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芊上上
01 低级欲望的真相
社会在飞速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却变得越来越懒。
是不是这样?人越来越“懒于思考”了。
放纵口腹之欲,每天吃饱混天黑,躺在沙发上刷剧刷娱乐刷短视频,啥也不想,小日子悠哉悠哉。
大家沉浸在各种浅层的刺激里,这些浅层的刺激让我们“上瘾”,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一个个碎片化的满足,把我们的生活填满了。
但这些“上瘾”的快乐,来的快去的也快,它让人浑浑噩噩,在不知不觉中就消磨掉你向上的动力了。
有句话讲得非常好:
“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就可获得,高级的欲望通过自律方可获得,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可获得。”
凡是高级的欲望,都是反人性的。你想要好身材,必须克制住自己那张好吃的嘴;你想多看几页书,必须收住自己那刷视频的手;你想多挣几毛钱,必须稳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反人性的事,还往往不好坚持。顺着人性,由着自己的性子,多简单啊!直接躺平就OK了嘛。所以,绝大多数人宁可躺在底层的舒适区麻醉自己,也不愿意去磨砺自己。
还有一个扎心的真相,这个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少数的富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是不允许80%的穷人吃苦的。
大多数人沉醉于各种短暂而刺激的快乐,这是消耗一个人精力最好的方式,这也是资本让各种娱乐游戏泛滥的隐言。
普通人被享乐黑洞吞噬着,可以得到放松和快乐;享乐成瘾了,就难以爬起来奋斗,和富人争夺资源了。
康德说过:
“如果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
02 真正看透这个世界的人,都在用苦难修行
自律的人,都不愿意过得太舒服。
低级欲望放纵了人性中的贪嗔痴,而高级的欲望恰恰需要控制人性中的贪婪,需要你持之以恒的专注、屏蔽掉各种诱惑,为了美好的目标做延迟满足。
这种自律的延迟满足,能让我们变得更优秀。
可是,有人会说,早起太痛苦,跑个5公里太痛苦,读两页书就睡,挣俩个钱太难。然而,偏偏是让你痛苦的事,往往是你最需要提升的地方。
凡是能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能让你“痛苦”;凡是让你痛苦的东西,最后一定能成全你。
罗胖子说:
“人哪,应该摆脱多巴胺,追逐内啡肽”。
怎讲呢?你想要什么,得到了,身体就分泌多巴胺,让你快乐,这是一种奖赏机制。而你做一件事非常痛苦呢,身体就分泌内啡肽,让你不那么痛苦,这是一种补偿机制。
就像打游戏,就会分泌多巴胺。而健身呢,就会分泌内啡肽。
人呢,得主动去做那些让自己痛苦的事。
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
“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真正看透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在用苦难修行。
村上春树每天4点起来写作,跑步,一坚持就是40年;比尔·盖茨每天3点起床工作;乔布斯每天9点前,早已经把一天的工作做完……
很多时候,成功毫无秘诀可言,不过是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累,熬过别人熬不了的难。
穷人要想改变命运,唯一的路径就是“主动去吃苦”,敢于对自己下狠手。
所有舒服的人生,都是熬出来的。
梁启超曾说:
“一个人要保持勇气,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成刚也会变成绕指柔了。”
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是苦熬。
03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说: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你得到的,一定是付出了代价的。有因有果,此刻的欢愉,正是地狱的台阶。
真正想要变好的人,都会不停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作家王欣说:
“你所看到的那些惬意、闲适、无拘无束、不受金钱困扰的慢生活,其实都是人生给予自律的奖赏。”
真正自律的人,都会选择牺牲部分的短期价值,能够抵制诱惑,拒绝无效社交和垃圾娱乐,舍弃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
他们善于投资长远价值,让人生增值,享受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快感。
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与君共勉。
当你以一生为投资周期,看到的是时代和人性;
当你以十年为投资周期,看到的是变化和规律;
当你以三~五年为投资周期,看到的是胆识和眼光;
当你以一年为投资周期,就会相信天赋和能力;
当你以一天为投资周期,什么也看不到,就只能寄望于奇迹和运气。
文:子芊上上,专注于吸引力法则,温暖向阳,上上而行。感恩大家,敬请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