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特级教师刘想艳赴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做讲座

今日头条讯(通讯员夏学进 曾超)10月15日,刘想艳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想艳走进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为“国培计划2023”市县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A0024)的学员们进行题为《新课标理念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

讲座从“跨学科学习”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定位、“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内容选择、“跨学科学习”的活动组织、“跨学科学习”的评价策略五个方面来谈。刘想艳从自己及学校教学实际出发,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与学员进行分享交流:如何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如何开展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她从自己工作室二十四节气趣味作业说起,“二十四节气就像大自然说给人类的语言,而孩子是大自然最真诚的听众和观众。从春分开始,让孩子们和工作室一起充分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互相陪伴,共同成长吧!”春分让孩子们剪春燕,带学生将春燕在校园树丛中放飞,立夏时节让学生举行斗蛋游戏,在彩蛋上写下自己的祝福,做五彩立夏饭,立夏时节称体重等,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观察、记录、参观、体验、设计、参与、调研。

“跨学科学习”的活动组织,刘想艳从活动时间的灵活组合,如长短线活动设计、长短课时设计等,以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例,低年级的生活识字可以结合识字单元偏旁教学、归类教学,采取短线活动。可利用周末请家长带学生去书店买书、去超市买文具等,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搜集相同或相似类型的字,粘贴或书写记录到生活集字本上,再利用一节课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分享、交流和展示。而对于“跨学科学习”的评价策略,刘想艳更强调重视留心收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和重视多样化学习成果展示,她从工作室的栏目《话说武冈——桥》《话说武冈——米粉》等个案让学员明白跨学科学习实施过程中,总是会产生多样化的学习成果。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目标设计评价量规并引导学生对照量规评价这些学习成果。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多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刘想艳还把自己班级创办的班级作文周报及漂流日记分享给大家。

来自娄底陶龛学校学员刘阳培训之余像刘想艳吐露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您真是一位善良的教育专家。您的一句‘你要成为一位好外婆’激励了我,是啊,我也应该想着成为一位好妈妈啊。上午的曾老师是一位‘接天线’的专家,您是一位接地气的专家。未来我会坚持阅读,估计会两个月一本吧,效率低是低了点,但是有您这盏明灯影响我,我一定会紧跟您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