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数据显示:印度15年来首次超过中国,成美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2024年11月30日08:20:30 教育 4673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美国需要中国留学生学习人文学科,需要印度留学生学习科学”,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今年6月抛出的这番论调言犹在耳,这再度暴露了美国人的狭隘与偏见。近半年时间过去了,更想要印度学生而非中国学生的他,“愿望实现了”。

当地时间11月18日,根据美国国务院赞助的国际教育协会(iie,总部位于纽约)发布的最新年度调查数据显示,在2023-2024学年,共有331602名印度留学生在美国学习,而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则为277398人。相较上一学年,印度留学生增加了23%,中国学生减少了4%。

至此,印度15年以来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事实上,多年以来,中国留学生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在2022-23学年的总人数接近29万人。而自2020-21学年以来,在美国的印度留学生人数一直在稳步增长,2023-24学年的总人数约为当时的两倍。

教育机构数据显示:印度15年来首次超过中国,成美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 天天要闻

今年6月24日,坎贝尔曾对智库机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说:“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而不是粒子物理。”他声称,美国应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但他们应该来学习人文学科而不是科学。他指出,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大学正在限制中国留学生接触敏感技术。

他还表示,没有足够的美国人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即stem学科),美国需要在这些领域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但要从印度这个美国日益重要的安全合作伙伴那里招,而不是从中国。

据报道,和去年一样,国际教育协会这次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约有半数(50.4%)学习stem学科。相比之下,在美国学习的印度留学生中,学习stem学科的学生占比接近四分之三(72.8%),与上一年相似。

延续上一学年的趋势,2023-2024学年攻读本科课程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有所下降,降至87551人,降幅为12.8%。然而,就本科生总数而言,中国远超其他国家,也包括印度。而在美国学习的中国研究生人数也降至122778人,比上一学年减少2.6%。

负责学术交流的美国国务院代理副助理国务卿玛丽安·克雷文(marianne craven)在受访时称,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非常受欢迎”,并指出美国仍然是中国学生的首选海外目的地。她补充说,美国政府正在“齐心协力”吸引中国学生,并举例称,今年在武汉开设了一个新生咨询和招生中心。

《南华早报》指出,如今中印两国在美留学生人数的排名变化,与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留学生签证数据一致。在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在美中国公民的焦虑情绪加剧。在特朗普的第一个执政任期,针对旅行和移民实施了许多限制措施,包括一项限制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总统行政令。

今年6月,坎贝尔还被问到在学术界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该计划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提出的,旨在打击所谓的“与中国相关的间谍活动、知识产权盗窃”,该计划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被终止,但近期大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坎贝尔当时表示,美国高校在支持中国留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做出了“谨慎的尝试”,但也“对实验室、中国学生的一些活动持谨慎态度”。“我确实认为有可能削减和限制某些类型的访问,我们已经普遍看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在美国各地的技术项目中。”

他声称,有些人认为中国是弥补美国理工科学生短缺的唯一来源。“但我认为,未来我们需要看到的最大增长,将是更多的印度学生来美国大学学习一系列技术以及其它领域的课程。”

教育机构数据显示:印度15年来首次超过中国,成美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 天天要闻

人们担忧即将上台执政的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对国际交流产生影响,对此担忧,国际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艾伦·古德曼(alan goodman)表示,“无论关系时好时坏,无论关系热烈还是冷淡”,留学生群体一直受到欢迎。“我认为,当我们欢迎他们时,这种交流将会继续。”

然而,真正的事实却是,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对中国留学生实施打压限制,以及无端滋扰、盘查、遣返。

《中国日报》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美方近年来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了30余名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为硕博研究生,其中博士占比超过一半,多数来自美知名高校,研究方向覆盖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网络安全、电气、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

《南华早报》今年6月30日的评论文章曾指出,坎贝尔的相关言论让中国学生和家长“不寒而栗”,有中国学生直指其“傲慢”,仿佛“中国人需要美国人文学科教育一番”似的。还有教育行业人士警告说,坎贝尔之言可能是美方采取限制措施的前兆,但这不仅会影响中国学生,更会导致美国学术界人才外流和创新潜力下滑。

今年3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盘查并被遣返一事时表示,美方的做法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执法范围,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严重侵犯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干扰中美正常人员往来,严重违背中美元首关于加强和便利两国人员交流的共识。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毛宁指出,美方一向标榜所谓开放、自由,口口声声表示重视美中人文交流,欢迎中国留学生,实际上却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留学生采取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本质上还是美方一些人的冷战思维在作祟。

毛宁强调,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打着所谓国家安全的幌子滋扰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停止毒化两国关系的民意环境,停止阻碍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7月4日开始!12所中职学校这些专业需要面试 - 天天要闻

7月4日开始!12所中职学校这些专业需要面试

为确保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具备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就业潜力,根据今年招生工作安排,有意报考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等12所学校部分专业的贵阳贵安中考考生,在网上填报高中学校志愿前,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面试合格才能填报相应专业志愿。面试时间:7月4日-7月6日(共三天),每天9:00-17:00,有意报考的学生可直接...
重要发布会,周四上午10时举行! - 天天要闻

重要发布会,周四上午10时举行!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7月3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刘建国、中央广电总台副台长王晓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东莞:全力支持大湾区大学办成新型研究型大学,欢迎考生报考 - 天天要闻

东莞:全力支持大湾区大学办成新型研究型大学,欢迎考生报考

备受关注的大湾区大学今年将面向广东省招收首批本科生。大湾区大学是一所省属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其设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助力国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具有重大意义。东莞市副市长黎军表示,东莞将为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
武汉大学“雷军班”今年计划招生30人 雷军担任产业导师助力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武汉大学“雷军班”今年计划招生30人 雷军担任产业导师助力人才培养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1日消息,据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大学招生办有关工作人员透露,武汉大学“雷军班”今年将面向全国招收30名学生,其中通过高考录取15人,剩余15人将在新生入校后通过二次选拔产生。据介绍,“雷军班”是武汉大学于2024年4月11日在计算机学院新设的特色班级,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全栈工程能力与企业...
韦东奕晋升北大长聘副教授,校方回应按学校流程走!依规何时能晋升? - 天天要闻

韦东奕晋升北大长聘副教授,校方回应按学校流程走!依规何时能晋升?

日前,有网友晒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的公示材料照片,称韦东奕已正式成为北大副教授,长聘日期从2025年8月1日开始。上述照片显示,该公示材料名为北京大学届满评估评审表(Tenure Review),填表人为韦东奕,院系为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学科为基础数学,现任职位为助理教授,现职位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6年...
事关养老照护,这个专业今年开始招生! - 天天要闻

事关养老照护,这个专业今年开始招生!

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老年人对慢性病治疗、康复护理、心理健康关怀等需求日益多样化,每一项都要专业人士“把脉问诊”,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应运而生。今年,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开始招生,这个新专业有何特别之处?守护老年人健康的“多面手”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享,老有所乐,近年来,养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