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坚守“云端” 孩子们梦想的“守护者”曲比史古被评为“中国好人”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清晨的大凉山,薄雾蒙蒙下,在校长曲比史古有力地喊号声中,一群孩子身穿着厚厚的棉衣,在新建的绿茵球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

19年,从牛棚下的4个孩子,到如今226名学生能够在设施较为齐全的教学楼下学习。曲比史古将大凉山昭觉县的瓦吾小学,打造成了一个有梦想的地方,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看见外面的世界。

曲比史古

曲比史古上榜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近日,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揭晓,曲比史古登上榜单。“让山村学校成为一个有梦想的地方”在曲比史古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不断成为现实。

一次任教后种下一个“守护梦想”的种子

在昭觉县阿并洛古乡,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四季云雾缭绕,美丽的风景下藏着一所瓦吾小学,它还有一个大多数人知晓的名字——云端小学。

刚新建好的操场里,孩子们的欢笑不断传来。一个个小小的背影在绿茵地上穿梭,脚下的足球不停地滚动。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随时可能消失的教学点。

孩子们在新建的绿茵球场上跑步

巨大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付出——瓦吾小学的校长曲比史古。

时间回到2003年,刚大学毕业的曲比史古第一次来到昭觉县阿并洛古乡瓦吾小学任教,破烂的校舍,艰苦的条件,仅有的四个学生甚至写不出自己的名字。

曲比史古感到非常棘手,但他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在这里,种下了一颗名叫“守护梦想”的种子。

没有固定的教室,曲比史古只能带着孩子们坐在地上上课,几块木板组成的黑板,几张破木板凳,这是晴天时教室的模样。而到了下雨天,牛棚则成了“临时教室”,昏暗的灯光下,曲比史古指着黑板上一字一句地教着,除了孩子们传来的回答,还有牛发出的哼哼声。

“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2015年,曲比史古决定自掏腰包为学生们修教室。那个夏天,看着三间崭新的砖瓦房教室落成,曲比史古和孩子们高兴不已。

两年后,在昭觉县政府和一家深圳企业的支持下,投入120万元的瓦吾小学新校区落成,孩子们搬进了更宽敞明亮的教室,如今,学校里已经有了226名学生,先后走出了5名大学生,其中一名和曲比史古一样,成为乡村教师。

曲比史古正在给当地乡亲宣讲

用足球托举起孩子们的梦想

一颗种子,从种下到破土,再到慢慢长大结果,曲比史古用了19年。

在曲比史古的朋友圈里,他写道:“守望大山孩子的梦想是我一生的梦想,感恩的心也从这里壮大。”

对于一个教学条件并不是非常完善的学校来说,让孩子们能走出大山绝非易事。曲比史古意识到,除了知识、文化,运动或许也是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一个途径。曲比史古将目光投向了足球。

2014年,曲比史古开始逐渐将足球带入孩子们的生活中,作为一名足球资深爱好者和运动员,曲比史古开始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足球技巧,一颗“足球梦”的种子开始在许多孩子心里发了芽。

2017年,瓦吾小学的第一支足球队成立。此后,每年的3-6月,在学校旁的泥地里,一年一度的足球联赛开始了。黑白相间的足球在足球小将们的脚下传递、滚动,在一声声呐喊和喝彩中,已经举办了第四届。“说不定有一天,他们就可以通过足球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曲比史古说道。

或许是到了种子破土而出的时刻,瓦吾小学里的7名孩子入选皇马俱乐部昭觉县的训练营,这意味着,他们将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有机会走上“职业球员”的道路。

7月26日晚,中国女足在东亚杯获得亚军后,在微博宣布“第二座中国女足主题球场,将建在四川凉山昭觉县瓦吾小学,让这里的女孩能告别泥地,拥有自己的足球场。”

教学楼上的标语是曲比史古的梦想

如今,教学楼旁绿茵球场已经铺好,白色的球门框正等待着孩子们将球传进,欢笑声飘荡在球场上空。阳光照耀下,不远处的教学楼上,醒目的标语写着曲比史古的梦想:

“让山村学校成为一个有梦想的地方。”

图片来源受访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