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全国两会已经结束了。期间很多代表的建议涉及养老、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所以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两会结束之后,又传来好消息,多项建议有望被采纳。而随着新政策、新福利的到来,老百姓的春天就要来了,未来生活将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关于房地产的问题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报告中,就提到了“要稳住楼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一系列的表述,这也为2025年房地产市场政策定下基调。所以,2025年的房价大概率会处于“稳中有降”,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
所以,前些年高位买房的购房家庭可以稍作安心。今年一旦出现房价快速下跌,相关部门还会继续出台救市利好政策。比如,放开大城市核心区域的限购政策、继续下调房贷利率,以及降低契税、增值税率等等。
此外,在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房地产要打组合拳,从住房贷款政策和存量房贷利率上进一步的改革,通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来减轻购房者的经济压力。
实际上,现在存量房贷款利率下调幅度比较有限,如果能大幅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则可以减轻之前已经买房的家庭的还贷压力。要知道,很多之前买房的家庭现在不仅要承受房价下跌的痛苦,还要面对收入减少或失业后,还房贷压力迅速变大的问题。
第二,营造一个轻松的就业环境

现如今,很多企业存在年龄歧视,就是不愿意招聘35岁以上的中年人。而事实上,人到中年正好是精力充沛、工作经验丰富的年龄段。如果企业不愿意招聘中年人,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在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通过修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方式,消除年龄歧视。预计在两会过后,相关部门会出台政策,35岁以上的就业歧视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
此外,在岗职工也有福了!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提出:应实行“888工作制”。提议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个人时间。而此建议受到工薪族的好评。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
但现实却是,不少企业却一直在实行“996”工作制,就是每天早上9点钟上班,晚上9点钟下班,每周工作6天。这不仅违反了我国的《劳动法》,而且职工由于长期加班加点,疲劳的身体得不到调整,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
第三,降低缴费标准,提高养老金

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最担心的是两件事情:一个是农民医保费用年年上涨,从刚开始的10元,涨到现在的400元。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农民感到缴费压力大。另一个是老农民的养老金收入太低,每个月的养老金只有100多元,不够维持基本生活开销。
为此,就有代表提出,降低农民医保的缴费金额,减轻农民缴费压力。同时,还有代表提出:把农民的养老金标准逐步提高到500元。这样既能提高老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能让农民晚年都有一个养老保障。
第四,医疗制度新改革

一直以来,国内医生的收入都是与所在科室的收入挂钩,这就迫使医务人员对患者“过度开药”、“过度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导致患者的看病成本持续攀升。为此,有代表提出:应让医生的工资和科室收入脱钩,这样才能杜绝过度检查和滥用药的情况。实际上,医务人员的收入应该与其提供的医疗服务和医术水平挂钩,这样才能让医务人员更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此外,还有代表表示:应向农民发放医保券,来进一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实际上,很多农民即使参加了农民医保,但在大病住院之后,仍要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这也会导致一些低收入农村家庭因病致贫。所以,如果给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发放医保券,这样就可以减轻其医疗费用支出的的压力,而这完全是普惠老百姓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