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婉殇成长笔记,用有趣的话语讲述个人成长和深度思考的内容。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所启发,可以关注我哦!
祝各位开篇有益:
一
看过一个新闻。
一家长因为特别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于是便把考上哈佛的一位学子的学习方法花重金从那位学子的母亲手上买了下来。
想以此让自家孩子也能读好书,不说也考个哈佛,但至少也希望能上清北。
结果她家那孩子死活学不进去,明明都是按照哈佛孩子的行为做的,但考试成绩一出来脸都绿的,在想想自己为了这个教育方法付出的巨额成本,脸更绿了,别人养的都是贴心小棉袄,自己这活脱脱养了个逆子!
差点没把自己气背过去。
这事上过新闻,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情,因为类似的遭遇真的太多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希望自家孩子做个学霸,于是看了各种学霸养成路线,甚至连吃的饭都和学霸吃得一模一样。
而希望自己公司更上一层楼的小公司则拼了命地学习大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
至于那些想赚钱的个人,则盲目崇拜一些商业大佬的思维……
这种现象其实是很常见的,但问题是,你可能学得了别人的行为,但你永远学不了别人的动机懂嘛?
做的事情可能是一样的,但因为做事情的人的彼此动机的不一样,可能导致结果天差地别。
动机才是真正重要的,而不是那个行为!
动机是深层的本质,行为则是那个表面的现象。
你要学习的是别人的动机,思考的应该是别人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别人怎么做!
二
很多人在不思考深层动机的时候就照搬别人的行为模式,不能说很煞笔,但也绝对不能说很聪明!
你愿意去学习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说明什么?
至少说明这个人在某方面要比你牛吧?至少他是获得你认可的吧?
不然你为什么要学习他的行为呢?
你会去学习乞丐如何乞讨吗?
那么,一个比你厉害的人的行为模式,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行为模式很可能是经过他思考以后最适合他自己的啊。
但关键是这个模式可能适合他,却不是最适合你的呀。
而有的人恰恰相反,是夜间型的人格,他一天中精力的最巅峰可能是临睡前的几个小时,他的一切行为模式都是根据自己的人格习惯来做的。
而有的人则是晨间型的人格,他一天中精力的最巅峰是早起的几个小时。
这时候如果你一个夜猫子偏要去学习人家晨间型的行为,我多少是有点怀疑你有受虐倾向的!
这种时候,我们重要的是那个结果,而不是那个过程。
比如你们两个人的目标都是考过期末考试,那你们重要的是把那个目标拿下啊,而不是纠结我必须要几点几点起床,几点几点吃饭,这些真的有那么重要嘛?
你真正重要的到底是考过那场试,还是在乎那些过程呢?
三
你学的和别人学的可能是一样的。
比如你们都学的是金融。
但你们最后的结果可能因为动机不一样,然后结果就差别的很大。
因为一个人家里有矿,人家想的是自己学学金融然后直接带资进场,进公司渡过金就当经理的。
你家里没矿,一开始想的就是学了金融然后当个金融民工。
你们的各种行为模式可能都差不多,但你们结果就是会差很多。
这时候,你就要想清楚,我一个家里没矿的人和人家家里有矿的人竟然是一样的行为模式,到底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
更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行为模式的极端不匹配导致的直接就让人产生了阴影。
比如家里父母给孩子各种学习法。
结果孩子死活学不进去,你按时规定孩子几点熄灯,几点刷牙,孩子就是不想学。
但如果你换一个行为模式,说不定孩子的兴趣蹭蹭蹭就上来了。
你学得了别人的行为,但你学不了别人的动机。
动机不一样,你哪怕把行为学会了,又如何呢?
不是你的,终归不是你的!
全文完,如果觉得对你有启发,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感谢你这么忙还愿意花时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