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江苏高考状元佳作:起转承合、禅韵盎然,我要打65分

今年是江苏实行“3+1+2新高考”的第一年,它与两湖广东山东河北福建等七地采用的是全国新高考I卷。其中,作文题目是一段关于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三者关系的材料作文。

2022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


据说,当时新高考I卷作文题目在社会上传播的时候,遭到猛烈的批评,不少人认为这三个深奥的围棋术语,是对考生的深深“折磨”,很多没有接触围棋的考生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根本无从下笔。


近日,一篇疑似由今年江苏高考状元、宜兴中学丁润阳同学所做的这道高考作文在网络上流传。看到这篇范文,我似乎明白了难怪丁同学能够成为一省状元是有他必然成功的原因的(高考成绩为658分)!


让我们来一睹状元郎的文章风采吧。


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凿地证明这就是出自状元之手的作品。但是,光看这堪称印刷体的工整卷面,赏心悦目,评分就不可能会低!


加上作文的题目取得很成功,可谓“禅意”恣意、韵味隽永——《以本手沉潜,以妙手行远》,紧扣所给素材的中心思想与主题,一下子就抓住了评阅试卷人的眼球,分数陡然飙升20分+!毕竟,有了一个入脑走心的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


再细看内文,更是妙不可言,叫人赞叹不已、由衷折服!


文章第一句就开宗明义,“人生如棋,棋局万变”,没有废话,直接点出文章要探讨的主旨议题。


然后在第一段作者稍作展开,阐述人生与棋局的内在关系:

  • (1).按寻常棋理走,收获普通本分的人生;
  • (2).别出心裁地行棋,收获精妙绝伦的人生;
  • (3).急功近利地落子,得到的是满盘皆输的人生


文章的第一段,就很好地完成了议论文的开笔任务——让主题巧妙地走进读者的心田,引领人们饶有兴致地随着作者的思路继续阅读下去。


接下来,作者提出两个分论点来充分地阐述他的主张:

  • ①以本手沉潜,求真务实,脚踏实地;


  • ②以妙手行远,厚积薄发,更上一层。


观点的阐发娓娓道来;论据的铺陈不徐不疾。并行不悖、相得益彰、雍容大度,逻辑缜密、层层深入。甚是妙哉!文章中心论点得到完美的论证,议论文章的核心任务圆满完成。


随后,作者又将这个观点和论据引申到现实的世界之中,又将两个分论点有机地衔接串联起来。这样有效地既避免空谈、言之无物,同时也巧妙地避开了文章结构布局散乱的雷区,放得开、更收得拢,有张有弛


文章的最后,再次与题眼遥相呼应,对文章的主旨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总结,可谓“一咏三叹”。作者行文至此,从容收笔,不慌不忙终结全篇,让人阅后余味无穷,掩卷遐思。


一篇在高考临场发挥的文章,时间极为有限,压力不言而喻,却能有如此起承转合的架构和一泻千里的气势,只能说作者真的太厉害了。


豹头、猪肚、凤尾,优秀力作的三要素在这篇文章里一览无遗,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相当老练圆润,得心应手。另外,文章的遣词造句也非常了得,一些词语运用很神准,表明作者的文学功底很深厚啊!


这是一篇文学性、思想性和逻辑性三者俱优的应试佳作,堪称典范。尤其是作者以小小的年纪,却对世界、对人生有着与众不同的全新理解,深邃的洞察与感悟,格局开阔、立意高远,不由地叫人击节赞赏。


更值得一提的是,网传状元郎丁同学平时酷爱围棋,是业余五段好手!怪不得,他对“棋与人生”的思考感悟会如此深刻又独到,不落窠臼,更没有空泛而谈。


由此看来,培养适当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学习反而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故而这篇文章,如果由我来打分的话,在60分满分之外,还需另外再多给5分,以作为对考生思维敏捷、逻辑严密、书写工整的褒奖与鼓励。


你认可这种评分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