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行业算不算朝阳产业?行业前景很好?从业者一问一个不吱声

前几天有朋友跟我探讨,说房车行业算不算朝阳产业?房车行业前景一定会很好吧?听完我沉默许久。这个问题,有点伤人!

说房车是朝阳行业,很难让人信服,因为体量太小了。这是个面向“夕阳”用户的行业,很容易没见到艳阳高照就直接奔着日落西山去了。

无论从用户认知度,行业的完善程度,现在谈这个市场是朝阳产业,都有点早!


用户不成熟,企业不成熟,行业不成熟。当然,说的这些不成熟,不影响任何想买车的用户买车。因为这个市场成熟,就是一买一卖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大量的交易中去试错纠错,来达到成熟的。

从销量来看,近几年,中国的房车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销量增速方面。根据可查的数据,我们可以对比以下几个关键年份的房车销量,来分析市场的增长趋势。

2017年,中国房车市场的销量约为5000台。到了2018年,销量增长至7374台,实现了62%的增长。2019年,销量进一步增长至9177台,增长率为24%。这一时期的增长显示出房车市场在中国的快速扩张。

然而,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国产旅居车市场相对低迷,进口旅居车销量也大幅缩减。尽管如此,2021年房车市场迎来了显著的回暖,全年销售量达到了12,582辆,这一数字不仅反超了日本,也显示出中国房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进入2022年,尽管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房车销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2年自行式旅居车年销量达到了11391台,尽管同比下降了9.5%,但这一销量仍然位居近5年同期的第二高。拖挂旅居车交易量为3670台,同比增长3.6%;二手旅居车交易量为7708台,同比增长290%,显示出市场在不同细分领域的活跃度。

2023年全年,房车总注册量约为1.98万辆,显示出房车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其中,自行式旅居车新注册登记约为1.39万辆,相较于2022年的1.13万辆,同比增长了23%。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房车市场在2023年面临了一些挑战,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随着政策支持、消费者认知的提升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国房车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如果单看数据增长,房车行业无疑是汽车制造品类里的高增长子类,确实说是朝阳行业也不为过。但如果从用户认知角度来看,这个市场还很初级,客户不了解什么是房车,不了解何谓合理的产品定位,同时更没法理解房车产品的定价逻辑。贵就很难向普通用户普及,虽然我国有人口基数优势,但在房车这种定位偏享受型的高定价产品上,我们没有任何优势。

如果说朝阳产业,显著特点是应该有外资进场,有国外先进技术与营销模式的引进,联手做大做强共创辉煌。但房车行业,这些年参与到中国市场的这几个欧美大厂,无一不败走麦城含恨离场的。可以说拿着国外的全套资源与经验,面对中国市场是无效的,品牌震天响,技术也没问题,结果用户还是不买账!用户就想要便宜还要有国际品牌背书还有点技术含量的产品,可惜没有!

最后说一下行业不成熟,其实也是一环套一环的问题,用户不知道什么是房车,小部分用户了解了房车又不知什么是好房车,引进了国外产品又嫌贵,自己完全国产化了又觉得品质不如国外……总之早些年在乘用车上转的怪圈,在房车上一样没落下。

而且各种产业报告都说什么政策支持,这些年房车市场有啥政策支持?国六像个拦路虎一样折腾了一下,拖挂又上个C6的枷锁,怕一下锁不死还给上了个牵引资质,用户不会玩导致的个别地区停车困难……一桩桩一件件的,哪有一丝一毫政策支持?所以说,行业专家或者媒体,有时候说话比肾都虚。

综上所述,从销量来看,市场向好。但从行业来看,面对夕阳红的市场,何来朝阳产业。理性来看,这个市场,短期也就如此了,长期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政策倾向,就不会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也就难引入更好的设计与研发,最后只能向着下沉市场继续拼价格,来以低质低价的形式探索市场的启动模式。

至于什么时候能启动?谁知道,现在满世界10几万的小宿营车,也没见市场明显增速!好的产品难寻,低价产品又没有大资本催化,用户认知问题可以说是永远无解的。

或许,什么时候市场上合理定位的产品越来越多,合理定价的产品能得到用户青睐,这市场才能真正迎来自己的朝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