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樊英
这学期,成都市各大中小学的同学们都发现,课表上多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劳动。
事实上,这源于今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必修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教育部官网截图
也就是说,劳动课从原来的选修课,成为了一门独立课程。这也就引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和语数外等学科不同,师范院校里并没有一个专业叫“劳动”,那么,劳动课的老师该由谁担任呢?又教些什么呢?
劳动教育与实际生活关联紧密
成都提前做了
劳动课程的准确定义是啥?
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所以,翻看完整个课程标准后,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发现,“劳动这堂课怎么上”, 课程标准里其实已经规划得很清晰了——劳动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大类别,推荐了10个任务群,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
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当然,这学期劳动教育进课表,对业内来说一点也不意外。早在2020年,国家层面已经印发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的明确要求。
从现实层面来说,作为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成都的步子迈得更早,并且,不仅从整体上对劳动教育进行了规划,各区也各有突出的探索,且时间要早于今年。例如,金牛区早在2020年就发布了全国首张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清单,并在当年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被作为经验向全国分享。青羊区也很早就开发完成了《“三会赋能”劳动课程》《真好劳动教育》《和和美美劳动手册》等80余册校本劳动教育读本,聘请20余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都市劳模等工匠、大师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青羊向上”劳动教育特色项目。2021年12月,成都市教育局还在全市范围内发布了成都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项目试行清单,包括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阶段、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六部分内容。
换句话说,对成都的很多中小学来说,劳动教育虽然此前没有正式进课表,但是相关课程早就开始做了。
师资从哪里来
专职+兼职是常态
此前,一项针对“劳动教育”的调查显示,关于中小学开设劳动课程面临的难题,排名靠前的两个选项分别是“缺乏劳动课专职教师”和“学校实践场地有限”。
是啊,其他学科都能在师范院校里找到对应的专业,那劳动教育又该去哪里找老师呢?我们查阅了今年春季以来成都市各学校的招聘启事注意到,有不少学校在招聘劳动教育老师。
比如天府新区第六小学今年2月发布的招聘启事中,关于劳动教育教师的描述里提到,学校设置的是“劳动或全科”这个岗位;
今年5月,盐道街小学为了招劳动教育教师和书法教师,也专门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
青白江区实验小学北区分校是今年7月份正式启用的一所学校,在他们今年暑期发布的招聘启事中,明确了语文老师要兼任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教师。
也就是说,有的学校是专门招聘了劳动教育的转岗教师,有的则是兼任。那么,各个学校最终招到的,是一些什么样的老师呢?成都商报记者回访了招聘启事的学校。
天府新区第六小学最终招聘的劳动教师,是偏全科老师的,数学很好,因为有海外留学经历,英语也很好,有很强的生活动手能力。
高新区菁蓉小学暑假里专门招聘了一名专职劳动教师,该老师之前是科创老师,在动手实践和科学创造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学校认为,其工作经历和学科背景来实施劳动教育是合适的。
记者也采访了多所其他学校,发现“兼任”的也不少,当然,这种“兼任”不是随便抽个老师去应付一下这门课程,而是很多学校都探索了融合课程。比如成师附小华润分校,小学劳动教育是语文老师来实施;双林小学的劳动教育由英语老师负责;高新区新川科技园小学的劳动教育由科创老师担任;高新区菁蓉小学的劳动教育也由有科创背景的老师专职实施。
课程怎么上?
学科融合是共识
针对可能存在的场地限制问题,各学校都因地制宜地规划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学校的地理环境、校园环境、家庭和社会环境都能成为劳动教育的资源,劳动教育不该是仅限于课堂、教室。
比如,高新区菁蓉小学的生活劳动主要由孩子们在家庭里进行,在学校,则是把良好的家庭的生活习惯带到学校就可以了。校园生活也有一些需要学生参与的,例如打扫教室、整理书包书柜、中午吃饭打餐、餐盘收拾等。学校的生产劳动原本有小小农场和食育课程,受限于目前的校园改造施工,暂时无法进行。
高新区菁蓉小学生态农业课程成果义卖集市
双林小学的劳动教育包括相关劳动知识和动手操作课,如手工DIY,创意厨房,生活小妙招等,发挥好劳动课程的教育功能;“五一”劳动周还会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划为土地区域,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种上瓜果蔬菜,并定期浇水、除草。每周五下午三点半是全校师生的劳动大扫除时间,大家一起打扫班级公区,整理个人物品。家庭劳动有明确的劳动时间,每位学生至少学会一道拿手菜。
双林小学的同学们在劳动教育课程上学习叠衣服
成都中学里的劳动教育则普遍注重学科协同,将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相融合,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当下加强劳动教育。不少中学的劳动教育则由德育和教务处牵头,多学科融合,不再局限于某一位老师。
比如实外五龙山校区有20多亩的三层大梯田,足够他们开展生产劳动。就在9月30日放假当天,每个同学还可以带几根红薯回家,这些红薯在学校的田地种植,成熟后由学生自己挖起来。学校还有两位聘请来打理土地的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他们可以从劳动技能角度来讲解,但是,两位农民伯伯无法结合教育理念,所以,就需要学校学科老师的教学来补位,因为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劳动,教育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本质属性。学校学科老师的优势是,能从学科的角度,结合生产劳动进行教学,例如物理老师讲学校农田的灌溉系统,地理老师讲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生物老师讲病虫害防治等等,知识和技能双重收获。
今年的秋分,恰好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实外五龙山校区的同学们在校园挖红薯
三原外国语的劳动教育则很注重实践,是由学校德育处和教务处共同实施,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而有不同的老师。比如刚刚过去的这两周,同学们的劳动课是动手制作郫县豆瓣,上课的就是学校的通用技术老师。如果是泡菜的制作,则会是学校的生物老师。而一些特色劳动主题,如非遗相关课程,则可能是邀请校外专业人士来教学。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开展得比较早,多数学校在课时的安排上,是远远多于教育部规定的。
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们自己动手搭建动物农庄
你家孩子劳动课学到了哪些技能呢?你对学校劳动课又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