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有这一特征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越容易抑郁,家长要警惕

2024年04月08日23:45:04 教育 1711

在开始深入探讨今天的话题前,先问各位网友两个问题:“你身边有没有得抑郁症的孩子?相比其他孩子,他们都有啥特征?”

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三四线城市的网友可能回答不上来,尤其是小县城、农村的网友,因为在他们身边或许就不存在抑郁的孩子,即使有也很少,所以总结不出来啥特征。

但一些居住在一二线,尤其是北上广深这样大城市的网友,可能就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

就拿我自己举例来说吧,我认识的初中家长不算多,熟悉的不熟悉的合计起来也就十个左右。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十多个孩子中,被确认患有抑郁症的就有三个,除了一个是轻度抑郁,另外两个都挺严重的。

轻度的那个我就不说了,说说那俩比较严重的,其中一个是我同事朋友的女儿,从小到大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初中也是上的我们这的重点初中,成绩好到可以直升重点高中的那种。

但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孩,在去年初三升高三的时候,忽然间就抑郁了,且已经严重到不想去上学,需要定期去看心理医生的程度。

对此,同事的朋友也十分着急,为了能缓解孩子的抑郁症,夫妻俩也是各种办法都试了,比如,给孩子养宠物,在孩子学校周边租房子,给孩子提供走读环境等等,但都效果甚微。

李玫瑾:有这一特征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越容易抑郁,家长要警惕 - 天天要闻

另外一个孩子,是我闺蜜的侄女,啥时候得的抑郁症我不知道,但严重程度确实惊到我了,因为闺蜜给我说,她侄女已经有自杀倾向了。

说实话,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我并未太关注过孩子抑郁的问题,因为在我生活的城市中,小学生群体中患有抑郁的孩子并不多。

但随着女儿年级的升高,认识的初中生家长越来越多,我发现初中生群体中患有抑郁症孩子的数量,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同时,这些患抑郁症的学生都还有一些共同特征。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揭示:在我国,18岁以下的抑郁障碍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其中又有41%曾因抑郁休学。

最近我在线听了一场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她说:我发现很多很好的家庭,越是优秀的学生,自杀的问题越严重,跟抑郁有关,抑郁发病越早越难治疗,越晚越好治疗。

李玫瑾:有这一特征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越容易抑郁,家长要警惕 - 天天要闻

刚听到李玫瑾教授说这句话,我随即就想到了前文我提到的那三位患有抑郁症的孩子。

是啊,如果说这三位孩子有什么共同特征的话,那就只有两点,一是家庭条件好,二是打小就学习好!

可为什么家庭条件好、学习好的孩子更容易得抑郁症呢?李玫瑾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以下回答!

01 缺乏运动导致小脑得不到兴奋

李玫瑾教授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患有抑郁的学生,出现了脑部神经兴奋抑制的不均衡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脑区由负责学习的大脑和负责运动的小脑组成。

李玫瑾:有这一特征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越容易抑郁,家长要警惕 - 天天要闻

学生因为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所以,负责学习的大脑部分能够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来说,更是常常长时间坐着学习而不去运动。

因此,他们的脑区,就会出现大脑持续兴奋,小脑得不到足够的刺激的现象,这样一来,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工作节奏就会出现不协调的状态。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很少有学生患上抑郁症的原因。

因为我们小时候,在农村,不管怎样,都得干点活。比如,帮父母提个水,刷个碗啊,帮家里收农作物等等,即使是城市里的孩子,不需要帮助父母干活,平时也是走着上下学的,稍微也可以运动运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进门出门有电梯,上学放学有汽车,几乎没有任何的体力消耗。

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小脑神经系统的刺激不到位,这个不到位,对于学习好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或许还表现的不明显。

但时间久了,到了一定程度,孩子的大脑就会疲劳,这个时候,孩子的小脑就一定会闹,导致孩子睡不着觉,从而诱发抑郁。

李玫瑾:有这一特征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越容易抑郁,家长要警惕 - 天天要闻

其实这个道理,除了在孩子身上适用,在成年人身上也一样。

比如说,你的身体之前一直都很健康,但突然有一段时间睡不着觉了,那就意味着你需要锻炼你的小脑,加大你的运动量了。

02 运动时间与运动项目

李玫瑾教授关于孩子运动时间的安排,以及运动项目的选择给出了以下建议:

关于运动时间:

李玫瑾教授说:“我建议一个人每日的运动时间的安排,要尽量大于一日三顿饭的时间,如果超不过,那就有可能会生病,除了心理疾病,也包括生理疾病。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一天三顿饭合计吃了一个小时,那你一天至少要运动一个小时,如果你应酬多,一天三顿饭吃了三个小时,那你一天运动的时间至少要有三个小时。

关于运动项目:

李玫瑾教授说:“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通过劳作运动的机会了,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在早年间,帮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

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李玫瑾教授认为,跑和游泳是两个特别重要的项目。

为什么是这两项呢?

李玫瑾:有这一特征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越容易抑郁,家长要警惕 - 天天要闻

① 跑

首先,跑步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简单易行,不需要特别的场地和器材,随时随地孩子们就可以进行的运动。

其次,跑步更是一项很好的亲子运动,想象一下,一大早起来,爸爸带着孩子去跑步,妈妈在家做饭,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培养了孩子从小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最后,经常跑步可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和心肺功能,让他们更有活力,不容易生病。还可以让孩子更专注,记忆力变得更好,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毅力。

② 游泳

首先,游泳时,孩子全身都会动起来,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肌肉和关节,还锻炼了孩子的肺活量,使孩子们身体更健康灵活,呼吸更顺畅。

其次,游泳是一项非常不错的减压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减轻压力,让孩子感觉更轻松、更愉快。

最后,很多孩子在初次接触水时都会感到害怕,但正是这份恐惧,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胆识。

此外,游泳还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如果孩子不小心落水,他们可以用游泳来保护自己,避免发生危险。所以,学会游泳,就等于给孩子穿上了一件“救生衣”。

李玫瑾:有这一特征的孩子学习成绩越好,越容易抑郁,家长要警惕 - 天天要闻

【最后写给父母的话】

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约翰·瑞迪和埃里克·哈格曼,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明确指出:

“科学的运动不仅能提升孩子们的体质,更能有效减轻一系列认知障碍,包括抑郁症。运动通过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等化学物质,帮助孩子们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舒适和便利。

然而,物质条件的满足只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部分,精神层面和身心健康也同样重要。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孩子运动习惯的培养。因为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提升他们的体质,更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坚持、拼搏和面对挫折。

与此同时,通过运动,孩子们还可以释放内心的压抑,调整心态,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因此,我们在给孩子们提供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运动项目,因为这不仅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爱,更是对他们全面发展的负责。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新传学投稿的硕博士们多多注意吧… - 天天要闻

新传学投稿的硕博士们多多注意吧…

随着社会问题复杂性的增加,传统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难以全面捕捉复杂问题的本质,而混合研究方法因其灵活性和综合性,正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选择。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新传学、经济学等需要兼顾数据统计与人文理解的学科。混合研究方法,简单来
乐福谈被交易:从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数学难题,欢迎来到NBA - 天天要闻

乐福谈被交易:从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数学难题,欢迎来到NBA

北京时间7月7日,据ESPN知名记者Shams报道,洛杉矶快船、犹他爵士和迈阿密热火已经达成了一笔三方交易,诺曼-鲍威尔将前往迈阿密,约翰-科林斯加盟洛杉矶快船,而凯文-乐福、李凯尔以及2027年快船的次轮选秀权则被送往爵士。随后,凯文-乐福更新社媒谈此次交易行为,他写道:“从来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数学难题,欢迎来到NB...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 天天要闻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近日,一张群聊截图引发网友关注。群聊信息显示,某中学一教师对该校22209班三名高分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其他高校,却未选择报考北大、清华表示不满,并称“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多名网友表示,上述聊天记录来自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下称瑞昌一中)。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该校一名...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 天天要闻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通知》要求,通过六大行动推进数字赋能。一是聚焦重点环节,实施教师数字...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 天天要闻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河北省晋升副主任医师到底难不难呢,其实单看晋升文件要求并不难,但还是会有医生不知道怎么准备晋升材料,比如要求的5份临床病案报告:一、提前多久准备临床病案报告适合临床病案报告提前准备的时间,通常需要结合晋升申报周期、病例累计需求以及材料打磨周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 天天要闻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当人工智能叩击思想之门,当超大城市脉动触手可及,当求知的课堂延伸向更丰富的社会角落……这个夏天,一群少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扬帆起航”,向辽阔的哲学社会科学天地探索。今天,第三届“大师面对面——上海新时代好少年社科夏令营”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开营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 天天要闻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认为其是“教育的失败”,“将以失望解散”该清北团队合作微信群。 网传微信群聊记录截图。图/社交媒体 7月7日下午,瑞昌一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听说该事件,已将此事记下,之后...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 天天要闻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昨晚,对于许多中考生家庭而言,是个不眠夜——许多原本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录取中滑档了。一位知名重高教师昨天深夜发出一段文字,安慰那些没能考上心仪学校的孩子。大量高分考生的出现,让不少尖子生在今年中考的分配生名额录取中,没能顺利录入心仪的学校。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中等生迎来了意外之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