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7月15日是世界青年技能日,杨浦区技能成果展览展示活动在杨浦区国际双创人才基地,上午基地来了一位大咖,正是前不久刚获得“七一勋章”的黄宝妹。和学生顾俊杰并排在休息室的王东东突然看到真人,激动不已,“咦,这不是就是前一阵子上了热搜的黄奶奶么”。
“技能成才,为国争光!”黄奶奶给几位即将参加世赛集训的选手加油鼓劲。

青年集训队选手与黄奶奶一起参观杨浦技能展
此次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暨杨浦区技能成果展览展示首次开设技能展。走进这个展览,仿若进入了一个浓缩版的世界技能博物馆杨浦展区。展览通过世赛荣光、技能基地、百年工业、劳模工匠、技工教育和世赛训练六个主题,陈列展示了自上世纪20年代至今,杨浦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眼尖的记者发现陈列展中有黄宝妹年轻时出演电影的照片,还有她获得各项荣誉的奖状。据杨浦区世界技能博物馆筹建办的工作人员唐准介绍,未来在杨浦落户的世界技能博物馆,将选址杨浦滨江,收藏一些见证历史的老物件,第一批捐赠物就是黄宝妹捐赠的和电影相关的剧本、画册,有陈毅市长签名的上海市劳模奖状,全国劳动模范奖章等。
刚参观完技能展的版专青年教师兼印刷媒体技术项目教练王东东是黄宝妹的粉丝,前一阵子在网上还刷了好几个黄奶奶的视频。看毕陈列展,他回头便对学生顾俊杰说,“黄奶奶好厉害。”话音刚落不久,眼前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健步走来。他顿时反应过来,那不就是传说中的黄奶奶么。
王东东曾代表上海队获得了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第一块奖牌,在业内小有名气的他和获得首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的学生顾俊杰作为青年代表介绍给了黄奶奶。虽然是一来一去简单的问候,却在这对青年师生心中泛起了涟漪,“很感谢黄奶奶给我们小辈们打气”。
现场,这位90岁的新中国第一代劳模与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选手一同参观展品,回顾技能历史,并为青年选手们加油鼓劲,激励他们技能成才,为国争光。

这些多才多艺的背后是选手们的日夜苦练
本次7•15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分为技能集市、技能展览、技能比武及世赛基地开放体验板块,可以近距离观摩体验技能技艺,参观技能展览,揭秘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
其中,技能集市设置了拓印、篆刻、衍纸、茶艺、插花、咖啡拉花等体验项目,还有肯德基商学院的新零售技术产品展示及世赛烘焙项目集训队员的作品展示《青春》,吸引了不少青年驻足体验,近距离感受技能的魅力。
在烘焙项目的展位摊位前,以花和蝴蝶为元素制作的一款艺术面包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这款面包叫《青春》,意寓着青春、活力、光芒。“阳光下满天飞舞的蝴蝶,可曾让你记得追逐嬉戏的岁月,天真的笑脸好似这绽放的花朵。”这些面包均出自上海市贸易学校烘焙项目的选手蓝天之手。
一旁的教练、该校实训中心副主任仇志俊解释说,制作面包看似简单,但却颇为考验选手的功底。需要选手利用原材料,采取不同的发酵方法。面粉的灰度不同,材料、产地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面粉的吸水性很强,同样一袋面粉,当天拆开和次日拆是不同的。世赛项目主要包含无油无糖面包、起酥面包、甜面包、艺术造型面包制作等模块。比赛持续3~4天,时长类似达20多个小时,非常考验选手的体力和心理抗压能力。虽说面包都是手工DIY的,但每个产品的外观设计,内部结构要按照比赛要求,重量上正负不能相差太多,尺寸、大小要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上,位于杨浦区国际双创人才基地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首次向公众开放体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焦贺铭带领青年参观者们开启了一次世赛基地的近距离“揭秘”,一群年轻选手正在举行技能比武,前来参观的青年们纷纷表示,参加世界技能比赛,原来是这样训练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陆志波告诉记者,为了这次开放日,他们设计了一些互动的环节,让市民对生活中的饮料,真正的酸碱性有所了解。也能亲眼目睹浑浊的水是如何变清澈的过程。此外,通过虚拟现实VR游戏,体验者也能当一回污水处理厂的巡检,非常有意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