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穷,越要与低级欲望绝交

2021年09月16日21:05:20 情感 1626


人越穷,越要与低级欲望绝交 - 天天要闻

文:子芊上上

01 低级欲望的真相

社会在飞速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却变得越来越懒。


是不是这样?人越来越“懒于思考”了。


放纵口腹之欲,每天吃饱混天黑,躺在沙发上刷剧刷娱乐刷短视频,啥也不想,小日子悠哉悠哉。


大家沉浸在各种浅层的刺激里,这些浅层的刺激让我们“上瘾”,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一个个碎片化的满足,把我们的生活填满了。


但这些“上瘾”的快乐,来的快去的也快,它让人浑浑噩噩,在不知不觉中就消磨掉你向上的动力了。


有句话讲得非常好:

“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就可获得,高级的欲望通过自律方可获得,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可获得。”


凡是高级的欲望,都是反人性的。你想要好身材,必须克制住自己那张好吃的嘴;你想多看几页书,必须收住自己那刷视频的手;你想多挣几毛钱,必须稳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反人性的事,还往往不好坚持。顺着人性,由着自己的性子,多简单啊!直接躺平就OK了嘛。所以,绝大多数人宁可躺在底层的舒适区麻醉自己,也不愿意去磨砺自己。


人越穷,越要与低级欲望绝交 - 天天要闻

还有一个扎心的真相,这个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少数的富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是不允许80%的穷人吃苦的。


大多数人沉醉于各种短暂而刺激的快乐,这是消耗一个人精力最好的方式,这也是资本让各种娱乐游戏泛滥的隐言。


普通人被享乐黑洞吞噬着,可以得到放松和快乐;享乐成瘾了,就难以爬起来奋斗,和富人争夺资源了。


康德说过:

“如果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


人越穷,越要与低级欲望绝交 - 天天要闻


02 真正看透这个世界的人,都在用苦难修行

自律的人,都不愿意过得太舒服。


低级欲望放纵了人性中的贪嗔痴,而高级的欲望恰恰需要控制人性中的贪婪,需要你持之以恒的专注、屏蔽掉各种诱惑,为了美好的目标做延迟满足。


这种自律的延迟满足,能让我们变得更优秀。


可是,有人会说,早起太痛苦,跑个5公里太痛苦,读两页书就睡,挣俩个钱太难。然而,偏偏是让你痛苦的事,往往是你最需要提升的地方。


凡是能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能让你“痛苦”;凡是让你痛苦的东西,最后一定能成全你。


罗胖子说:

“人哪,应该摆脱多巴胺,追逐内啡肽”。


怎讲呢?你想要什么,得到了,身体就分泌多巴胺,让你快乐,这是一种奖赏机制。而你做一件事非常痛苦呢,身体就分泌内啡肽,让你不那么痛苦,这是一种补偿机制。


就像打游戏,就会分泌多巴胺。而健身呢,就会分泌内啡肽。


人呢,得主动去做那些让自己痛苦的事。


人越穷,越要与低级欲望绝交 - 天天要闻

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

“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真正看透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在用苦难修行。


村上春树每天4点起来写作,跑步,一坚持就是40年;比尔·盖茨每天3点起床工作;乔布斯每天9点前,早已经把一天的工作做完……


很多时候,成功毫无秘诀可言,不过是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累,熬过别人熬不了的难。


穷人要想改变命运,唯一的路径就是“主动去吃苦”,敢于对自己下狠手。


所有舒服的人生,都是熬出来的。


梁启超曾说:

“一个人要保持勇气,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成刚也会变成绕指柔了。”


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是苦熬。


人越穷,越要与低级欲望绝交 - 天天要闻


03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说: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你得到的,一定是付出了代价的。有因有果,此刻的欢愉,正是地狱的台阶。


真正想要变好的人,都会不停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作家王欣说:

“你所看到的那些惬意、闲适、无拘无束、不受金钱困扰的慢生活,其实都是人生给予自律的奖赏。”


真正自律的人,都会选择牺牲部分的短期价值,能够抵制诱惑,拒绝无效社交和垃圾娱乐,舍弃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


他们善于投资长远价值,让人生增值,享受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快感。


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与君共勉。

当你以一生为投资周期,看到的是时代和人性;

当你以十年为投资周期,看到的是变化和规律;

当你以三~五年为投资周期,看到的是胆识和眼光;

当你以一年为投资周期,就会相信天赋和能力;

当你以一天为投资周期,什么也看不到,就只能寄望于奇迹和运气。


人越穷,越要与低级欲望绝交 - 天天要闻

文:子芊上上,专注于吸引力法则,温暖向阳,上上而行。感恩大家,敬请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