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兰大”2025年度“GIFT”港澳首期研学团圆满收官

为进一步拓展学校发展型资助项目,提高学生国际化水平,3月28日至4月3日,兰州大学“全球兰大”2025年度“GIFT”短期出国(境)项目师生赴香港、澳门开展研学交流活动。研学团队深入了解港澳高等教育发展特色,感受多元文化魅力,激发学术探索热情。

研学团队在香港中文大学体育场前合影

研学团队首站来到香港中文大学。这座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的学府,通过灵活学分制书院制等特色教育模式,为师生提供了全人发展平台。在校园大使的引导下,成员们参观了文物馆、新亚书院及联合书院,感受校园的建筑美学与人文底蕴。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主任潘铭基教授以《孔子思想在21世纪的功用》为题,深入阐释“博文约礼”的校训精神。他通过孔子“退而进之”的育人智慧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引发在场学生共鸣。

潘铭基教授以《孔子思想在21世纪的功用》

香港大学,研学团队漫步于薄扶林道山麓的绿意校园,参观港大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讲解员系统介绍了生物演进历程及师生在生态保护领域的成果。展柜中斑斓的蝴蝶标本、远古生物化石让同学们惊叹自然的神奇创造力。

研学队员参观标本

研学队员阅读资料

扎根中华文明,拥抱全球视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通过多元连结推动文化传承与国际对话,是大湾区乃至全球文明互鉴的典范。研学团队沉浸式体验“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等跨文明展览。通过数字化技术,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当代生命力。

香港树仁大学,研学团队走进VR及脑神经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了数字化场景中的传统节日习俗,并在虚拟环境中深度感知认知障碍者的特殊情境。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师生认真了解经颅磁刺激技术,系统学习如何将国际前沿的神经调控机制应用于社会现实的议题。

研学队员体验VR设备

研学队员与香港树仁大学老师交流

研学团队聆听香港树仁大学老师讲解

研学团队听香港树仁大学老师讲座

最后一站,研学团队来到澳门大学,与吕志和书院师生深入交流。团队成员以“一日吕院人”的身份,走进澳大校园、深入特色课堂、体验书院生活,全方位感受澳门大学“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及书院制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实践与社群教育有机融合的“全人培养”理念。座谈交流环节,吕志和书院副院长周国晖全面讲解了书院的基本情况、工作特色与发展愿景,并邀请澳门大学学生事务部米娅老师介绍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机制与工作形式。

研学团队参观澳门大学展览馆

研学团队参观澳门大学图书馆

研学团队学习咖啡制作

“GIFT”研学基金资助者,兰州大学经济学院2007届校友张茜专程来到澳门大学,与项目团队学生亲切交流。座谈中,她深情回顾了在兰大学习生活的难忘岁月,对校友而言,一份深厚的“兰大情”激励着每位兰大人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她勉励同学们要更加勇敢自信,在交流中扩宽视野、在不同的体验中找寻热爱,用持之以恒的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她表示,校友们时刻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将凝聚力量、汇聚资源为学弟学妹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资源与平台。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2007届校友张茜发言

研学活动中,团队师生通过讲座研讨、实验室体验、文化参访及座谈交流,积极关注高等教育发展、多元文化融合、科技创新前沿等方面的最新动态,为个人知识学习、学术研究、成长发展提供了新的启发与思路。闫春瑶同学表示:“这次研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李镓盎同学说:“通过参访,我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研学团队与张茜校友及家人、吕志和书院老师合影

本次研学交流项目得益于学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学生处、各学院和校友力量的大力支持,是汇聚多方资源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际化交流的有益尝试。未来,学生处将积极联动校内外资源,将发展型资助作为学生资助工作重点,贯穿资助育人全过程,以切实举措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原文链接|“全球兰大”2025年度“GIFT”港澳首期研学团圆满收官

编辑|王文乐

责任编辑|彭倩

来源:兰州大学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