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从心学的角度谈谈谦卦。周易第十五卦,谦卦,地中有山,高大的山峰,俯身于土地下,这么一幅画相。有人对我说,这幅画是表明人应该不显露自己,向山学习,永远保持山的谦逊,并说这就是谦卦的真谛,并说谦卦是周易中最好的卦。
我不以为然。从天道上说,裒多益寡,将多余的、减出来增加寡少的,这的确是可取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在人道上,一味地放下身段,谦逊待人,不就显得谦字面前唯唯喏喏,这样周易最好的谦卦、谦德,不要也罢。
谦卦的人道,关键是隐逸。隐逸就是出离心,就是超越感,就是山在地下。只有谦之形,没有隐逸,你就是兢兢业业、谦而又谦的俗人。没有隐逸气,没有出离和超越的心力,你就不会那么聪明又有活力,那么感觉敏锐又防患于未然。
王阳明年轻时候,猴精猴精的,很机敏很机警,调皮得很,但长大以后,就像《周易》谦卦的序卦说的,富有盛大的、不可有盈落骄傲的心态,所以大有卦之后是谦卦。成年王阳明的“谦”,不是在官场上 谦虚,是自己干,靠自已感觉,来推行道,这叫做“觉世行道”。
官场的规矩,是讲你肯不肯认同领导、上级的。王阳明对这个的处理,就是隐逸,既不钻营功名利禄,也不抛弃世事杂物,在成为圣贤和隐逸间保持“精警,一生都保持着。而且有了修为之后,精警变成了英敏,把棱角化开了。他常后悔年轻时候圭角未融,有抗厉之气有了修为以后,就变得谦和了。他的“谦”不是虚弱,他的“谦”是自信。王阳明老年时就像鹤一样,他瘦,又有肺病,动作也像鹤。他是由猴子变成鹤的这么一个人,形意拳里有猴形和鹤形,不是谦虚,王阳明从打猴拳开始,以打鹤拳结束,所以叫一猿一鹤。一个人身上总有几股气,王阳明是有猴气,也有鹤气的。没有隐逸气不可能和民间如此融合,也不可能引出“百姓日用即是道”,把百姓日用作为不二法门。与隐逸一而二、二而一的是王阳明终身喜欢游山玩水,一副闲云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