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丰田有史以来最有操控感的SUV,续航技术更牛

如果说丰田车操控好,你可能会想到86、supra、这小意思跑车。最不济也得是丰田锐志这样的后驱六缸车。

但实际上,真正开过这些车的人,不会在操控上找到什么形容词,更多的是一种信仰。

你很难想象一台丰田suv,开起来拥有扎实的操控感,就是十几年前那种德国车的感觉。是的,如今德国车开起来都跟日系没什么区别了。

但如果你试驾过丰田首款纯电平台的suv——bz4x,可能会让你对丰田的操控感有了新的认知。

一言以蔽之,开起来的感受就是“换个l标就是雷克萨斯”。

但说实话,我开过的雷克萨斯都没有这台车的底盘扎实,无论是不是tnga的平台产物。

bz4x的外观并不出奇,跟同平台出品的雷克萨斯rz相比,设计感要收敛得多。但棱角分明的造型,依旧跟其他丰田车划清了界限。

如果在路上看见,可能有人会以为这是全新一代的rav4或威兰达,但实际上,这款车的轴距是2850mm,跟汉兰达一样。

因此五座设计的bz4x无论是后排腿部空间还是后备箱空间,都大的不讲道理。相信今年兴起了露营爱好者,对这款车会感兴趣。

如果说bz4x与雷克萨斯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内饰用料了。没有走奢华范儿,但也绝不是过去丰田那种塑料感。

用料与设计非常契合,可以说这个设计,如果配上真皮内饰反倒不高级了。尤其是副驾驶台面的用料,亲手摸一下,你会觉得这东西就不应该是“软的”。

言归正传,之所以说bz4x开起来德味儿十足,那真的操控的紧凑性极强,转向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这当然要感谢电池底盘的设计方案。本来tnga的宗旨就是降低重心,而etnga的电池更是将底盘的重量增加了,整车重心更加偏低。

而保护电池仓的框架设计,也让这款车的刚性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在操控感受上,让我回想起来当年原汁原味的德系操控感受。

有意思的是,bz4x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开起来没有任何电池车的那种一窜一窜的感觉,也没有扰人的电流声。因此如果你不告诉身边人,对方一定以为这是一款汽油车。

这里不得不说,丰田把产品定位玩儿得非常清楚明白,根本没有刻意去强求电动车的加速感受,作为一款19万起售的家用电动suv,实用舒适比起步加速的推背感更重要。

抛开品牌、定位、价格这一切元素,单论它是一台电动车,我认为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比其他任何一台电动车都舒服,尤其是乘客,绝对不会晕车。这是其它电动车都做不到的。

我甚至可以武断主观的说:就为了乘坐者不晕车,bz4x几乎就是不二之选。

当然,厂商似乎并没有在销售话术上说这一点。厂商更愿意选车的是它的“冗余电池”设计。

简单的说,就是bz4x标称的续航里程,要比实际里程少,这与其它电动车的续航宣传正好相反。

丰田认为,电动车的续航焦虑不在于电池的大小,而是在于最后100km,车主不知道电动车什么时候会突然“停车”。

要知道,很多汽油车非常费油,续航也就是400多公里,但车主不会焦虑,因为车主知道,哪怕油表见底,续航显示为0,车子还能减持几十公里,找到加油站。

而一般的电动车,如果续航剩下100km,那么该车很可能在100-0的任何一个区间突然将电耗光,然后关机。

而bz4x则做到了将续航耗光到“0”后,还能再跑20km左右,让你有时间找充电桩,从而真正消除续航焦虑。

好吧,作为电池车,即便是续航焦虑得以“解决”,但电池总会衰减吧,随着电池的衰减,续航也会下降,依旧是焦虑。

但丰田也想到了这一点,冗余电池技术,还在电池组里隐藏了“冗余锂预埋”技术。

就是说,锂电池的衰减虽然有很多因素,但结果主要是锂元素的损失,导致存电量下降。然而bz4x的“负极预埋锂元素”,让锂电池只要有消耗,就自动补充新的锂元素,从而保证延缓锂电池电量衰减。

白希文总结:

虽然这次试驾的是广汽丰田bz4x,但不得不说,这是电动车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新体验。从驾驶感受到电池技术,都解决了整个新能源车“焦虑问题”。

就性价比而言,19.98万元的起步价,能够享受到不晕车,0公里续航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毕竟这车全系标配了l2级自动驾驶,以及全新的中控智能系统,你并不会因为买“丐版车”而失去这车的核心价值。对于家里有老人和小孩乘客的欲购者来说,真得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