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内智驾腾飞?华为和小鹏走在前列




2023年可以说是国内智驾飞速发展的一年,高速NOA标配,城市NOA不断落地,各大品牌各大车型都唯恐在智驾上落后于友商,高精地图方案、BEV动态静态网络方案、激光雷达方案……各种智驾方案与算法模型百花齐放。


自2023年起,国内开始跟上算法的迭代,引进以视觉为核心的BEV(Bird's Eye View,俯视图)感知技术。该技术依赖于多个视角的图像序列,算法需将这些不同的透视图转换成BEV特征,以实现例如输出物体的3D检测框或在俯视图下的语义分割等功能。



在今年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即便台下观众的热情难以抵挡,但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只说了三次,那句已经成为流行语的口号——“遥遥领先”。

在新款问界M7上,华为通过升级后的 GOD2.0 网络,提升了融合感知的智能程度,从而让智驾更有效率。在传统的感知模型下,南方夏季道路上方的绿化枝芽,可能会被判断为交通参与者,从而让汽车执行减速的操作。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系统可以识别更丰富的语义,判断车辆周围的物体是否需要减速、避让或超越。



并且,现在小鹏和华为都确立了“数据驱动”路线,也就是通过海量数据哺育大模型,而加速算法模型成熟的同时,逐步摆脱对人工的依赖,掌握自动标注、训练、仿真、及验证的能力,让智能驾驶不仅能“自学成才”,还能“越学越精”,实现高效自循环的数据闭环。



小鹏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高速、快速、城市路况下的自动变道、加减速、左右转等动作,甚至在部分未开图城市中,也在没有道路先验信息的情况下,完成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