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2022年09月29日15:54:16 教育 1469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70年代不少外国教授给国内的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写信,希望能在教育上做到互通有无,希望能互相派出学生来进行学习。

可这些外国教授的信件均未得到回信,就在不少国家认为我国不会派出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美国总统接到了一则电话。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1978年7月10日凌晨3点,正在睡梦中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被一则电话吵醒,打电话过来的是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在电话中他表示:“我正和小平同志会面,小平同志问了我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我必须打电话来得到您的意见。

听到是小平同志的问题,这位美国总统坐直了身体让博士说一下小平同志的请求“小平同志问能不能派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他想派5000人去美国。

“你去告诉小平同志,他派10万人过来都可以。”听到问题后的卡特思考了一会后给予了博士这样的回答。

此时正是小平同志要打破国内无留学生的情况,开始大力推广留学生的开始,虽然是小平同志的决定,但依旧有人不放心这项举措,常常会有人问道小平同志如果留学生出去不回来怎么办。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小平同志对此仅用一句话来回答,听了这句话的人就不再说什么了,而且在听了这句话后都对小平同志感到了敬佩。

小平同志究竟说了怎样的话?还有为何小平同志要大力推广留学生的政策?

首批留学生赴美留学,归国后成国家栋梁

1978年12月26日,52名留学人员作为中国首批派往美国学习的留学生踏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

52人中的姜伯驹张恭庆两人和其余50人不一样,他们两人是恰巧获得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前往美国进行学习,而其余50名留学生像是张楚汉李衍达柳百成赵南明等人是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美国进行学习。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相同的是他们52人都在美国中学习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学到这些技术回国后把这些技术又带到了国家的行业中来。

50名留学生在归国后有7人成为了国家的院士,而姜伯驹和张恭庆两人在归国后也成为了中科院的院士。

张楚汉作为50名留学生的一员,和这些留学生有一项共同点,那就是热爱学习,或者可以称之为如饥似渴般的学习。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当时美国的发展是超越过我国的,刚到美国进行学习的张楚汉就被美国先进的发展迷住了,实验室内先进的仪器,美国家庭中都具备的计算机,这些在当时的中国境内都是极为稀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的存在。

出国留学的时间只有两年,时间一到就没有在美国学校里学习的机会了,所以张楚汉格外珍惜这两年的时间,可以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张楚汉要做到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都是张楚汉等留学生经常待的地方,可以说除了这些地方其他地方根本不去,平常在学习时都只赶最后一班午夜校车返回居住的地方,有时候学的入迷出来后午夜车都没有了,就只得随便找个地方睡一晚第二天接着学。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这份学习的热度不仅仅是张楚汉一个人,和张楚汉在一起留学的赵南华也是这样,赵南华讲述自己当时在美国学习的那段时间是多年以来工作时强度最大的两年。

学习原子能的赵南华在美国留学的这段时间就没有过周末,节假日更是别想了,每天赵南华都在刻苦学习和钻研当中,为了能多用多了解一点美国的先进仪器,在美国学校的那段时间,赵南华都要在实验室待到12点,直到实验室关门才肯离开。

首批出国留学的柳百成在来到美国前根本没见过电脑,但柳百成在他寄宿的房东家里发现房东家七八岁的小朋友都会操作电脑系统,这给柳百成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同时柳百成也意识到了计算机未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柳百成决定在美国留学的两年内学会计算机语言。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在计算机语言上零基础的柳百成跟着美国学校里的本科学生从零开始学习计算机语言,在上完课后柳百成就这一杯咖啡就能在家又学到凌晨三点,长此以往下柳百成成功在回国之前进入到了计算机领域中去。

回国后柳百成就把自己在美国学到的计算机技术投入到我国传统行业的建设中去,给我国的传统技术带来了一次技术革新。

50名留学生在国外都以最努力的状态进行学习,因为他们知道这两年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是小平同志亲自给他们带来的,想到当时出国的情形,每个人心中都会对小平同志和国家心怀感激之情。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如果不是小平同志的大力推动,根本不会有这些留学生在美国学习的机会。

清华校长提出留学,小平同志大力赞成

1978年6月23日,清华校长带着自己做的教育汇报工作来给小平同志和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汇报。

在汇报的时候清华校长刘达特意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的问题,因为此前不止一此的有国家提出想要与我国交换留学生,而刘达也觉得这是一项很不错的项目。

小平同志在听完刘达的汇报后就表示:“关于派遣留学生的问题我是赞成的,不仅要派,而且要大量的派,在这上面投入钱是值得的,关于具体的问题可以由教育部随后研究一下。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在办公室听到小平同志的这句指示后激动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作为教育部部长自然知晓派出留学生去学习是多么重要的一项决定。

但在兴奋的同时教育部部长也有担心的地方,毕竟当时派遣一名留学生出去就要花费不少钱,如果这些留学生回来的话还好说,有人不回来留到国外的话就是一项极大的损失了。

自从小平同志的留学生指示作出后就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对,他们担心的也正是留学生不回来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小平同志很快就做出了回应:“你先把人给派出去,不要去怕人跑了,跑了10%、20%,不还有80%呢吗。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众人在听到小平同志的话语后也感受到了小平同志派遣留学生的坚持,同时也为小平同志的魄力感到佩服。

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家正在发展阶段,花费大价钱派遣出去的人如果不回来的话会给国家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可小平同志依旧坚定地表示要派人去,还要多派一些人去国外留学。

中美互派留学生,过程波折但结果顺利

在小平同志提出并促进了留学计划后中美留学正式拉开了帷幕,首先是在普雷斯回到美国3个月后对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中方能派人前去美国商议留学事宜。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这个邀请对于中国来说自然是无法拒绝的,最终由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周培源担任代表团团长带领教育部副部长等人前往美国进行考察。

虽然双方都有留学意愿,但在谈判上还是有着难以推进的地方,毕竟双方代表着的都是自己的国家,自然要捍卫自己国家的权利。

虽然过程上十分艰辛,但最终还是把中美互相派出留学生这件事情定了下来,中国可以派500到700人前往美国留学,而美国可以派60人来到中国进行学习。

在敲定了人员后周培源就带人去考察美国的大学去了,而教育部副部长则留在了华盛顿继续跟美方谈判。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因为美国的空军、国防部、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NASA等部门要通过国防角度来为中国派遣来的留学生制定规则,而教育部副部长则要为这些中国学者们争取更多的权利。

当教育部副部长正在跟美国方面多部门的领导开会解决问题时周培源也经过了考察定下了中国留学生来美国时所学习的大学。

经过了一番谈判,中国代表团终于为留学生们争取到了不错的条件,相信这些留学生在美国一定会有所收获。

回国后教育部的任务就从推荐赴美留学变成了选拔赴美留学的人员,起初第一批赴美的50名留学生是要在1979年9月赴美。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可不久后中美就要建交,小平同志特意通知教育部,在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之前一定要把50名留学生送到美国去。

中美建交前,52人赴美留学

得到这一命令后教育部的任务瞬间就变得紧张起来了,原本充裕的选拔时间在这时候突然就变得极为紧张了。

为了能够选拔出在美国学到更多东西的人,这次在选拔时着重选择了理科、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同时在地点上也限制在了重点院校和国家科学院内。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那段时间在重点院校和科学院内的聊得最多的就是去美国留学一事,柳百成起初就没想到会选上自己,因为自己的父亲以前是个资本家,自己因为这个原因两次申请前往苏联留学都被刷了下来。

可这次让柳百成没想到的是系里面居然主动邀请他去参加考试,在考试中柳百成发现了这次赴美留学和之前留学不一样的地方。

这次留学对政治条件和自己的家庭背景要求并不严格,更看重的是个人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英语上的能力,因为去了美国想要更好的学习没有一个良好的英语能力是不行的。

当时我国在英语水平上会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学的都是俄语,而柳百成从小就学习过英语,在中学的时候就能完成用英语对话,平常在阅读英语文献上自然也不成问题,这让他在选拔上出彩了不少。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最终柳百成在清华主楼上百人的考试中成功突围,和其他8名清华教师通过了考试,成为了首批前往美国留学的留学生。

在50人的名单确立完之后国家就对这50人展开了集训,集训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习惯在美国的生活,还有介绍当时国际格局的情况,以及留学时需要在美国注意些什么。

因为当时中美之间的差距很大,在生活上的细节也有不同,为了让这50名留学生提前适应美国生活才有了这次的集训。

这次集训时国家还给每人发了700块钱,用来作为置装费,众人为了撑起国家的脸面选择定做了一样的大衣和西服还有皮鞋和包。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得到美国奖学金的姜伯驹和张恭庆也定做了同样款式的衣物,这也成就了一副独特的景色,在1978年12月26日晚52名几乎一模一样的人在首都机场准备乘坐飞机前往美国,当时国务院副总理亲自来为他们送行。

在美期间努力学习,学成后回国完成建设

52名首批赴美的留学生在到达美国没多久后,小平同志和其夫人卓琳因中美建交也来到了美国,首批留学生们分为了两批迎接小平同志夫妇二人。

美国设宴招待小平同志夫妇时也邀请了52名中国留学生,在招待会结束的时候小平同志夫人卓琳特意将52名留学生喊到一块告诉他们:“国家派你们过来是十分不易的,你们到时候学成了一定要回国啊,你们要是不回去的话,小平同志是会着急的。

78年邓小平被问派出去的留学生不回来咋办?邓小平的话让人佩服 - 天天要闻

从卓琳的话语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当时小平同志承受的压力,毕竟如果首批人员都不回去,那之后往留学投入资金就更难了。

好在52名留学生都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心意,在美国的2年时间里都拼了命地学习,在赴美学习结束后除了一人延期归国,其余人都按时回到了国家的怀抱中来,并且都用自己在美国学习的知识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开拓者。

自此之后中国就开启了留学的浪潮,这一些都靠的是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越,正是有了小平同志的远见,才有了国家发展的今天。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