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冬季续航打 5 折?实测 6 款车发现 这 2 个习惯最伤电池

寒风凛冽的清晨,北京车主小李发现自己的电动车续航显示仅剩80公里,而前一天刚充满电时表显里程还是200公里。“这续航直接腰斩,冬天开车像在拆盲盒!”他的吐槽道出了无数电动车主的焦虑。


实测6款热门车型:冬季续航普遍缩水40%-60%

2025年1月,我们联合第三方机构对市面6款主流电动车(包括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豹蔚来ET5等)进行了低温续航实测。结果显示,在-10℃环境下,所有车型的续航里程较官方标称值平均下降48%,其中一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续航甚至“打对折”。这一数据与2024年冬季相比虽略有改善,但仍是消费者冬季用车的核心痛点。

低温“偷电”的元凶:电池化学特性与用户习惯的双重夹击

低温对电动车的影响,本质上是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被“冻僵”。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指出:“锂离子在低温下迁移速度降低,导致电池可用容量和充电效率下降,同时空调制暖、传动阻力增加进一步加剧耗电。”

然而,实测中我们发现,用户的两个常见习惯让电池“雪上加霜”

  1. 低温环境下频繁快充:超50%的车主为图方便,在低温时仍使用快充桩补电。但低温会大幅降低锂离子嵌入负极的效率,长期快充易导致电池析锂,造成不可逆损伤。
  2. 长期停放不充电:约30%的车主冬季减少用车后,将车辆长时间闲置且保持低电量。电池管理系统为维持基础功能仍需耗电,当电量低于20%时,电解液可能结晶刺穿隔膜,直接缩短电池寿命。

技术突围:耐寒电池与智能温控成破局关键

行业正从材料与系统层面破解低温难题。2024年底,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麒麟PLUS”电池,通过纳米级硅碳负极和电解液低温添加剂,使-20℃下放电效率提升至92%;蔚来则通过双模热泵技术,将空调能耗降低40%。

对普通车主而言,专家建议采取**“三保策略”**:

  • 保温度:停车时优先选择地库,或使用电池保温罩(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冬季该类产品销量同比暴涨300%)。
  • 保电量:日常使用保持电量在20%-80%区间,长途出行前采用“慢充+电池预热”组合充电。
  • 保健康:每月至少完成一次满充满放,激活电池管理系统校准功能。

地域差异:北方车主更需“精打细算”

对比哈尔滨广州车主的用车数据,两地冬季续航差异高达35%。针对北方用户,建议:

  • 开启座椅加热替代空调制暖(实测可减少15%能耗)
  • 使用“冬季模式”提前预热电池(某品牌数据显示,预热后充电速度提升50%)
  • 避免单次行驶距离超过标称续航的60%


黄家汽车说

电池如人,冷暖要自知。咱庄稼汉都懂“春捂秋冻”的道理,对待电动车的“心肝脾肺”也得讲究个时节分寸。那些个快充猛灌、饿着肚皮硬扛的做派,就像寒冬腊月让人光膀子干活——瞧着都打哆嗦!眼下技术日日新,但老祖宗“细水长流”的智慧永远不过时。只要咱用点心,铁疙瘩也能捂出热乎劲儿,甭管多冷的天,照样稳稳当当地跑出个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