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家长品行不端,那么学生就会有样学样,三观和行为举止就会被带偏。
想要培养出人们眼中的“别人家孩子”,家长的言行举止远比老师更重要,学生从呱呱坠地到成人成才,家长的教育方法能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行得正坐得直,那么学生也差不到哪里去。
“拾金不昧”是从小到大都在宣扬的优良传统美德,一般情况家长都会对这种举动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有的家长却反其道而行之,仅仅因为“贪小便宜”给学生做了个坏榜样,有这样的家长也是学生的“不幸”。
女孩在商场捡到手机,想归还疑被家长阻止,监控画面还原前因后果
小时候从老师、家长的口中听到了很多传统美德的故事,拾金不昧就是其中最熟悉不过的了,而学生大多思想单纯,捡到物品上交给老师和警察成了习惯。
云南昆明一位女士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机丢在了某商场里面,在和商场联系过后调取了监控录像,从而将一个女孩和家长的举动都看在了眼里。
只见女士前脚刚走,后脚手机就掉在了地上,但本人却并未发现,在身后的一名身穿条纹短袖的女生看到了,就捡了起来,第一时间想要上前叫住失主。
可是就当女孩想开口的时候,身后赶来了一名疑似是女孩家长的成年男子,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女孩就没有继续自己的“拾金不昧”之举,不仅如此随后手机还被强制关机了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当事人的心都凉了,如果当时女孩没有被叫住的话,很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麻烦事了,最后选择报警处理此事。
相信在看到女孩一系列的举动后,很多人都觉得女孩的教养还是不错的,起码是个好孩子,但是家长却因为想要贪图小便宜就制止了女孩的好行为,如此一来岂不是带歪了孩子?
于是有很多网友直言“孩子就是被这么带坏的”,更有网友怒骂家长还不如个孩子,这点事都不懂还怎么指望他教出好孩子来?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或许家长也有别的想法,比如怕遇到不讲理的失主反而伤了孩子的心。这一点确实让人担忧,但家长也不能因此就不让孩子做好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别再抱着侥幸心理教育子女,等吃亏就晚了
我们常说孩子其实就是一张白纸,家长教育方法的不同,孩子呈现出来的人生画卷就是不一样的,当家长做到位了,那么学生也不会差的,但如果家长都品行不断,又怎么指望孩子能“出淤泥而不染”呢?
教育没有统一的模板,但是在教育问题上家长不能心存侥幸,看似不起眼的一个举动,对于没有分辨能力的学生来说,就很可能种下“不好”的种子,等到吃亏的时候才反应过来都晚了。
虽然真实情况还未可知,或许家长也有自己的想法,但阻止孩子做好事这样的举动本身就是错的,也错过了一次引导孩子树立良好三观的机会。
教育看似是一个高深莫测的领域,但都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展现出来的,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家长能够当好榜样,学生才能受益匪浅,否则老师教育再好也会被家长带歪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生活小事中的教育,带给学生的影响更深远
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家长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或许家长不在意,但学生却能铭记于心。
因此家长要建立正确的三观和行事作风,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不要因为贪图小便宜而让学生养成坏习惯,面对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家长都要积极进行引导。
另外家长要肩负起引导者的重任,不要妄图做“甩手掌柜”,老师教学生知识,那么家长就要教学生为人处世,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的举动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
【笔者寄语】面对他人遗失的物品,女孩下意识的举动证明她是个好孩子,不管家长出于什么原因而阻止,都会因为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带歪孩子,日后想纠正就很难了,所以家长一定要严于律己,只有当一名合格的家长,才能让学生茁壮成长。
今日话题:如果你的孩子拾金不昧, 你会怎么应对?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