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这样寄语毕业生

2024年06月20日19:40:14 教育 6648

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这样寄语毕业生 - 天天要闻

雨后初霁,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园内,今年的毕业花,紫红色的柳叶马鞭草正盛放。今天(6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如期而至。这场让毕业生终生难忘的盛大典礼中,最具“含金量”的环节,莫过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的毕业寄语。在今年的演讲中,“人工智能”是关键词。

当下,以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ai技术在全球风起云涌,以颠覆性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ai时代,从高等学府中走出的年轻人该如何与时俱进?作为科学家,钱旭红的思考发人深省。今年,学校为每位毕业生准备了专属的、由ai制作的、独一无二的数智礼物《我的元宇宙——在华东师大的独家印记》。

以下为毕业致辞原文:

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

——在华东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校长钱旭红

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这样寄语毕业生 - 天天要闻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又到了说再见的季节,今年的毕业花,紫红色的柳叶马鞭草正在盛开。在此,我代表学校,以校长、老师、长辈的身份,向同学们表达深深的不舍,并送上殷殷嘱托和切切期待。

毕业生年年有,年年境遇各不同。今年的你们,和往年又有哪些不同呢?纵观天下,意外频繁、喜忧参半。经济形势起伏不定,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并理解什么叫“不确定”。

以前在这样的场合,我曾提及人类新文明的曙光即将出现,强调“重思维、超学科、智能化”的育人方式,鼓励大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激励你们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当前,人类新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2023年以来,以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ai技术在全球风起云涌,以颠覆性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人类社会,给每个个体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能吞纳一切、记录一切、处理一切信息的“ai新新人类”,能让人“起死回生”的“数智人”已经诞生,并在快速进化、不断展现。人工智能从萌芽到崛起,坐了近70年的冷板凳,其突然崛起,不仅是科技的一次重大飞跃,甚至将造就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对于教育而言,人工智能除拥有海量数据,还具有跨模态、跨学科、跨行业等特点。借助于ai,我们可以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的因材施教,让每个人实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这在以前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过度信赖、盲目使用ai,无节制地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甚至决策权,我们可能会被ai取代,沦为“工具的工具”“机器的仆役”。

早在2018年,“智能+”战略就被列为学校“幸福之花”发展战略的五大方向之一。今天,你们即将毕业,或继续深造,或走向社会的大学。在这里,我以“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为题,和大家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并以此作为赠言。

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这样寄语毕业生 - 天天要闻

第一点,突破人工智障,在新文明的曙光中,抹去残存的黑暗。面对ai,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能丧失自我。要时刻铭记我们都要成为独立自由且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不能固执地与ai对立,或不愿接受,或心生恐惧;我们不能拒绝与ai相遇携手,更不能片面强调自身和本专业、本行业的特殊性、保守性。今日ai的降临,就像蒸汽机、电力、计算机来到人间,如同神仙下凡。拒绝ai就如同当年人们用牛车拒绝汽车、用马车拒绝火车一样荒唐和不堪。

我们同样不能滥用ai。不能以促进福祉或者学习为理由,随意部署全时无死角的监控,肆意侵犯个人的隐私空间;不能用ai人机交互去替代必不可少的、有温度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与关爱;更不能不标注、不申明地过度使用ai,以防止不自觉中养成思维懒惰,成为ai的傀儡附庸或者废柴。

我们需要与ai共进化,但要防止ai把你我和人类带入歧途深渊。ai会撒谎、欺骗,以至于产生幻象、导致智障,会对人类进行负面模仿。随着技术发展,ai的逻辑推理能力会越来越高,从而其潜在的欺骗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我们要超前应对ai,杜绝ai引起的伦理问题,今后的社会、行业、产业需要众多首席伦理官为我们树立无形的防灾墙。

第二点,携手人工智能,在新文明的曙光中,让自己金光灿烂。人口减少、人才渴望、效率提升是人们面对的重大问题,智能发展、绿色发展成为迫切需求,这就更加需要人工智能弥补自然人类的某些缺憾和不足。

历史上的“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深刻揭示了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可能短板——缺乏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以及忽视文、理、艺、工的交叉复合、超学科融通。而在ai时代,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可能。

比如,借助于ai,可以训练和发展人们的提问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中国大学生大都害羞内敛,不擅长、不善于提问,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有了ai语言大模型,可以每时每刻训练提问、层层刨根、不断逼问,让ai“不打自招”,从而培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技巧和坦然。

再如,借助于ai,可以训练和发展人们的超限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你们要规避那些缺乏创造力的、简单重复性的、互联网和智能化可以替代的工作。一些僵化固有的学科、专业、行业、区域划分,人为地割裂、束缚了每个人的发展,解决这一难题通病最好的办法,就是“超限”,即以“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为原则,超越一切局限、界限、极限。ai源自信息学科,但现在早已超越学科,ai为“超限”提供了工具和平台,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实现原本不可能的连接,进而上升为“超限”的创造能力。

人类携手人工智能,正在多个领域取得颠覆性、创造性的进展。比如,ai大大加速了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科学研究及实验探索,ai主导实现高效的软件编程,ai加速了文学创作,ai实现超现实的文化旅游体验,形体艺术可以通过ai联想达到更多更高的境界。在ai游戏中,人的欲望、情绪、特征,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和投射,可以依此进行超现实社会模拟及数据采集,使得人文社会科学虚拟实验室成为可能,让人类社会的有效治理更加智能。

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这样寄语毕业生 - 天天要闻

第三点,驾驭人工智能,在新文明的曙光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中经受了亿万年的选择与进化,ai就像人类创造的智能体,尽管其在某些技能方面可能胜过人类,甚至导致某个人、某些人可能会被ai取代、因ai而失业,但ai的发展不可能超越运行了亿万年的自然规则、社会规则。我们人类要保有生涯的成功和生活的价值,就必须驾驭ai,以保有人类的尊严:给ai定“规矩”、定“生涯”、定“使命”。

当前的ai技术,虽发展迅猛,但瓶颈突出——能耗远超预期,ai的能耗远超看似柔弱的人脑,人们普遍担心ai发展的尽头将是“缺电”。应对这样的问题,发展量子科技显得至关重要,未来ai是否能持续快速、可靠地提升,将一定程度取决于量子科技的发展。过去一百多年,量子科技改变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当前正在改变人文社会科学。在ai时代,量子学说和量子思维将影响人类的方方面面。

ai是聪明,精于算计、追求极致;但人可以智慧,审时度势、懂得进退。钱学森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说,人工智能是思维科学的工程技术层面,直接改造世界。而思维科学是平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个新的科学。在人工智能时代,在知识点的掌握和简单的劳动等方面,人类比不上ai,将让步于ai;而思维的多样性、复杂性、跳跃性和创新性则主要依靠人类自身去完成,人要用全面而多样的思维能力超越知识无限的人工智能。

在思维领域,中国具有独特的积累和优势。《老子五千言》是横跨东西、纵跃几千年的智慧和思维宝库;既能模糊又能精确的中文是最能体现量子思维方式的人类文字语言。近十年前,美国权威媒体感慨,中文超越其它语言的优越性,在电脑、互联网时代得以凸显。我相信,掌握了中文语言,拥有老子思维和量子思维的毕业生一定能在ai时代创造“善行无迹”的可能。

第四点,实现智慧超能,在新文明的曙光中,成为幸福的“飞天”。

要让ai时代美好,首先人类自身要美好。科技发展到今天,但我们仍常被个人的欲望、群体的乌托邦所困扰,难以达到智慧,难以依道而行、超能善成。

就像今天人们用天量数据训练出ai语言大模型,在远古,没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朝代的《老子五千言》,就是基于远古数千年数据清洗拟炼而成的大道规律模型,是数千年前建立的并照亮未来的人类智慧超能。日本第一位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说:老子是先知,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缺陷。老子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老子思维告诉我们,脱离或者违反自然的人,不可能获得幸福。我们要保持对ai的谨慎,因为它不是自然的“人”。我们发展ai是为了解放人类,而不是替换人类、让人失业!将来,ai可以接替人类从事生存型的劳作,人类从而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休闲、创作和探险,成为“神仙”。人类从走出丛林的那时起,就一直受限于产业、经济和时空,休闲从未作为价值成就人类的自我实现。未来,ai及其智能体可能成为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人类则幸福地成为享受者、评价者和引领者。

毕业生们,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期。虽然曙光已经出现,可是,曙光下必残留有黑暗,黑暗中必剖露出光明。对每个人而言,未来不是没有苦难,但我们必须坚信未来必将美好;未来不是遇到的人都一定善良,但我们必须相信善良;因为对美好、对善良的信赖和向往,可以增强肌体抗逆免疫力,增强信心和精神力量,让每个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毕业生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逆境和顺境。我们的文明数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我们的文明从没有给妄欲贪欲、厚颜无耻留下生存空间;我们的文明鼓励知耻、忍辱、坚韧、诚信、和谐,相信祸福相依、天地往返的大道。所以在你们未来的人生中,要谨记并秉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做到:顺境不癫狂,逆境不绝望;善用他人之力,超前布局预期。在糟糕的逆境,通过学习、训练、实践将信心或财富转换为潜在的能力;在幸运的顺境,将储存的潜能转化创造为财富,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永远。正如老子嘱咐临行的孔子:“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让我们一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让我们一起,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永续,义无反顾地奔向前程。

我们国家产业和社会走过的不平凡之路,可以给每个毕业生重要的启迪。十年前,全世界碳减排、低碳发展呼声震天,我们的雾霾和舆情甚嚣尘上,黑云压城城欲摧,我国的绿色发展从艰辛中坚韧起步,而今光伏太阳能、电动车、电池等清洁技术产业已领先世界,而如今别人却偃旗息鼓、自食其言,又退回到充满烟火气的从前。今天的人工智能发展,我们又遇围追堵截、步步是坑。ai的开拓者奥特曼表示:ai不能取代人类决策,并特别预测中国独特的ai大模型将会到来。相信十年后,我们必将迎来更美好的艳阳之春!

2023年底,学校启动实施“数智跃升”计划,打造“爱在华东师大”的升级版“ai在华东师大”,其目的就是要让学校和每位师生,在“ai时代”赢得先机。我校不仅仅在传统的教师教育领域,更要在广泛的学科专业领域引领育人创新。我校在人工智能的相关领域有很好的基础,登月、深海、航空、航天、极地都有华东师大的身影。我们要超越离散知识点、超越单一思维模式和思维体系,我们要建设成为超限融合、多态叠加的未来大学。

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这样寄语毕业生 - 天天要闻

远行将近,学校为每位毕业生准备了您专属的、由ai制作的、独一无二的数智礼物《我的元宇宙——在华东师大的独家印记》,典礼结束后立即发布,供您独享、分享。这份礼物依托1000余万校园数据及其智能联结的那些有温度的回忆和有热度的成就,让大家可以追忆从入学到毕业的似水年华,还能重温“与学校同进步、共发展”的点点滴滴,揭秘独属于自己的“成就勋章”。希望大家能够带着这份专属的“独家印记”,怀着饱满的热情与力量,奔赴下一个人生远方。

感谢各位,谢谢大家! 

  作者:钱旭红

文:钱旭红图:华东师范大学编辑:吴金娇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高招有“高招”丨郑州科技学院今年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探索工科教育新范式 - 天天要闻

高招有“高招”丨郑州科技学院今年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探索工科教育新范式

大河网讯 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郑州科技学院建校36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20余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今年郑州科技学院的招生政策有何变化?考生多少分可以录取?6月27日,郑州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宋志豪教授就学校发展和考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进行解读,为考生报考支招。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艺术类报考增至35个志...
河南理工大学怎么样?哪些专业值得报?报考时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河南理工大学怎么样?哪些专业值得报?报考时要注意什么?

河南理工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河南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前身是“焦作矿业学院”,1979年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开始培养研究生。1995年使用“焦作工学院”校名,
重要提醒:这3件事6月30日前抓紧办!另事关线上消费、驾照申领…7月新规新变化抢先看 - 天天要闻

重要提醒:这3件事6月30日前抓紧办!另事关线上消费、驾照申领…7月新规新变化抢先看

重 要 提 醒这些事必须要在6月30日前完成!记得抓紧时间办理!逾期有影响!2023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即将于6月30日结束,如果尚未进行申报,请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查看详细信息并及时办理申报。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是在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多退少补。如应办理补税申报而未办理,或者未足额补...
复旦中学西藏班学生走进长宁社区…… - 天天要闻

复旦中学西藏班学生走进长宁社区……

为进一步推动“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新泾镇联合复旦中学,近日带领西藏班79位学生走进绿八社区,探访全国首座生境博物馆和乐颐生境花园,以此了解自然、感受上海的生物多样性。 6月26日,西藏班学生来到绿八居民区宁聚里(XIN邻驿家)4楼的生境博物馆。这里虽只是一座社区里的小小博物馆,却珍藏了1200余件各...
探索郑州政务实践的深层价值 - 天天要闻

探索郑州政务实践的深层价值

郑州市在2024年推出的“引力计划”大学生政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习机会,更是一次深入了解政府工作、提升个人能力、服务社会的宝贵经历。
郑州市区4所民办初中派位录取1287人,今日12时可查结果 - 天天要闻

郑州市区4所民办初中派位录取1287人,今日12时可查结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谭萍 6月27日上午9点,2024年郑州市区民办初中电脑派位在郑州教育电视台综合演播厅举行。今年,郑州市区有30所民办初中招生,计划招生6200人。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初中,全部实行电脑派位录取。郑州市区共有4所民办初中参加电脑派位,报名参加派位学生1527人,派位录取1287人。【家长代表全程参...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倡议书 - 天天要闻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倡议书

全体教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牢“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让教育家精神蔚然成风、深入人心,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