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教育进入皆大欢喜时代,是喜是忧?保温箱停电怎么办!

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称之为皆大欢喜时代。

何谓皆大欢喜?就是学生、家长、老师、学校、教育局都欢喜。

怎么做到的?反正不是靠成绩,看看今年期末各校是怎么发奖的,就明白了。

以前只有少部分学生有奖,于是有人说,没领到奖的心理受伤害,这样不行。

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保护每个学生的心灵,那就人人都有奖,反正奖状不值钱。

最近朋友转了个视频给我看,是一所初中某班级期末发奖的,学校别出心裁,设置了五花八门的奖品。

有哪些奖品呢?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会信,有猪肉,有鲤鱼,有大葱,有白菜,有芹菜,还有长长的甘蔗

发猪肉,说是诸事顺利。发鲤鱼,说是鱼跃龙门。发大葱,说是聪明伶俐。发白菜,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芹菜,说是勤学上进。发甘蔗,说是节节高。

不管怎样,反正学生是个个高兴了,拿着东西欢欢喜喜回家去。家长看了,自然也是很高兴的。听说就是家长要求的,钱也是家长出的。

学生高兴了,家长高兴了,就万事大吉了,老师放心了,学校放心了,教育局也没人打来投诉电话了。

这个教育的皆大欢喜时代,细品品,本质上其实是在讨好,而讨好的背后是害怕,因为害怕而讨好。

怕什么?怕学生那个,怕家长那个,现在的教育,学生那个、家长那个,已经成了不足为奇之事了。

学生一那个,家长一那个,老师就悲催了,学生就乱套了,教育局也不胜其烦。罢罢罢,索性就来个皆大欢喜吧。

之前,我觉得这种做法有些道理,毕竟每个人都有闪光之处,鼓励一下也应该。但是,在与别人讨论与自己的进一步思考之后,我还是觉得这种做法不可取。

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应该尊重和顺应这些内在的规律。就比如奖励这件事,虽然每个学生都有闪光之处,应该鼓励,但这不代一定要人人发奖。

每个人固然都有闪光之处,但每个人也都有不足,甚至是缺点。所以是否发奖,应该进行综合评定,划定可以得奖的线,以激发学生取长补短,全面发展。

人人发奖的弊端是明显的,那就是以一点之光,乃至只是微弱之光,掩盖了其他的不足,乃至是缺点,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空虚的荣誉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教育的内在规律,就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现实,积极面对现实,进行自我鞭策,由外部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惟其如此,才真正实现了成长。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不能勇敢面对现实,不能进行自我教育,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会碰德头破血流,社会不会惯着他。

现在这种皆大欢喜式的教育,在我看来,是专家的偏见在作妖,是教育官员怕担责,是对歪风邪气的妥协和屈从,放弃了应该有的专业性立场。

皆大欢喜式教育,在学校里搭建了一个巨大的保温箱,反正学校有的是电。但是到了社会,还有保温箱吗?保温箱停电了怎么办?不能一辈子躲在温室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