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如山,育人不倦!滨州教育战线上无私奉献的“燃灯者”

2022年07月04日20:33:21 教育 1387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老师没事,来,我们继续上课!”7月1日,一段令人泪目的视频火爆网络——无棣县水湾镇中学七年级二班教室内,正在上英语课的高德凤老师突发眩晕,从讲台上一脚踩空,重重地摔倒在地!经过3分钟的短暂调整后,高老师又强忍着身体不适,站上讲台,继续上课。在同学们“老师,您好好休息”的强烈建议声里,她“继续上课”的话语,引发了全网的共鸣!

从寂寂无闻的一线老师,到人气爆棚的“网红”,这份意外的肯定,无论是对高德凤老师而言,还是对滨州教育战线来说,其实并非偶然。这其间,承载的是全市教育系统整体的厚重师德和奉献情怀……

34年的“拼命三郎”

“网友们都为高老师继续讲课的拼劲儿感动,但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她再有半年就要退休了!”这几天,每当回想起视频监控录像里闪现的镜头,无棣县水湾镇中学校长高海炼都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这种高度的奉献精神,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德如山,育人不倦!滨州教育战线上无私奉献的“燃灯者” - 天天要闻

从1988年走上教坛起,冬去春来,岁月苍老了容颜,点染了她的霜发,但一个响当当的绰号“拼命三郎”却名动全县。“敬业”“细致”是领导和同事们对她最频繁最真挚的点评。

无声的数据,是最响亮的回答。从教34年来,平均每天五节课的高强度工作,但高德凤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全班学生的作业,每次都是全批全改;每张作业纸上,除了字迹工整的批改意见外,她总会额外附上一张关于学习的“温馨指示”;先后16次荣获“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或任教英语的班级成绩年年都是全县前三名……

然而,这一连串优异的“从教答卷”背后,更凝结着高德凤老师倾心教育的无私奉献和挚诚付出。由于每天伏案工作时间长,她视力严重减弱,2016年因视网膜脱落动过手术,时隔不久后又因白内障再度走上手术台。两度大手术后,面对“必须长期休息调养”的医嘱,她依然当作了耳旁风,再度回到了熟悉的讲台。她动情地说:“我的生活里已经离不开校园,更离不开学校,学生们是我生命里必不可少的元素!”

“高老师,您放心歇会吧,我们一定好好用功!”七年级二班的牛锦增同学,回想起高德凤老师摇晃着身躯又重新站回讲台的场景,止不住热泪盈眶,“您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鞠躬尽瘁的做人道理!”

“背娃住校”的最美园丁

今年3月,在滨州教育战线,也曾涌现出一位和高德凤一样爆红的“最美园丁”。她就是开发区滨州实验中学高三教师崔蕾,一位正处在哺乳期的“准妈妈”。

3月中旬,“奥密克戎”病毒迅猛袭击鲁北。鉴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滨州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通知,自3月14日开始,除高三年级外,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培训和托幼机构全部开始线上教学。

师德如山,育人不倦!滨州教育战线上无私奉献的“燃灯者” - 天天要闻

然而,面对这一紧急命令,作为教学骨干的崔蕾心里着实犯了难。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度爆发之际,她就曾封闭在学校,陪着高三学子们一起冲刺高考,具有封闭管理经验,是此次留校的优秀人选;更何况,高三的学生距高考不足仨月,能够现场教学肯定要比上网课效果好。可是,面对家中的两个孩子,崔蕾又实在不忍心开口——大宝正上网课,不足1岁的小宝还没断奶;一旦住校,不光两个孩子需要分开看护,而上课时谁来帮着看护尚在襁褓中的二宝呢?

“高三的学生更重要,我们全家坚决支持!”虽然困难很多,但强烈的责任心促使崔蕾很快下定了决心——带着二妮去上学。面对她的这一决定,年近古稀的母亲主动提出了“进校陪读”的要求,丈夫也做出了“肯定照顾好大妮”的学习保证,彻底打消了崔蕾的后顾之忧。于是,她主动背起吃奶的娃儿,和年逾古稀的母亲一起搬进了全封闭管理的高三年级部,陪着学生们一起冲刺高考!

为确保带娃和教学“两不误”,崔蕾每天的节奏自动调成“连轴转”。每当下课的铃声刚刚响起,她一边跑到母婴室给宝宝喂奶、换尿不湿,一边抽空给在家上网课的丈夫和大妮挂个视频。不仅仅是崔蕾老师,全市各高中都涌现出了“带着家人来上课”典型代表,北镇中学的刘路海、刘颖夫妇更带着仅有9个月的宝宝进入校园,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学生在哪,家就在哪!”“教师的言语是有声的行动,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言语,身教胜于言教,有什么样的教师,将来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北镇中学校长李东海说。

以崔蕾老师为代表的这种“背娃上学”现象更是被山东教育新闻网肯定点赞,在这群“最美园丁”的感染鼓励下,今年全市的高中教育教学成绩又实现了新的更大突破。

身挂尿袋的“追梦人”

在滨州教育一线的园丁方阵中,有这样一位独特的“老教师”——邹平市魏桥镇实验中学位立告老师。从教40年来,他有18个年头,每日里身挂尿袋坚守讲台不挪窝!他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发现榜样”活动确立为“身边榜样”,荣获“感动滨州十大人物”,被称作是“挂着尿袋的追梦人”“用教书延长生命的教育人”,而他自己却总笑着说,自己就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名中共党员。

师德如山,育人不倦!滨州教育战线上无私奉献的“燃灯者” - 天天要闻

2003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膀胱肿瘤,让他只能外挂着尿袋维生。听着医生“这样生命可以延长8到10年”的告知,魏立告坦然应对:“只要让我能够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生活再不方便,再困难,我都能克服!”

“生命是有限的,然而用有限的生命和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为国家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这就是我最大的价值!”手术后的他,当重新再次站在讲台上时,激动得浑身颤抖,热泪盈眶。然而为了这一“幸福的时刻”,位立告老师却付出了太多、太多。为了能坚持上完一节课,他尽量少喝水;备课批改作业时间一长,腰部就会疼痛难忍。但就算如此,他也依然热爱教学岗位,从未叫过一声苦累;工作再苦再忙,也坚持笔耕不辍,多篇论文获奖。位立告老师带病坚持工作的精气神,深深感染了学生,所在班级年年考核都是“优秀”等次!

在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他动情地说:“当我旧病复发时,我恐慌过,消沉过。但我有着教书育人的梦想,有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和孩子们在一起,不离开钟爱的三尺讲台,这就等于延长了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丰富饱满的!”

无私奉献的“燃灯者”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从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网红教师”高德凤,到“背娃上学”的崔蕾,再到身挂尿袋18年却依然坚守讲台的位立告,他们或许教龄不同、年龄不同、党龄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滨州教师方阵中的典型代表,平凡朴实地从教足迹里,都共鸣着“燃烧自我、奉献挚诚”地从教初心,都是值得时代记忆、值得历史点赞的“最美园丁”。

木秀于林是景观,秀木成林成壮观。为助力更多的优秀教师“众木成林”,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将“教师为魂”的理念熔铸于教育改革全领域、全过程,县管校聘、绩效增量、一线奖励、人才引育、名师特岗、师德培育等系列措施的出台,让教师这个群体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有活力,也更加忘我奉献。

师德如山,育人不倦!滨州教育战线上无私奉献的“燃灯者” - 天天要闻师德如山,育人不倦!滨州教育战线上无私奉献的“燃灯者” - 天天要闻

在滨州教育这个“大花园”里,像高德凤、崔蕾、位立告这样的“最美园丁”,又何止凤毛麟角!他们中,有拄着双拐上课看哭成千家长孩子的无棣县第二小学李若楠老师;有坐着轮椅返回学校单腿跪在凳子上给孩子们上课的博兴县曹王镇中学王楠老师;有滨州市第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北镇中学的徐祥孔老师;有家访途中勇救落水者的阳信县实验中学邵亮、王凯、李树轩3名“90后”教师;有让自小先天近乎失聪的学生成功说话的惠民县麻店镇中心小学朱玉倩老师;有被学生家长联名“举报”表扬的滨州实验学校耿倩倩老师;有在学生“成人礼”上收到感谢信的马龙奎为代表的滨州一中的老师们;有不畏艰苦“援疆援青援渝”的老师们……

时光荏苒间,在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的阵地上,无数的“老资格”“小字辈”扎根教坛,坚守育人初心,交相辉映,成就了争奇斗艳、璀璨夺目的“群芳谱”!他们,或许年龄有别、时代不同,但是“人民教师”就是他们共同的代名词,就是他们挚诚奉献的原生动力!

“优秀教师是这个时代最可敬的‘燃灯者’!”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美说,“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必将永久地镌刻在全市9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铭刻在400万滨州人民的心头,师德如山,我们要把尊师重教这个光荣传统继续在滨州这片沃土弘扬传承!”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总投资约6.3亿!长乐一学校新校区获批 - 天天要闻

总投资约6.3亿!长乐一学校新校区获批

今日(7月1日,长乐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长乐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关于长乐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你单位报来《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关于申请审批长乐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请示》及相关材料收悉。经研究,原则同意长乐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初步设...
关注 | 为泰州队输送5名球员,这所高中咋这么牛? - 天天要闻

关注 | 为泰州队输送5名球员,这所高中咋这么牛?

【来源:泰州教育发布】今年夏天“苏超”火爆出圈在泰州队的队伍中17号徐奇瑞、19号缪樊、21号张泽儒30号丁凌运(守门员)、42号王子豪5名球员出自同一所学校——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这所高中的足球为啥这么“牛”?一起来探个究竟“我行!
2024年广州民办学校比2023年减少37所 - 天天要闻

2024年广州民办学校比2023年减少37所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7月1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2024年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2024年广州市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95所,在校生302.03万人,专任教师19.24万人。学前教育2024年在园幼儿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儿园2224所。比上年减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8...
10点不到,全部卖空!今天正式回归: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闻

10点不到,全部卖空!今天正式回归: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这一口!”经过4个月的禁渔期,杭州“老饕”们期待许久的第一口江鲜于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点多,位于上城区九堡沿江的杨公渔码头的“杨公鱼市”人头攒动。刀鱼、翘嘴、包头鱼、江鳗……你在鱼市能见到的,都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五点多,第一网就捕上来了,马上就卖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这里等着的……...
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 - 天天要闻

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

6月30日,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白皮书从行政复议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纳行政争议作用发挥、通过调解和解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监督依法行政、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配套制度机制建设、基础能力建设等七个方面对2024年行政复议工作进行了梳理分析,全面总结各地、各部门...
读完本科读大专?河南一高职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闻

读完本科读大专?河南一高职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后大专?以为是玩梗,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中,多个专业备注招生的对象是本科毕业生,引起了网民关注。“专升本”一时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校已经连续多年招收本科毕业生,人数和专业数逐步增加。7月1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位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