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爱孩子,可是孩子却想与妈妈断绝关系
电影《万箭穿心》有这么一个令人揪心的故事,那就是李宝莉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她独自一人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儿子,还要努力挣钱供儿子读书、吃喝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如愿地考上了大学,可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儿子考上大学过后,却想要与最爱他的妈妈断绝母子关系,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
认为只和孩子说有用的话,实际上是陷阱
实际上,从李宝莉与儿子的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李宝莉爱孩子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那是妥妥的事实,生活无论多艰辛,她为了能好好培养儿子,她都咬牙切齿坚持着。可是,李宝莉与儿子之间却缺少交流,李宝莉很少和儿子说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与儿子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
久而久之,他儿子对于妈妈的问候,变得越来越反感,甚至有一次破口吼道:“你除了问作业做完了没,还会不会说点别的啊!”
对于儿子的质问,李宝莉不解,明明自己很关心儿子,儿子怎么不领情,还这种态度...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家长与孩子。他们认为不用与孩子说太多的“废话”,与孩子说的都应该是有用的话,这其实是亲子沟通的陷阱。
和孩子废话闲聊,是增加亲子关系的密码
然而,真的想走进孩子的内心,实际上是要与孩子多多废话闲聊,这些看似没用的废话闲聊,往往隐藏着缓解亲子关系的密码。
记得我表姐与她的儿子关系很好,即使她儿子都毕业工作了,还是喜欢回家与她唠嗑,我们总是问她,到底什么秘诀能与儿子关系处得这么好。
表姐说:“我也没啥文化,但是儿子每次说他身边发生的事情,我都会用心的听,并站在他的角度与他交流沟通,我也经常会与他分享我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每次我们都可以聊得很开心,所以我们关系一直保持这么好。”
是啊,我们经常不能用心地听完孩子说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而且孩子一说,我们总认为那是废话,不该浪费时间在这些废话身上,久而久之,关系就疏远了。
其实,如果真的关爱孩子,家长是需要用心地倾听孩子的,并认真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家长的关爱。
记得杨绛先生在散文集《我们仨》中,提到女儿与他们的关系就像无话不谈的好友,他们一家人出去吃饭,在等上菜的时候,他们会坐在那边一边观察旁人,还一边一起讨论旁人的打扮和对话,讨论邻桌的几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看似没用的废话,却拉近了他们的关系,一家人在一起关系很融洽。
实际上,如果孩子愿意与你分享身边发生的事情,说明他喜欢和你在一起,他很信任你,他愿意让你走进他的内心,这时,你不能打击他,掐灭他表达的欲望,而且他表达完之后,你最好站在他的角度与他共情,这样就能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了。
结语
《父母的语言》提到,一个语料丰富的家庭语言环境对儿童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看出,如果想让孩子语言表达丰富,作文水平提高,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如果能引导孩子往细说,当孩子表达不全面时,家长可以进一步用孩子的语言掰开、揉碎说给他听,这些看似没用的废话,会进一步增加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的作文水平也会因此提高了。
因此,愿意与孩子“废话”闲聊的父母是明智的,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更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