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帖为证!未来20年,教育行业将要发生的“四大改变”,拭目以待

2023年10月05日14:07:09 教育 1659

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谓之术,教而育之谓之道!聊身边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世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已经从事20余年的教育工作,亲眼经历并见证了国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未来20年,教育行业又将何去何从?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预测教育行业将要发生“四大改变”!

立帖为证!未来20年,教育行业将要发生的“四大改变”,拭目以待 - 天天要闻

一、城镇化的代价:农村学校逐渐消失

2023年秋季新生一年级入学,多地学校学位紧张问题屡现网络。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新生一年级学生入学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城市学生入学难的同时,很多农村小学因为没有生源,大量学校不得不被迫关停,城乡学校新生一年级入学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2023年秋季入学,2016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和2017年9月1日以前出生的孩子都该上小学一年级了,短暂的生育高峰是造成今年新生一年级入学难的原因。

从2018年开始,新生人口逐年减少,2022年,更是出现人口负增长,有人预测2023年新生人口会降至800万以下,不足2016年的一半,用“腰斩”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2023年将是未来很多年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最多的一年,今年的新生一年级“学位紧张”问题,是高潮,也是结束!

立帖为证!未来20年,教育行业将要发生的“四大改变”,拭目以待 - 天天要闻

大家去现在的农村看看,除了老人、妇女和儿童,年轻人很少。农村没有学生了,还要学校干什么?

“初中生集中到县城,小学生集中到乡镇”这一趋势不可阻挡。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农村学校彻底关停。

各地农村学校因为没有生源而被迫关停,这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谁也改变不了。

二、中考难度降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上涨,但是近些年“中考分流”将仍旧存在

国家严打校外辅导机构,实施“双减”,目的是为了减轻中小学生校内、校外的课业负担,虽然“减负”不能减教育质量,但是习惯了通过刷题来提高学习成绩的老师和学生,能一下子改变观念吗?

教育部门已经明确,中考试题要“以学定考”,中考试卷中不能出现“怪题”“难题”“超纲题”。北京市已经宣布将要对中考实施改革,减少了考试科目,这其实就是指挥棒,可以预见,未来类似的中考改革方案将会陆续出现。

立帖为证!未来20年,教育行业将要发生的“四大改变”,拭目以待 - 天天要闻

中考试卷的难度降低,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由于民办高中的加入,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会超过60%,甚至更高。

按15岁参加中考,2024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出生于2009年,而2009年至2018年之间出生的孩子,每一年都维持在1600万左右,出于制度的惯性和国家建设的需要,预计至少在2030年以前,“中考分流”仍将存在。

之后会出现几年的过渡期,让中职学校实现转型!

三、2035年以后,中职学校停办或转型,普及高中将成为现实

2020年出生的1200万孩子,将在2035年参加中考,到那时候,基本上现有的高中学校就可以满足所有孩子读高中的需求。

2035年,极大可能实现12年义务教育。

立帖为证!未来20年,教育行业将要发生的“四大改变”,拭目以待 - 天天要闻

数据显示,中职学校数量自2009年起连年下滑,2013-2022年,中职学校数量连续十年累计减少3039所,招生累计减少249.1万人,高职院校则累计增加192所。中职学校规模的逐步减少、撤并优化也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

对于现存的中职学校,或许转型为高职院校,或者直接停办,这是趋势。

四、高考仍是普通人实现阶层提升的通道,现有的很多高校转型成功,大力发展实用型职业教育

即便到20年后,高考仍将是普通人实现阶层提升的通道,考入重点大学的竞争压力不会比今天小。

成绩优秀的高中生读重点大学,成绩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能读大学,随着学生人数减少,部分大学因为办学质量问题也将被淘汰。

随着国家产业化升级完成,中职生难以胜任蓝领工作,简单的流水线岗位一定会被淘汰,而带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要求高职学历。国家将大力发展以培养技术型蓝领工人为目标的优秀高职院校,人人都可以读大学也将成为现实。

未来20年,教育行业可能会出现以上“四大变化”,时代的车轮走向哪里,或许一切都早已注定。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