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2023年06月30日20:07:09 教育 1666

看过这样一个小视频,内心五味杂陈。

一个小男孩,满心欢喜地拿了一张试卷回家。期待父母会夸赞自己考了99分。

结果迎接他的,却是父母一连串的灵魂拷问:

“那1分扣哪的啊?”


“那1分怎么扣的啊?”


“是不是你粗心大意啊?”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没有半句夸奖,父母的回应里,全是挑剔和质疑。

男孩听后崩溃大哭,委屈的向父母控诉:

“(你们)从来没在意过我考得有多好?”

“我内心里面是想你夸我,还是想你质问我啊?”

男孩满心期盼得到夸奖,父母却迎头浇来一盆凉透心的冷水。

可以想象:小男孩的内心前一秒有多欢喜,下一秒就有多憋屈。

评论区里,很多“过来人”自曝和男孩相似的经历: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看到了我的小时候……”

“我小时候就是跟他一样的情况,考多高都没用,不是满分就毫无意义,后来就直接放弃读书了。”

不少网友感同身受:

在挑剔的父母眼里,不管孩子怎么努力,都能挑出你身上的问题和不足。

当父母一味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不但不会触底反弹,反而会适得其反。

01

挑剔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1. 挑剔的父母,容易养出一个低自尊水平的孩子

父母挑剔的本意,不想让孩子骄傲自满,想用这种方式激励孩子。

但这种“激励”,传递给孩子的信号却是:“你不行、你还不够优秀……”

父母长期的挑剔、否定,缺少认可,久而久之,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差劲,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自我价值感低,内心敏感自卑,逐渐形成一个低自尊水平的孩子。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这种低自尊,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

做事害怕犯错、谨小慎微,过分敏感,无助,不自信,总会下意识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

这对孩子的心理能量消耗巨大,也让孩子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逃避、厌学的心理。

2. 挑剔的父母,会让孩子越来越笨

蒙特利尔大学曾开展研究发现:

苛刻的“养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大脑结构的改变。让很多本该是孩子通过自身智力解决的事情,转变成了情绪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父母了解一下大脑的运行机制就明白了。

人的大脑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叫新皮层,在大脑偏上部分,主要负责计划决策、理智思考、控制情绪等,可以理解为理智脑。

第二部分叫杏仁核(边缘系统),负责管理我们的情绪,比如,愤怒、恐惧等,可以理解为情绪脑。

第三部分是爬行脑,负责本能的攻击或自我保护,可以看作本能脑。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孩子情绪平稳、心情不错时,理智脑会频繁启动,这是孩子智力思考的过程。

孩子接收到父母挑剔的语言信号时,情绪脑启动,孩子就开始变得烦躁、焦虑,最上层的理智脑则几乎停止运转,孩子的反应越来越慢。

把本该用大量时间来开展的智力活动,都花在解决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上。

父母的挑剔,会挤占了孩子的心智带宽,令他的一部分专注力,都用于对抗父母带来的压迫和恐惧感。

孩子专注力受到影响,会削弱孩子的学习能力,陷入越挑剔,越差劲的恶性循环中。


02

教育的真谛,不是“弱化”孩子


教育的真谛,不是“弱化”孩子,百般挑剔孩子的不足。

智慧的父母,会多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抓大放小,给孩子的成长留足时间和空间。


1. 善用正面引导


孩子的优点像太阳,缺点像星星,当太阳足够闪耀时,星星就会变得暗淡。

当父母的聚焦点不再是“挑错”,而是去挖掘孩子进步的地方,你会惊喜地发现:

孩子做事情更加积极,热情,也更快乐了。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智慧的父母,会多给孩子正面反馈,引导孩子自我成长。

妈妈发现你这几个字写的太整齐了,比昨天进步太多了。


我看到你把自己的床铺收拾的很整洁,很清爽,给你点赞。


同类型的题目,你做的越来越好了,知识点掌握的很牢固!


孩子多接收到父母肯定的正向鼓励话语,会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

研究证明:如果父母能转换一种语言,更多地使用正向反馈,会帮孩子坚定内心的力量,唤醒学习的内驱力。


2. 学会用耐心,宽容,接纳孩子


如果父母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接纳孩子,孩子是十分割裂的:他的哪部分被父母喜欢,哪部分又被父母挑剔。

孩子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这种割裂感,就很难全身心投入成长和学习。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当父母不再过分挑剔、责备孩子,而是选择接纳与支持,就会让孩子感受到:

“父母不是不喜欢我,只是不满意我那些行为。”

当父母带着爱和耐心,让孩子感受到积极的期待和支持,孩子就有力量把自己变得更好。

想要教育真正起效,父母需要看见孩子的内心,给孩子爱的滋养。

有家长的理解、鼓励和支持,孩子会动力十足,走得更远。


3.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激发孩子潜力

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

“对每一位父母来说,看到孩子的缺点必不可少,但懂得欣赏孩子的优点,认可他的努力和进步,也是一项必备的能力。”

做父母的要相信:自己孩子身上一定有闪光。

如果找不到,拿放大镜去找,不断寻找的过程中,你的孩子,就会发光发亮,潜力也会不断释放出来。

当孩子看到自己拥有的能力和亮点,找到做事带来的成就感,更自信地游向成功的彼岸。

来自父母的欣赏与认可,可以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会让孩子变笨一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父母的觉醒》中说: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引路人,父母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与各位父母共勉!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芙蓉区2025年暑期第二批“职业体验岗”行动计划开始招募啦 - 天天要闻

芙蓉区2025年暑期第二批“职业体验岗”行动计划开始招募啦

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委关于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助力青年群体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视野,芙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部分优质企业共同开展“职业体验岗”计划,旨在帮助在校大学生提前“上岗”,走入职场,进行沉浸式职业体验,全方位了解企业
总投资约6.3亿!长乐一学校新校区获批 - 天天要闻

总投资约6.3亿!长乐一学校新校区获批

今日(7月1日,长乐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长乐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关于长乐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你单位报来《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关于申请审批长乐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请示》及相关材料收悉。经研究,原则同意长乐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初步设...
关注 | 为泰州队输送5名球员,这所高中咋这么牛? - 天天要闻

关注 | 为泰州队输送5名球员,这所高中咋这么牛?

【来源:泰州教育发布】今年夏天“苏超”火爆出圈在泰州队的队伍中17号徐奇瑞、19号缪樊、21号张泽儒30号丁凌运(守门员)、42号王子豪5名球员出自同一所学校——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这所高中的足球为啥这么“牛”?一起来探个究竟“我行!
2024年广州民办学校比2023年减少37所 - 天天要闻

2024年广州民办学校比2023年减少37所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7月1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2024年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2024年广州市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95所,在校生302.03万人,专任教师19.24万人。学前教育2024年在园幼儿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儿园2224所。比上年减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8...
10点不到,全部卖空!今天正式回归: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闻

10点不到,全部卖空!今天正式回归: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这一口!”经过4个月的禁渔期,杭州“老饕”们期待许久的第一口江鲜于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点多,位于上城区九堡沿江的杨公渔码头的“杨公鱼市”人头攒动。刀鱼、翘嘴、包头鱼、江鳗……你在鱼市能见到的,都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五点多,第一网就捕上来了,马上就卖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这里等着的……...
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 - 天天要闻

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

6月30日,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白皮书从行政复议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纳行政争议作用发挥、通过调解和解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监督依法行政、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配套制度机制建设、基础能力建设等七个方面对2024年行政复议工作进行了梳理分析,全面总结各地、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