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观|跟着小米走?车企应该握好自己的方向盘

2025年07月04日20:52:07 汽车 1638

导读:车企如何用自己的方式,造一辆有坚持、有方向的车?

出行观|跟着小米走?车企应该握好自己的方向盘 - 天天要闻

(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从小米YU7上市至今已经过去8天。在这8天里,围绕小米YU7的订单与交付,人声鼎沸,热议不断。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发布的数据,YU7开售3分钟大定数量突破20万,开售1小时大定数量突破28.9万。雷军自己在直播时表示,在开放锁单后的18小时内,已有24万用户完成不可撤销下单。从小米汽车的APP上也可以看到,小米YU7的最长交付周期已经达到了58—61周——换算一下,也就是一年零两个月左右。

在巨大订单数量和产能有限的背景下,雷军在直播中表示,着急用车的用户可以看看其他国产新能源汽车。

不过,雷军的表态似乎并没有缓解同行的焦虑。观察者网就注意到,一些车企开始在宣传海报的设计上借鉴小米汽车,还有一些车企为了吸引用户转定自己品牌的新车,甚至愿意全额补偿小米准车主5000元的违约金。

某车企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观察者网,在小米YU7发布后,公司就开始要求员工研究小米汽车的产品和宣传优势。但该工作人员也坦言:“小米汽车具有的很多优势和特点是其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公司的属性带来的,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

小米汽车的确拥有很多与生俱来的优势。比如,由于拥有手机、平板和车机共用一套操作系统,跨设备流转的体验会更好;再比如,由于米家丰富的智能设备,小米汽车实现生态互联的可能性也会更多。

但归根结底,那些关于系统生态的优势,更多是加分项。小米汽车之所以能迅速破圈,背后的原因或许并不复杂,也不神秘。本质上,它只是做好了推出一款新产品应该做的事。

首先,理解消费者需求,做好定位。

从设计风格到性能调校,小米汽车对标得最直接的是保时捷。从首款产品SU7开始,小米汽车在外观设计上就采用了运动造型、宽体轮拱等典型跑车语言。此外,通过SU7 ULTRA的原型车、量产车在德国纽格柏林赛道上的优秀圈速,小米汽车明确打出了“运动感”标签。

同时,雷军在发布会上多次将SU7与特斯拉进行参数对比,涉及空间、续航、充电速度、加速等多个维度,强化了产品力认知。

但与这两个“参照系”相比,小米汽车在价格上明显更低——既没有保时捷的品牌门槛,也优于特斯拉主力车型。它精准切入了一个中间地带:面向一群看重性能与设计、追求智能体验、但预算有限的年轻消费者。这一定位策略,使小米汽车迅速在市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其次,焕发人性,而非行业惯性。

新能源车发展至今,创新不断,但多数产品却更强调家用属性,设计中庸,体验偏重实用与均衡。这样的选择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它是否忽略了另一部分消费者的期待——年轻人对驾驶感受、对美感的需求被满足了吗?

而小米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将汽车放回了创造一个新产品最初的位置——它能够满足什么需求。小米的人车家生态的确是其一个特殊的亮点,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它将产品的设计、色彩、性能、功能等一系列元素的叠加,激发了年轻用户的购买欲望。因此,在千篇一律的家用电动车型之外,小米为市场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激发了消费者的“向往感”。

最后,雷军亲身下场的感染力与可信度。

小米不是第一个下场造车的互联网企业。此前,极越也曾在产品定义上有类似探索,但最终未能走通。当然,问题不在产品本身,而在于品牌和组织的承托力。

而小米则不同,尽管经历过外界的质疑和信任危机,但雷军持续亲身下场,为产品亲身背书,而这样的战略正在更长远的维度上取得成果。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百花齐放的环境中,企业信誉,也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最基本标准。

我们再回顾一下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其实不难发现,真正被记住的产品都是因为它们准确回应了时代。

比如,大众甲壳虫诞生于战后德国,满足了普通家庭对可靠、可负担交通工具的迫切需要;宝马MINI诞生在石油危机时期的英国,它用紧凑设计和良好操控满足了城市用户对经济实用型小车的需求;丰田普锐斯诞生于环保意识升温的上世纪90年代,它以混合动力技术回应了节能减排需求,成为新能源家用车的开端……

放眼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正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过去十年间,我们经历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跃升,拥有了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智能化水平和产业链效率,这些优势其实都为车企提供了研发和制造的土壤。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接受度也在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主动选择新能源产品、愿意尝试新品牌。这是中国汽车从制造大国迈向品牌强国的关键阶段。

但也正因如此,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在加速变化,消费者也不再满足于没有特点、堆砌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这就向新能源品牌提出更多满足消费者情感和价值主张的要求。“在竞争加剧的当下,产品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是谁、为谁而造?”是车企需要回答的问题。

小米YU7的走红确实引人注目,但其他车企如果只是在销售和营销层面去模仿,这就有些舍本逐末了,行业也会走向无序和焦虑。不妨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自身的产品面向谁,满足什么样的使用场景,有没有满足他们的向往和期待,能否形成差异化的价值。

最终,热度会过去,节奏也会回归常态。留在市场上的,永远不是最会制造声量的产品,而是那些真正理解自己用户、做出清晰选择的品牌。小米的成功值得研究,但更值得每一家车企思考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造一辆有坚持、有方向的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出行观|跟着小米走?车企应该握好自己的方向盘 - 天天要闻

出行观|跟着小米走?车企应该握好自己的方向盘

导读:车企如何用自己的方式,造一辆有坚持、有方向的车?(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从小米YU7上市至今已经过去8天。在这8天里,围绕小米YU7的订单与交付,人声鼎沸,热议不断。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发布的数据,YU7开售3分钟大定数量突破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怎么选 优先考虑150KM尊享型 - 天天要闻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怎么选 优先考虑150KM尊享型

想买帅气的旅行车就得承受纯燃油动力的高成本?想要丰富的配置就得承受进口车的高价格?难倒旅行车和三厢轿车之间永远无法做到平权吗?从现在起,这样的不公平由比亚迪宣布终结啦!海豹06DM-i旅行版打出了10.98-12.98售价,超过70项全系标配再次做到了起步就是高配。不过您也先别激动,咱还是得分析一番这全系3个“高配车”...
从 “中国造” 到 “巴西产”!比亚迪拉美首车下线,开启新的里程碑 - 天天要闻

从 “中国造” 到 “巴西产”!比亚迪拉美首车下线,开启新的里程碑

当地时间 7 月 1 日,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沉浸在热烈的氛围中,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在这里盛大举行,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迎来全新阶段。巴西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以及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等众多重要嘉宾亲临现场,共同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绝非普通的产业项目,它...
为1080P游玩主流3A打造 映众RTX 5050曜夜X2 8GB评测 - 天天要闻

为1080P游玩主流3A打造 映众RTX 5050曜夜X2 8GB评测

与本代甜品级的RTX 5060刚见面不久,NVIDIA又带来了定位更加入门的RTX 5050,这张显卡能行么? 入门级市场向来是PC硬件领域举足轻重的部分,哪怕是游戏玩家云集的Steam平台,其硬件调查结果也时刻提醒我们这一点。根据2025年6月最新调查,使用RTX 4060 Laptop、RTX 3060、RTX 4060显卡的玩家用户份额排名前三,分别占