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今年有多少摩托车经销商亏了?扎心了!

马上要到2024年了,这两天和几个经销商朋友聊天,问他们今年挣的咋样?一问吓一跳,没想到不少经销商都挣到了!来,我们来听听他们挣到了什么:

有人挣个毛,有人挣个球,有人挣到个仙人板板,有人挣个鬼,甚至有经销商说挣你妹。我的天啊,我妹咋被你挣到了?

我对全国近三十多家经销商进行了采访调查得出结论:今年是摩托车行业发展四十多年以来,最难的一年,关键是,这可能还不是最惨的,因为没人可以准确预测未来到底会不会有所改善!

厂家价格竞争,商家陪着遭殃!

今年中大排国内主要品牌竞相祭起价格大旗,很多车型属于一降再降,同时厂家强行压缩经销商的流通利润,而且降价补差大多数品牌是绑定再提货数量,这实际上就是变相没给经销商补差,因为卖了没提就别想着补差,卖了提了,放一放又降价了,这生意做的!还不如忍一时之痛,缩减库存再说!

二手车交易活跃,但同样受新车降价影响!

受整体经济影响,今年摩托车行业二手车交易比往年还是有所增长,但这种增长蕴含着两种无奈,一种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二手中大排摩托车向内陆省份倾销,这直接冲击了内陆省份的中大排量新车销售量。二是二手车受摩托车全行业降价影响,二手车商盈利有限!

经销商亏损面扩大

以前,经销商盈亏比例基本遵循二八法则,就是80%左右的经销商亏损或是不盈利、20%左右的经销商赚钱,而且这80%的经销商中亏损的基本占一半,不盈利的占一半。可通过我初步的调查,今年亏损的经销商起码占了六成以上,能保住费用不赚钱的经销商占35%左右,只有5%的经销商小有盈利。既然突破了二八法则,那肯定是受了整个市场消费疲软的影响。

提升服务盈利能力,延伸赢利链条,缩减库存是经销商唯一的生存之道!

未来国内摩托车市场,不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而要想度过难关,经销商只能自救,通过提升服务盈利能力,规范服务流程,将技术能力得到应有的变现。其次是通过摩托车后市场的挖掘,以增强盈利能力,延伸利益链条,而且以现有的物流优势,还是尽量做到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循环效率,整车库存也是如此。

经销商是摩托车品牌坚强的堡垒,是维护厂家声誉,收集市场信息的有效平台。对于摩托车行业而言,那种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纯粹是耍流氓行为,既然厂家、消费者对中间商赚差价这么反感,那么经销商就应该缩减库存,然后维修服务社会化、开放性,不再只修某一个品牌或一类车,而是有车就修,提升维修水平,尊重技术价值,提高技术变现能力,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摩托车经销商是一个需要技术、需要资金实力、需要团队的群体,可因为现实的原因,经销队伍老龄化严重,整经销商队伍缺乏新思路与活力,但这正好说明有思路、有活力的经销商就有机会、有希望!经销商不需要呼吁社会尊重,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改变,去赢得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