

不能否认,生活的变迁本就是悄然进行的,时光流逝很残酷。经年累月,不知不觉间就改变了很多人的原本认知。

在我不少朋友们的心里,那些远门的亲戚已经渐渐变为一个符号,越来越没有实质的意义。

我问过不少同事、朋友们,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亲戚。这是真的,并不是胡言乱语。

当年学习忙,外地求学,一年回不了一次家,后来工作忙,竞争激烈,根本就没有精力去了解亲戚们,更别说去走动。

有位朋友说,你过得落魄,他们看不起你,不愿和你做亲戚。你过得比他们好,他们会眼红你,两面三刀。年轻人可不讲那套含蓄的说辞,喜欢直来直往,所以有些亲戚就无所谓了。

很多人早就看透这个逻辑,逢场作戏的亲戚,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压力源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过节,年轻人不爱走亲戚,真不懂亲情吗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到底,还是生活压力大,正是因为这些压力,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被生活渐渐抛弃掉了。无奈的是,传统的文化在流失,渐渐仅限于形式,而我们却无法阻止。

在以前的婚姻文章中,我曾写过几个很经典的现实生活问题。

有不少90后,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有些人工作了好几年,手里连3万块钱都攒不下来,甚至有的人连1万的积蓄都没有。

作为“月光族”,还有很多人经常借着花,工资撑不了一个月,经常寅吃卯粮。生活看似风光,一旦遇到用钱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很落魄。

有人就说,工作那么多年,每天累死累活,就是攒不下钱。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才发现,生活太过于坎坷。恍然发现,谈恋爱不难,结婚成家不容易。

再者说,有些人就是结婚生子,还不一定能过一辈子,婚姻那么短,又怎么能谈长远?

如此场景,很多人早已自顾不暇,当然就顾不上其它的事情。

这是可以理解的心情,不能全怪年轻人不懂亲情。因为亲情是相互的,别人不懂你,你又何必去懂他们?

我们为什么要过节,年轻人不爱走亲戚,真不懂亲情吗 - 天天要闻

那我们过节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让你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大概就是为了寄托一种美好的心愿,每个人的偏爱都是有偏差的,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关于怀旧,那种情绪往往又是相似的。

喧嚣之后,才懂得传统的可贵。

很多人说,职场上,有交往没交情,所以内卷很严重。

比如同事争吵,即便双方在领导的压力下互相说了一声对不起,又有多少真心道歉的成分?

不能否认,当今的人际关系比十几年前复杂得多,处处都是竞争。心有多现实,社会与生活就有多现实。

生活的落差改变了很多人的价值观,有不少人已经变得只讲立场,而没有原则。

不说太远,就说孝道,这是传统美德。可是,有多少年轻人记得什么是孝?

过年过节,别说给父母买件保暖的衣服,就是买双袜子,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很奢侈的事情。

他们喜欢“云孝顺”,在网络上表达多么孝敬父母,血浓于水,亲情比海深,可现实中全靠一张嘴。

我在某短视频上看到这么一件事儿:

一位年轻女孩的妈妈去世了,她穿着白袍跪在地上哭,还时不时拿美颜手机自拍。拍自己哭泣的表情,刻意摆弄姿势,显得楚楚可怜。

下面配文,我好可怜,妈妈去世了,我连夜坐了6小时的车才赶到医院,可惜没看到妈妈最后一面,女儿为您尽孝来了,大家能不能给个赞?

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这算个什么事儿呀!

非得发出去让人看到了你哭,给你点个赞,夸你一句长得漂亮,给妈妈脸上增光,才是孝吗?

人人都想被人在乎,可是“在乎”这个词本身就是很奢侈的,就怕用错了地方。

我们为什么要过节,年轻人不爱走亲戚,真不懂亲情吗 - 天天要闻

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舶来的节日那么多,我们民俗传统中的含蓄内敛还剩下多少呢?

有些父母不善表达,对孩子任劳任怨,以为孩子太小,不懂事儿。时间久了,传统的变化就影响到了自己。当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动了,还会觉得孩子小,可孩子往往比他们现实!

现实残酷不残酷,通常和承受力有关。越是残酷,越需要静下心来感受一下传统。

这就是过传统节日的意义,如果没有传统的约束,很多家庭早就散了,更别说更远一点的亲情。

从这个角度上讲,这就是过节的意义。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中年夫妻之间,迈不过这3道坎儿,迟早会离婚 - 天天要闻

中年夫妻之间,迈不过这3道坎儿,迟早会离婚

文 | 十八言原创·抄袭必究(本文是风停夜泊原创手稿,如有搬运、洗稿、未经授权转载者,一律会追究法律侵权责任)人这一辈子,就是在闯关!关关难过,关关过!人一旦走进了婚姻,就是开启了新的闯关模式。从前闯关一人能决定90%甚至以上的结果,剩下的
一个人的独居生活,不言苦不诉苦,是成年人共有的默契 - 天天要闻

一个人的独居生活,不言苦不诉苦,是成年人共有的默契

半月悬挂在夜空,丝丝朵朵的云围绕,雷声滚滚带着闪电,闷热得不行,没有一丝风,就是不见雨落下。真正的夏日到来了,白天太阳毒辣地不敢出门,动一下就是一身的汗。没有好命可以夏天吹着空调啥也不用干,如今人到中年依然孤身一人。种菜卖过生活,可谓算是人
断联多久不用等?男人不同阶段的心理剖析 - 天天要闻

断联多久不用等?男人不同阶段的心理剖析

大家好!我是楠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承蒙抬爱,点赞共勉。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心灵花园楠芝一旦断联了,你想要知道男人什么样的心理?那么你就要从男人的角度去剖析男人的心理。
不同年龄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学会追女生很容易 - 天天要闻

不同年龄段女生的追求攻略,学会追女生很容易

一、18岁以下:校园纯爱阶段特点:生活重心:上课、考试、社团活动心理状态:对恋爱充满幻想,容易被偶像剧情节打动雷区预警:家长老师盯得紧,早恋容易被"围剿"怎么追:制造自然交集:每天早晨"刚好"路过她班级送瓶AD钙奶善用学生特权:帮她整理数学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3个原因”很现实 - 天天要闻

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3个原因”很现实

现在,在生活当中,若家里老人生病住院,许多家庭都会面临一些状况,这件事情处理得好坏,对老人的恢复以及家庭氛围,都有影响。人生在世,有些事情知晓应当如何做,便能减少不少麻烦,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尽量不要告诉外人,此事需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