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三所学校与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文章原标题:资源共享 互利共赢!曹妃甸三所学校与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11月30日,曹妃甸临港、实验、国开三所学校与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在区教育体育局四楼会议室举行。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聂怀勇,曹妃甸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梦成出席仪式。

  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院长王海涛,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习瑾琨,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姚妍妍,华北理工大学单项工作负责人商学良,区教育体育局相关领导及科室负责人,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区实验学校、国开实验学校校领导及相关人员和全区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曹妃甸区实验学校、国开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开展情况作详细汇报。随后,华北理工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院长王海涛同三所学校相关领导进行签约,华北理工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聂怀勇与三所学校相关领导举行授牌仪式。

  孙梦成局长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曹妃甸中小学生有4万余人,教职工达3000人。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寄托着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希望,但是由于社会成长环境的复杂,很多孩子心理上比较脆弱,“抑郁症、焦虑症、狂躁症”在学校里时有发生,通过华北理工大学的专家,以及他们所带的研究生到各校以实习的方式,帮助每一个孩子走出心灵的阴霾,步入人生的阳光地带,让他们更自信,这项工作可谓是功德无量。

孙梦成局长强调,此次研究生基地共建协议的签署,对曹妃甸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完善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双方要借力协同发展,开展最真诚的合作,在三所实验学校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双方互派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研究生的导师,共同管理和指导课题研究和专业实践工作。要汇聚课程资源,创建最广阔的互联,双方建立心理健康课教师教研共同体,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安排多样的心理健康课程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不仅增强课堂实效性,还让心理健康课成为一门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课程。要完善实践机制,缔结最友好的携手,利用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基地专业化优势,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师轮训制度,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能力,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能力保障。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习瑾琨表示,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设有两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授权点,学院科研实验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并秉承医理结合的办学特点,致力于培养既懂心理又懂医学的应用型人才。此次双方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让研究生能够在实践中发挥所学,提升能力。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围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疏导,做好心理健康监测,加强心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双赢共建,让学生们更加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在成长中不断汲取正能量,努力为曹妃甸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本次签约,双方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为双方课题的研究工作,技术攻关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曹妃甸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了新方向。此外,双方还致力于打造实践型和专业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并通过互相培训的方式,不断催生经验型、专家型、实践型的科研团队,形成人才梯队效应。双方还以本次活动为契机,通过搭建中小学校与高等院校交流合作服务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将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反馈,形成新的科研成果,并将其直接运用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实际工作中去,实现心理健康科研成果价值最大化。

文章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